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的运动干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大量文献研究,阐述运动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依据和影响运动疗效的因素,对女子骨质疏松实施运动干预提供参考性建议。资料来源: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04期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骨密度”,“运动”等。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运动干预方面的文献。并查找全文,然后筛除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9篇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运动干预方面的文献,他们的实验都针对绝经期妇女采用运动疗法,通过骨密度测量来评价运动干预对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资料综合:运动干预是预防女子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最积极办法:运动的最佳方式是力量训练、快走、健身跑、游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干预时间至少在一年以上;运动干预的敏感年龄是绝经后最初几年;运动干预效果与女子体成分、瘦体质量等呈高度相关:测量仪器及测量的部位的选择会影响运动干预效果的评价。结论:长期从事有氧运动是绝经后女子骨质疏松干预的最积极疗法,但其疗效受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分析运动对骨组织代谢指标的影响以及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等骨骼代谢异常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01/2004-12有关骨组织代谢指标以及运动对骨组织代谢、骨质疏松影响的文献,检索词为“Osteo-porosis,physicaltherapy,Bonemetabolism”,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4-12有关骨组织代谢指标以及运动对骨组织代谢、骨质疏松影响的文献,检索词为“骨组织代谢,运动疗法,骨质疏松”,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骨组织代谢、骨质疏松以及运动对其影响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献,筛除不相关和重复的文献,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57篇相关文献,其中27篇文献符合要求,排除30篇。资料综合:骨组织代谢随年龄、功能状态、营养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认识正常骨骼组织的代谢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骨骼的异常代谢、运动对骨和骨组织代谢的影响以及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等骨骼代谢异常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合理的运动对于骨组织代谢的生理生化指标有着积极的影响,适宜运动复合营养、药物可作为骨质疏松等骨骼代谢异常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对不同年龄段人体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6-08相关运动与骨密度的文献,检索词“运动,骨密度”,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highwire press1990-01/2006-08相关运动与骨密度的文献,检索词“exercise,bone density”,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骨密度与运动和年龄相关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运动对各年龄段骨密度影响的文章。排除标准:研究对象为健康人群不包括由于其他疾病引发的骨质疏松的文章和重复研究。共检索到532篇关于运动与骨密度的文献,最终纳入2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不同年龄段人体骨密度变化与运动的干预,探讨运动对不同年龄段骨密度的影响。结果提示,目前关于运动对骨量增长期及衰老下降期的研究较多,结果基本一致,但对于骨量缓慢增长期的研究较少且结果不一致。结论: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是肯定的,但相关的研究大部分是对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以及儿童青春期的研究,而对于在人体骨量缓慢增长期的研究很少,且结论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骨密度与血脂及运动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学术背景:骨密度与血脂异常关系密切,运动对血脂及骨代谢均有显著影响,因而通过运动可以改善血脂,增加骨密度,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目的:就骨密度与血脂的关联研究、骨代谢与脂代谢相互影响的可能机制,以及运动对骨密度与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6-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Exercise,Dyslipidemia,Osteoporosis,bone mineral densit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7-0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运动,血脂异常,骨质疏松,骨密度",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筛选针对性强、影响因子较大的论文。文献评价:选择骨密度与血脂及骨密度与运动密切相关的文献共43篇,其中综述9篇,34篇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骨质疏松诱因较多,近年来研究证实,骨质疏松与脂代谢异常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脂代谢与骨代谢之间可能有潜在的病因学上的联系,而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和脂代谢影响的研究对揭示两者的关系可能会提供新的线索。②文章就骨密度与血脂的关联研究、骨代谢与脂代谢相互影响的可能机制以及骨密度与运动的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结论:尽管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均证实血脂异常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而且运动可以改善血脂、提高骨密度,但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期,尤其是青春期进行体育运动所获得骨量的增加能否减缓增龄性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发生。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EBSCO全文数据库1980-01/2006-06关于运动与生长期骨量的研究文献,检索词"exercise,growing,bone",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含对生长期进行运动干预的研究文献。纳入标准:①生长期人体和动物运动对骨的干预研究。②研究目的为停训和运动量减少后的骨量或骨密度变化的研究。③全文。排除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2篇关于运动与生长期骨量的研究文献,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0篇。资料综合:关于停训后和运动量减少后骨密度的变化,一些人体研究和动物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种研究方法均揭示,停训后坚持一定量运动可以使生长期运动所获得的增加骨量得以维持。而且由于生长期运动所增加骨量的部位和增龄性骨吸收的部位是不同的,因此认为生长期进行运动所获得骨量的增加可以维持至老年期。本文拟就运动与生长期骨量的关系作一综述。结论:生长期运动所获得骨量的增加可以维持至老年期,以对抗增龄性的骨量丢失,在预防骨质疏松发生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动对骨组织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运动对骨组织代谢指标的影响以及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等骨骼代谢异常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作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5—01/2004—12有关骨组织代谢指标以及运动对骨组织代谢、骨质疏松影响的文献,检索词为“Osteoporosis.physical therapy.Bone metabolism”,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4—12有关骨组织代谢指标以及运动对骨组织代谢、骨质疏松影响的文献,检索词为“骨组织代谢,运动疗法,骨质疏松”,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骨组织代谢、骨质疏松以及运动对其影响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献,筛除不相关和重复的文献,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57篇相关文献,其中27篇文献符合要求,排除30篇。 资料综合:骨组织代谢随年龄、功能状态、营养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认识正常骨骼组织的代谢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骨骼的异常代谢、运动对骨和骨组织代谢的影响以及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等骨骼代谢异常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合理的运动对于骨组织代谢的生理生化指标有着积极的影响。适宜运动复合营养、药物可作为骨质疏松等骨骼代谢异常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骨质疏松及其运动疗法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定义及体育运动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现状。资料来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4-01/2006-12与老年性骨质疏松运动疗法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老年人骨质疏松,体育疗法",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有关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研究。②有关代谢与骨质疏松的研究。③有关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体育疗法的研究。排除标准:个案报道及统计学上可信性较低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8篇有关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文章,纳入20篇(其中9篇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11篇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体育疗法研究),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类文章48篇。资料综合:运动被认为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之一。运动能防止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丢失。大负重、爆发性的运动方式在维持和提高骨矿密度上优于有氧运动;运动项目的选择要有目的性,针对要防治的部位,选择应力刺激集中于该部位的运动项目;运动量要因人而异。防治骨质疏松症应多种方法联合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科学、合理、有效的体育疗法可作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药物预防和治疗试验研究现状的总结,以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nsalosteoporosis,PMO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01/2004-09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药物干预方面的文章,检索词为“Osteoporosis,Post-menopausal,preventionandcontrol,bonedensity,fractures”,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研究对象为绝经早期或绝经期女性,文章类型为随机对照研究。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为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实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试验包含平行对照组。③干预研究时间1年以上者。④研究样本量大于100人。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及非药物干预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7篇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章,其中9个试验为药物干预研究且持续时间为1年以上。排除的68篇为非药物的干预研究、重复试验或理论探讨。资料综合:9个试验包括使用双膦酸盐、激素替代疗法、钙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干预方法和非药物干预措施介入来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钙、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虽然只有轻微的抗骨质吸收作用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药物预防和治疗试验研究现状的总结,以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nsal osteopomsis,PMO)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5-01/2004-09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药物干预方面的文章,检索词为“Osteoporosis,Postmenopausal,prevention and control,bone density,fractures”,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研究对象为绝经早期或绝经期女性,文章类型为随机对照研究。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为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实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试验包含平行对照组。③干预研究时间1年以上者。④研究样本量大于100人。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及非药物干预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7篇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章,其中9个试验为药物干预研究且持续时间为1年以上。排除的68篇为非药物的干预研究、重复试验或理论探讨。资料综合:9个试验包括使用双膦酸盐、激素替代疗法、钙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干预方法和非药物干预措施介入来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钙、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虽然只有轻微的抗骨质吸收作用对于骨强度的维持是必需的;激素替代疗法虽然可增加骨密度,但因其他副作用目前不作为预防的第一线药物;阿仑膦酸钠和利塞膦酸钠是目前防治PMO最常用的二种双膦酸盐,但需注意其消化道副作用。目前也有一些新药如锶剂和重组人甲状旁腺素的研究正在进行中。结论:药物可有效增加PMO女性的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并且也已被证实是预防PMO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目前关于药物预防PMO的试验尚不多,但由于大部分药物使用的不便性及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对于预防PMO药物的选择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激素替代疗法益处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以及HRT与骨密度、心血管病、乳腺癌等方面的关系作一综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7-01/2004-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Postmenopausalwomen,osteo-por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手工检索/或计算机检索《中国临床康复》杂志1990-01/2001-04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激素替代疗法;绝经;骨质疏松”。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心血管病、乳腺癌等方面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的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无论是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试验包含对照组和治疗组。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5篇关于HRT的随机和未随机试验,33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2篇试验中,7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5篇为Meta分析研究。资料综合:33个试验包括1176336例绝经后妇女,对应用HRT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者分别对骨密度、心血管病和乳腺癌等方面作了评估。结论:HRT要严格挑选适应证,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