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消渴丸与六味地黄丸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理作用及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1月期间在明溪县总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消渴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消渴丸联合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渴丸合用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可提升其临床疗效和血糖控制效果,并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检索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改善比例。应用汇总分析软件包RevMan5.0对各研究数据进行合并,并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和发表偏倚分析的稳定性。结果纳入相关文献10篇,总共1297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消渴丸组817例,对照组480例。消渴丸治疗患者在空腹血糖改善方面熹对照组的3倍(OR=3.00,95%CI2.00~4.50;P〈0.00001)。发表偏倚与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汇总分析稳定可靠。2论消渴丸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值得进一步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观察20例常规剂量消渴丸致老年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选择,提高对低血糖昏迷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评价2型糖尿病采取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单用消渴丸进行治疗,观察组49例采取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方面,经积极治疗,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进行治疗具备显著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市面上许多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它们的卖点。这些药如配伍合理,不失为一种好药,在降糖药中最常用的消渴丸即属此类。但是许多人往往认为它是中药,觉得没有副作用,并不了解它其中的西药成分,如过量服用就有可能引起低血糖事件发生。近年国内报道过多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服用较大剂量消渴丸引发低血糖的事件。  相似文献   

6.
消渴丸是中西药复方制剂,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确有一定疗效。白上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经久不衰,累计服用患者两千万。临床上遇到的糖尿病患者很多正在服用消渴丸,可见消渴丸在广大患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自主创新再传捷报,旗下经典名药“消渴丸”,在经历12年国家中药保护后,又增添新的高科技光环——其“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正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610075069)。据悉,这是我国治疗糖尿病民族品牌药物中,首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创新药物。  相似文献   

8.
居委会老李去年年底查出了糖尿病.医生让他服用消渴丸治疗。通过逐步调整消渴丸用量.结合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只用了2个月时间,老李的血糖就控制达标了.而且三多一少的症状也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如何安全合理地使用消渴丸呢?笔者根据糖尿病临床10多年的经验,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中医认为,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实质,脾虚是糖尿病不愈的根本,血瘀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产生的关键。中药治疗糖尿病,把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糖尿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使用中药可整体调节,有效降糖。而中西药复方制剂“消渴丸”作为现代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其在糖尿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不能等同于肝火旺 中医把糖尿病叫肝肾失衡,也就是说中医把糖尿病叫肝火旺。中药里有一个治糖尿病的药叫消渴丸,它为什么叫消渴丸?这人肝火大,口干舌燥啊,所以他用消渴丸给您降肝火、止渴。  相似文献   

12.
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2例口服消渴丸联合万苏敏,对照组:68例消渴丸,两组均配合饮食、运动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0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83.8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丸联合万苏敏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血糖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且价格低廉适合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5岁。因头晕、全身无力2天,昏迷2小时入院。患者有贫血病史2年。2天前因头晕、全身无力,在当地医院查尿糖(十)而诊为糖尿病,给予消渴丸(每粒含优降糖0.25mg)治疗。次日上午8时服消渴丸10粒,11时即感心慌、出汗、全身无力加重,午饭后症状减轻。晚饭后7时又服消渴丸10粒,晚10时感心慌、出汗,未介意。晚11时家人发现其大汗淋漓、呼之不应、昏迷,未处理,即于晚12时送来我院。查体:T36.5C.R19 次/min,P67 次/min,Bp120/75mmHg(1mmHg=0.133k…  相似文献   

14.
将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随机接受消渴丸或格列本脲治疗,随访48周。并基于糖尿病症候诊断及分级量化标准制订"2型糖尿病中医症候疗效量化评价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的疗效。结果消渴丸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5.62%,格列本脲组为74.1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和失眠等单项中医证候的消失/复常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消渴丸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气阴两虚症状。  相似文献   

15.
葛淑芝 《山东医药》2010,50(21):31-31
患者女,68岁。患糖尿病(DM)20a,反复出现低血压、低血糖10a入院。20a前曾确诊DM,服用消渴丸治疗,期间空腹血糖8-11mmol/L;10a前交替出现高血糖、低血糖,伴低血压、头晕、周身乏力、畏寒、便秘,停用消渴丸,间断应用诺和灵30R。既往无产后大出血病史。入院查体:血压70/40mmHg,神清,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皮肤干燥,头发、眉毛外1/3脱落,腋、阴毛稀少。眼睑无浮肿,结膜轻度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纳入研究,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消渴丸治疗,观察组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进行医治,医治结束后比较两组医治疗效。结果经积极医治后,两组的FPG、2 h PG、HbAlc指标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17.
治疗糖尿病的三张经典名方 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其中有三张经典名方用于治疗消渴(即今糖尿病)。消渴方:出自《丹溪心法》一书。由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创立。由黄连末、天花粉末、牛乳汁、藕汁、生地汁、姜汁、蜂蜜组成,共搅拌成膏内服。  相似文献   

18.
病例介绍 男性患者,50岁,诊断2型糖尿病1年。并发胃肠功能紊乱、胆结石。无肝炎,脂肪肝病史。初诊断糖尿病时使用“消渴丸”10^#,3次/日治疗。但血糖控制差,随即改用胰岛素34u/日,血糖控制良好,二十天后患者自行停用胰岛素。使用消渴丸和胰岛素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过低血糖反应。近一年来长期腹泻,大便5~8次/日,甚则10余次,粪便中无不消化食物,进食正常。50天前因腹泻加重,伴呕吐在我院住院治疗,使用诺和龙1mg,3次/日。配合服健脾止泻中药后腹泻减轻,血糖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9.
病例介绍男性患者,50岁,诊断2型糖尿病1年.并发胃肠功能紊乱、胆结石.无肝炎,脂肪肝病史.初诊断糖尿病时使用"消渴丸"10#,3次/日治疗,但血糖控制差,随即改用胰岛素34u/日,血糖控制良好,二十天后患者自行停用胰岛素.使用消渴丸和胰岛素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过低血糖反应.近一年来长期腹泻,大便5~8次/日,甚则10余次,粪便中无不消化食物,进食正常.  相似文献   

20.
药物性低血糖脑病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将我院收治的12例药物性低血糖脑病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7例,女5例,年龄58~78岁,平均69岁,其中昏迷前确诊为糖尿病Ⅱ型9例,3例病前仅在当地卫生院查尿糖( ),即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后经反复检查均除外糖尿病,12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其中2例出现癫痫样抽搐。服用药物8例为消渴丸,2例为消渴丸 降糖灵,1例消渴丸 优降糖 降糖灵,1例消渴丸 降糖中药治疗,服用时间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