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提高CT和X线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收集经CT检查确诊为脊柱爆裂骨折而线平片诊断为单纯压缩性骨折或未见骨折者共10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因X线平片无典型征象而误诊33例,由于对典型征象缺乏认识而误诊53例,由于投照因素漏诊19例。结论:X线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误诊、漏诊率较高,提高认识水平和投照质量可减少误、漏诊,CT能提高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并显示椎管的狭窄程度,有利于临床及时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DR平片、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对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与方法:对35例脊柱不同部位爆裂骨折影像平片表现进行分析,比较其优缺点。结果:爆裂型骨折以胸腰段最常见,占脊柱骨折的77%,常伴有骨碎片突入椎管致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水肿、出血。脊髓横断是最严重的脊髓创伤。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脊柱、脊髓创伤的重要手段。DR平片是脊柱爆裂骨折的基本诊断方法,CT对判断椎体纵行、矢状方向骨折、椎管狭窄及移位有着重要价值。MRI是准确判断脊髓损伤程度的首选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脊柱爆裂折的CT与X线平片诊断对照分析(附10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提高CT和X线平片对脊柱爆烈骨折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收集经CT检查确诊为脊柱爆裂骨折而X线平片诊断为单纯压缩性骨折或未见骨折者共10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因X线平片无典型征象而误诊33例,由于对典型征象缺乏认识而误诊53例,由于投照因素漏诊19例.结论X线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误诊、漏诊率较高,提高认识平平和投照质量可减少误、漏诊,CT能提高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并显示椎管的狭窄程度,有利于临床及时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X线平片和CT影像在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中的诊断运用,探讨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相关治疗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75例(共计95处骨折),回顾性的分析研究X线和CT扫描影像的检出结果和检出时间。结果:所有患者经过X线平片分析检出41例诊断为爆裂型骨折;而CT扫描结果显示71例患者发生了脊柱爆裂型骨折,两者比较χ~2=31.72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线平片的检查时间为(2.42±0.58)min,而CT扫描时间为(8.19±1.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可以选择X线平片为基础影像学检查,当发现异常时再进行CT扫描,形成互补,从而实现对脊柱爆裂型骨折初步判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CT及MR1的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脊柱爆裂性骨折影像学表现。结果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平片、CT及MR1表现如下:(1)椎体向心性爆裂;(2)碎骨片向后移导致椎管狭窄,脊髓损伤;(3)单侧或双侧椎板骨折;(4)部分伴随横突、棘突、关节突和(或)椎体骨折;(5)椎体滑脱伴椎间盘损伤。结论在脊柱爆裂骨折的检查中,X线平片、CT及MR1各有优点,必须相互结合,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隐匿性骨折的CT、MRI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CT、MRI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63例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摄片检查,对X线摄片有怀疑、临床体征明显或随访仍有怀疑、或软组织肿胀明显的病例做CT和(或)MRI检查,共检出隐匿性骨折51例。结果所选病例外伤X线平片均未显示明显骨折线,隐匿性骨折阳性率达81.0%(51/63)。27例行CT检查,其中22例做CT三维重建,均清楚显示骨折线;20例行MRI检查,显示骨挫伤12例、骨折8例;4例骨折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论骨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中,CT、MRI对X线平片不易发现或临床体征、症状不能除外的骨折,是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脊柱爆裂型骨折疾病通过CT影像与X线平片诊断的价值对比。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此3年间影像科接受诊断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100例,将全部患者遵照随机抽签法划分为参照组(50例,采用X线平片检查方式)与研究组(50例,采用CT影像检查方式)。观察比较两组诊断结束后,其检查效果等。结果:研究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的诊断正确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的检出时间比参照组更短,检查费用更少(P>0.05)。结论:临床应根据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诊断方式,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隐匿性骨折的患者行CT及MRI检查。结果:所选病例X线平片均未显示明显骨折线,27例行CT检查,其中20例CT显示有骨折线,余6例再行MRI检查,显示骨挫伤,3例直接行MRI检查,显示有骨挫伤。结论:X线未显示明显骨折,临床怀疑隐匿性骨折患者应行CT、MRI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X线、CT及MR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材料与方法:对89脊柱外伤后有临床症状并MR上异常信号改变患者影像资料比较分析。结果: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MRI在显示脊髓受压及脊髓损伤方面明显优于其它检查方法。结论:X线平片作为初步筛选的诊断,CT及MR检查是主要手段,三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对脊柱骨折的全面诊断。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外伤性骨折MRI诊断与X线平片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MRI在胸腰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21例胸腰椎骨折的MRI及X线平片表现/。结果 X线平片21例共32节胸腰椎发生椎体骨折,其中单椎体骨折者11例,多椎体骨折者10例;单纯屈曲压缩型13例,爆裂型4例,骨折脱位型4例;附件骨折3例,MRI扫描所见椎体骨折的类型与X线平片均相同,但对附件骨折显示较差(仅显示1例),另外MRI发现椎体轻度骨挫伤10例共计19节,脊髓损伤8例,韧带损伤10例,硬膜外血肿6例,结论 X线平片是脊椎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MRI是脊柱损伤必要的补充手段。能发现X线平片无法显示的隐匿性骨折及脊髓损伤,韧带损伤,硬膜外血肿,另外MRI对于骨折分型,判断脊柱失稳,椎管狭窄程度,鉴别急慢性骨折及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有争议的外伤性骨折影像学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争议外伤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方法:62例有争议外伤性骨折均有X线检查,其中24例有CT检查,38例有MRI检查。结果:CTI检查共显示骨折94处,X线平片漏诊32处。其中CT诊断骨折8处,MRI诊断骨折共24处(半月板骨折共10处)。结论:X线平片虽为争议外伤性骨折的基本检查方法,但仍易漏诊,而CT及MRI可为有争议外伤性骨折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对重症脊柱创伤诊断的优缺点,为创伤外科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X线平片、CT、MRI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三种检查的优缺点。结果CT检查骨折的阳性率为100%;平片检查单纯椎体压缩骨折阳性率为83%,附件骨折阳性率为90%;MRI检查单纯椎体压缩骨折阳性率为92%,附件骨折阳性率为80%,对脊髓、神经根受压情况显示清晰。结论CT尤其螺旋CT应成为重症脊柱创伤的首选检查方法。MRI可作为其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脊柱平片仅可作为一般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挫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60例脊柱外伤患者行X线、CT和MRI检查,对其三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椎体骨折45例:X线显示椎体骨折41例,累及115节椎体(90.6%),伴附件骨折32处(61.5%).CT显示椎体骨折45例,累及127节椎体(100.0%),伴附件骨折52处(96.2%),脊髓损伤3例,硬膜外下血肿2例.MR显示椎体骨折44例,累及123节椎体(96.9%),伴附件骨折48处(92.3%),韧带损伤16处,脊髓损伤10例,硬膜外下血肿6例.椎体挫伤15例:MRI显示23节椎体挫伤,伴附件挫伤7处;X线和CT均未发现异常.结论:显示骨折CT敏感度优于MRI和X线平片,显示骨挫伤和韧带、脊髓损伤MRI明显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4.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平片、CT与MR的诊断价值。方法51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颈椎3例,胸椎18例,腰椎30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前后部高度缩短,椎体前后径、横径增宽和(或)椎弓根间距增宽,棘突间距增宽,骨折片突入椎管等爆裂性骨折表现28例(54.90%);与单纯压缩性骨折表现相似20例(39.21%);漏诊骨折3例(5.88%)。CT主要表现为椎体纵、横形多处或单处骨折49例(96.07%);骨折片向后突入椎管,椎管狭窄35例(68.62%);脊柱附件骨折22例(43.14%)。MRI同时还显示脊髓损伤35例(68.62%),椎间盘损伤29例(56.86%),硬膜外血肿12例(23.52%),后纵韧带断裂6例(11.76%)。结论X线平片是常规检查,但诊断爆裂性骨折有明显局限性,对单纯压缩性骨折或未见骨折而有神经症状者均须行CT或MRI检查;CT对显示骨折及骨折片移位优于MRI;而MRI显示椎管内神经损伤优于CT;CT与MRI两者结合对脊柱爆裂性骨折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低场磁共振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场MRI中骨挫伤的影像表现及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4例具有典型外伤史,MRI诊断骨挫伤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骨挫伤的MRI影像表现,评估X线平片、CT及MRI在骨挫伤影像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全部病例的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CT能有效显示3例隐匿性骨折的部位和形态,但余下3l例骨挫伤病例CT均未能予以诊断。3例CT诊断为隐匿性骨折的病例MRI诊断为骨挫伤但未能显示骨折的存在。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骨挫伤的典型MRI表现为不规则片状T1WI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改变,骨皮质及骨轮廓不发生变化。结论 在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中,MRI是唯一能有效诊断骨挫伤的检查方法,但MRI不能明确诊断未分离、移位的隐匿性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小脊椎损伤中影像学检查的价值。材料与方法:46例脊椎损伤病例均进行X线平片,CT扫描。椎管受累者4例进行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CT证实椎体骨折17例。颈椎4例(寰椎侧块2例,寰椎前结节1例。白椎体左侧横突骨折1例)。胸腰椎骨折13例。其中爆裂型T12L1骨折3例,L5椎体爆裂型骨折1例。前者椎管内有多个骨碎片,硬膜囊疝形成。椎管指数2-3。后者损伤累及脊椎前、中柱,椎管形态异常。②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9例。③40例检出腰椎间盘病。其中36例腰椎间盘膨出症,4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④4例疑似脊髓、神经损伤又进行了MRI检查。均显示脊髓信号异常。2例脊髓圆锥受压,硬膜囊疝形成。1例T12L1脊髓血肿,1例脊髓水肿、挫伤。结论:在小儿脊椎损伤中,影像学检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检查特征,评估常规x线平片、cT及MR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x线平片、螺旋cT扫描及MR检查的脊柱损伤患者的病例。结果:cT与MR在显示椎间盘病变与椎体内细小骨折线优于X线平片,CT在显示椎弓与椎板骨折上优于X线平片与MR,MR在显示脊髓损伤上优于X线平片与cT。结论: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方法,但最好同时辅以cT检查,明确脊柱损伤的类型。对于怀疑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应及时进行MR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CT、MRI对疲劳骨折的影像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随访证实的疲劳骨折的X线平片、CT、MRI征象。结果:与传统X线比较,CT、MRI更容易发现疲劳骨折的骨折线,并且更容易显示其相对早期改变。结论:疲劳骨折通常根据临床和X线平片即可明确诊断,但CT、MRI结合X线平片对疲劳骨折的影像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疲劳骨折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6骨关节损伤患者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同时做了X线平片和CT检查。结果:13例X线平片未发现异常但CT检查发现骨折,73例X线平片发现骨折行CT检查有新的发现。结论:CT有助于显示平片不易发现的骨关节损伤,和平片结合应用能明显增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脊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平片及CT的表现分析,提高对其影象诊断的认识。方法:44例脊椎的爆裂性骨折,均有完整的X线平片及CT检查资料.并对其平片,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爆裂性骨折可以累及颈、胸、腰等椎体,但以胸腰段为主。结论:X线平片可提示诊断,CT可完整显示三柱结构.并可提供明确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