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药调剂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中药饮片调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中药饮片按医师处方调配成直接供患者应用的药剂的过程。其中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传统和现代的操作技能,并涉及一定的法律责任。中药处方是通过辨证论治、组方遣药而发挥药物群效的,只有调剂符合医师处方要求和调配准确无误,才能使中医的理、法、  相似文献   

2.
“张氏三伏贴”抗哮喘组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均匀试验法筛选优化中药"张氏三伏贴"的处方组成。方法使豚鼠吸入雾化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胺生理盐水溶液诱发哮喘。以均匀试验设计对"张氏三伏贴"处方进行拆方,分析其抗哮喘的组方。结果本试验最终确定了"张氏三伏贴"对抗豚鼠急性诱发型哮喘的最佳处方组成为:麻黄、甘遂(生)、白芥子(炒)、细辛,其最佳剂量比为:200 mg.kg-1:75 mg.kg-1:100 mg.kg-1:150μL.kg-1。结论以此配伍组成的"张氏三伏贴"组方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较抗喘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此组方的优化研究将为张氏三伏贴复方制剂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来那度胺胶囊适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本文以溶出度作为主要的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法确定了产品处方组成,然后采用正交试验对处方中的组分用量进行优化,最终确定自研产品的处方.通过分析自研样品,初步建立了样品的分析方法.采用该处方制备了三批样品并进行质量研究,结果自研样品与参比制剂质量相当.  相似文献   

4.
黄晓梅  陈宇星 《海峡药学》2013,(12):182-183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6~8月期间门诊西药处方13500张,对其中消化科胃肠疾病处方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处方"临床诊断"为"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用药处方1493张,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63张,占消化系统疾病处方的4.22%.主要表现为药物选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合理、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当等.  相似文献   

5.
调查分析了医院抗肿瘤中草药不舍理用药处方,发现给药剂量过大、脚注不合理、配伍不舍理、帖数过多等是常见问题。中医师应提高处方书写质量,重视肿瘤患者的特殊性,中药师应把好处方审核关,共同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9,(8):1207-1209
《北京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中成药处方点评共识报告(2018版)》是专门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一级医院、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中成药处方点评指导性规范。本共识采用最新的Delphi法和改进的GRADE证据评价体系,形成包括工作的组织管理点评、适应证和遴选药品点评、用法用量和疗程点评、联合用药点评4部分共27条共识内容,涵盖了中成药处方点评的各个方面。其中,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中成药处方点评的组织管理,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和中药药性理论落实在具体的处方点评标准上,细化了中成药合理用药判别上的一些界定和界限,并提出了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中成药处方点评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规范处方书写,促进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7~9月的门诊中成药7 478张处方,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进行分析。结果:合格处方7 245张,不合格处方233张,处方合格率为96.88%,符合三甲医院综合管理处方统计指标(处方合格率≥95%)的要求。结论:应使医师对中成药应用有较为深入的认识,掌握中药的辨证论治,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合理使用中成药,药学人员也应切实负责,严把处方质量关。  相似文献   

8.
马惠颖 《中国药师》2008,11(2):234-235
目的:了解气滞胃痛颗粒在临床的应用情况。方法:按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用药的原则和药品说明书的有关内容,分析了50张含有气滞胃痛颗粒的中成药处方。结果:气滞胃痛颗粒在临床基本按照中医理论辨证用药,但也存在用法、用量不正确及与其他胃药联用不舍理等问题。结论:胃痛应按照中医的分型辨证用药,要重视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以确定数据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月门诊药房处方2610张,对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成药处方共1034张,中成药使用率为39.62%,不合理使用率为14.22%,主要不合理情况为重复用药、中成药配伍使用不当、缺乏中医辨证论治等。结论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需加强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指导,以便更好地发挥中成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处方和工艺.方法通过处方筛选确定处方组成,用正交设计法确定工艺条件.结果研制的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结论本处方合理、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门诊皮肤科抗菌药物处方中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对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门诊皮肤科患者中随机抽取75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0例患者中有71例存在临床用药不舍理现象,占总例数的9.5%.结论 门诊皮肤科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应按指导原则及说明书执行,充分考虑药物禁忌症、产生耐药性等.同时,医院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体系,设立多重耐药菌监测,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王光明 《中国药业》2010,19(6):47-47
目的促进处方质量的提高。方法抽查威海市立医院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急诊处方总计26161张,对不合格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存在药品名称不规范、用药配伍不合理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后,处方质量明显提高,不合格率由2006年的15.74%下降到2007年的3.22%。结论提高门诊处方质量的对策是有效的,还应尽快启用电子处方系统,积极开展不舍理用药监测,全面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3.
"治病求本"是出于〈内经〉,为后世中医学的主要治则.现试从"本"的实质进行分析,应包含着:天地之阴阳、病因病机、体质、疾病的本原、以人为本的内涵,并指出"治病求本"是辨证论治的最终目的.通过分析,进一步提高理论的认识,更重要指导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眼科用药安全、合理和有效.方法随机抽查了2001年1~4月份的门诊处方5000张,分析了不合理用药的原理,包括理化性质、药理、生理、重复用药及滥用激素几大方面.结果不合理用药的处方560张,占处方数的11.2%.其中口服制剂 330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59.0%;滴眼剂225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0.1%;注射剂5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0.9%.结论应重视眼科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武航海  边原  张远  杨勇 《中国药事》2014,(11):1269-1272
目的调查PASS2.0软件在门诊药房处方点评中的成效;对软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与信息科、软件公司进行良好沟通,对软件进行完善。方法从2014年1季度门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一天的所有门诊处方,利用点评软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17 598张处方中,审方软件筛选出疑问处方1 829张,占总处方数的10.39%。将警示处方分类后,存在配伍禁忌、可能出现严重相互作用的处方占问题处方的4.87%;对治疗有影响,但可通过用药交代避免的处方占问题处方的31.22%;治疗相对于影响,利大于弊的处方占问题处方的56.70%;软件点评出的无效问题处方占7.22%。结论该软件在处方点评中发挥了一定优势,为处方点评节约了人力物力。但系统软件尚需不断完善;药师仍需加大处方点评审核力度,而不能完全依赖于系统软件;还应继续加强对"警示处方"的管理,及时与临床沟通,进一步督促临床提升对"问题处方"的信息反馈率,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以提升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儿科急诊药房不合理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处方,对处方合理性以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机抽取2010年急诊药房处方9 108张,不舍理处方278张,占3.05%,主要表现在抗茵药物使用不当、用法册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溶媒选用不合理、处方书写不规范.结论:急诊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药师与医生的沟通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实现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将甲硝唑制作成口含片可增加药物稳定性、降低其不良反应、可增加患者顺应性,使其作用更迅速、显著,是值得推行使用的一种剂型.方法 用控制变量法筛选辅料来优化处方.结果 优化辅料确定最佳处方,并进行相关质量检查.结论 该甲硝唑口含片的制备工艺合理,可推行使用.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与教学工作中,积累了较多的用药体会,今介绍给同道. 1 辨证论治中的处方艺术 辨证论治时,处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处方是理法之遗绪与体现.通过对药物组成调和,落实于具体的治疗之中,所以处方是连接理论和把握用药的桥梁.处方的组合不仅是医生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一种艺术. 1.1 把握通治方 所谓通治方,是指该方能够通治一类疾病.例如:平胃散为化湿之通治方;四物汤是补血的通治方;四君子汤是补气的通治方;保和丸为消食导滞之通治方;越鞠丸为舒郁之通治方等.  相似文献   

19.
邓芳  游绍珍 《中国药业》2008,17(8):52-53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门诊处方7974张。根据药品说明书和公开出版的相关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占所查处方的2.22%,主要反映在用法、配伍、选药不合理。结论不舍理用药危害大,临床医生及药师应加强合理用药再学习。  相似文献   

20.
“四查十对”制度在处方调配中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波 《中国药房》2013,(17):1621-1622
目的:为促进药房调剂工作、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提供新思路。方法:依据药房处方调剂操作实际过程对"四查十对"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案。结果与结论:在"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上,药房难以从药品性质上判断药品配伍是否有禁忌;在"查用药合理性"上,应与处方用药适宜性保持一致,且不合理用药中的重复给药,与"查药品"重复。笔者建议调整为"三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用法用量、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