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首先对中英亲属称谓的特点及其各自形成的历史原因作简单的对比分析,接着就《红楼梦》英译本中亲属称谓的尊称谦称、从“他”称谓和拟亲属称谓三个方面的译文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文化词的翻译需要译者对两种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灵活而创造性地进行文化移植。  相似文献   

2.
亲属称谓词是亲属制度在语言中的反映。借词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蒙古语亲属称谓词中的汉语借词反映了蒙、汉两个民族在婚姻家庭层面上的影响特点。从语言、文化和婚姻的角度可以说明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借入特点。  相似文献   

3.
比较详细地列举玉林话的亲属称谓词语,并通过与普通话的比较,从词汇的角度探讨玉林话亲属称谓词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古州镇口寨村侗语的亲属称谓为研究对象,力求在对口寨村侗语亲属称谓全貌进行系统描写的基础上,梳理其亲属称谓与亲属关系的对应情况,总结侗语亲属称谓的特点,同时从侗语亲属称谓系统的某些特殊现象挖掘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王杨琴 《咸宁学院学报》2015,(2):99-100,109
从构成系统差异的角度对比分析汉英亲属称谓语,亲属称谓语是存在于各个民族的普遍现象,对中西方亲属称谓语的认识可以对跨文化交际起到非常有益的推动作用。研究不同语言中亲属称谓系统的差异对于语言学习和翻译实践也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每种语言都有一套完整的称谓系统,而不同语种里的称谓又蕴涵着不同的文化信息.本文从文化语言学度,对彝族亲属称谓系统及其称谓特点进行了考析,并对彝族亲属称谓所反映出的文化信息,即彝人文化心理层次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念进行了论述.文章最后根据彝族亲属称谓折射出的文化信息,认为彝人传统意识里只有尊卑观而没有贵贱意识.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安顺屯堡"小孃孃"为例,探讨亲属称谓在旅游开发中作为连接主/客、进行好客表达的符号介质的品性,并从人类学的角度考察旅游开发过程中亲属称谓制度的资本化现象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认为亲属称谓被作为表达好客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往往带有符号化、简单化倾向,并隐含着性别、权力等话语色彩。  相似文献   

8.
亲属称谓是认识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广东茂名地区方言的亲属称谓,有其区域特征(如有"女甫""奶""爹""翁"等特色词),一致性比较强。总结这一地区方言的亲属称谓特点,对于认识茂名方言文化,对于了解广东三大方言的接触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分为四部分:一、茂名地区方言概说;二、亲属称谓的含义及亲属关系的分类方式;三、茂名地区方言亲属称谓的主要特点;四、亲属称谓反映出的汉语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 老艺人更登什嘉说唱的土族《格萨尔》已由王兴先老师和笔者搜集录音后通过记音对译、整理翻译等形式出版了其上册。在该书和将要出版的部分资料中发现有许多土族语的亲属称谓值得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加以研究和探讨。土族《格萨尔》中的土族语亲属称谓我们将它大致分为两大类:即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称谓和无血缘关系的亲属称谓。现大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含有丰富的亲属称谓词语,这些词的产生和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宗法制度、伦理道德观、古代婚姻制度和居住制度文化影响着汉语亲属称谓语及其衍生的亲属关系词的词序构造。揭示汉语亲属称谓语中的文化元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汉语称谓语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定社会的文化,而词汇作为语言的构建材料,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其文化的负载者。汉、英亲属称谓词是汉、英语言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仅反映社会的亲属关系,还积淀了民族文化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价值观念。本文以汉语亲属称谓词做参照系,通过对汉、英具有代表性的亲属称谓词作对比性地描写分析,旨在探索它们在宗族关系、长幼次序、背称面称的差异上反映的不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各地方言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亲属称谓词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本文列举龙岩方言的四大体系的亲属称谓词,漫谈其中蕴涵的传统伦理观念、反映着古老的婚姻形式和社会生活、折射出亲情醇厚的民俗民风。  相似文献   

13.
李哲 《科技信息》2009,(35):139-139
拟亲属称谓在汉日两种语言中都比较发达,两者在自称、对称和他称用法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影响汉日拟亲属称谓的因素包括文化心理因素和语境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亲属称谓系统是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藏语称谓系统作为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四川康区的藏族亲属称谓所表现出的特点反映了当地藏族的家庭结构及社会习尚。  相似文献   

15.
呼语包括头衔、亲属称谓以及爱称,与一个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在文化背景迥异的中英两国,汉语和英语呼语的不同体现在贵族与官位等级、家庭等级、年龄等级、职业等级等表明身份权势的差别以及亲属称谓和爱称的差异上。呼语的差异反映了两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特性和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6.
亲属称谓是汉语词汇中有标志性的组成部分,在不同方言中又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它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是该领域研究风浪涌起的决定因素。起步较早的汉语方言亲属称谓研究发展迅速,具体表现为研究角度的多样化、研究内容的具体化、基础理论运用的成熟化。目前,在对方言亲属称谓的描写分类、特征分析、系统归纳上研究成果颇丰,但在某些具体现象产生的原因等问题的探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亲属称谓词是语言中常用的基本词汇,广西沿海汉语方言亲属称谓词有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历史传承性,同时自身也产生了变异。周边方言或外族语言的接触影响,移民的不同背景及特定文化心理等因素的作用,也使其语法、词汇系统表现出了多语成分的叠合共存现象。该地区的亲属称谓词饶有特色,加强调查研究,有利于汉语方言语言面貌及其演变规律的探讨和揭示。  相似文献   

18.
亲属称谓是词汇系统中颇具特色的主题集合之一。本文分别从“长辈”、“平辈”、“晚辈”、“其它”四个方面归纳了吉安方言的亲属称谓,并分析说明了其特点及一些特殊称谓词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9.
自称“傣端”的白傣系一个跨中国、越南、老挝等国而居的傣族族群.该族群不信仰小乘佛教,有一套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主体分布在越南,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州金平县中越边境一带。老挝也有部分分布。白傣有自己的语言和传统的文字。白傣语亲属称谓是白傣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与其他傣族族群的亲属称谓不尽相同,透过这些亲属称谓可以映射出白傣族群的亲属制度及基本婚姻形态。文章着重讨论白傣语的“九族”制亲属称谓系统,并对称谓中“对称与引称”“专称与通称”“敬称与谦称”“从属称与扩展称”等类型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运用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壮语和泰语的亲属称谓进行比较,探索壮、泰两族曾经经历的婚姻形态及其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