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问题提出 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考试方法、手段与途径一直按照传统的传授式体系的方法、手段沿用至今。在中职教育深入改革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中职学生考试评价方法、手段与途径已不能适应社情、教情、学情的变化,本应严肃的学校考试制度在喜欢彰显个性、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基础性和实用性使她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学科。随着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方式的多样化改革,中职语文考试的改革也倍显迫切。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中职学校考试制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中职学校的考试目的,并提出了改革中职学校考试制度的思考和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非常重视基础教育评价制度的构建,并将基于质量管理的教育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经过数次改革,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从最初“唯分数”的考试评价逐步转向“重素质”的综合评价,评价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考试测评制度、卓越学校制度、校群督导制度。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我国在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中应该合理运用课程考试评价的结果,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评价管理,强化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是福州市实施初中课改实验后全市统一考试的第一年。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我们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评价与招生制度改革的通知》和《福建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精神,本着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减轻学生、教师和学校过重的考试压力.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的目的.开展中考考试及评价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不断切合实际需求发展,重在实践操作技能的方法改革。在当前财政部改革会计从业资格入门考试的形势下,中职学校学生考取入门资格的人数比率越来越低,进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认为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在重点培养中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基础上不能忽视理论教学,而采用记忆教学方法变得尤为重要。文章试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部分省市初步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以求科学评价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同时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机衔接,满足高等学校招生要求。通过对上海、江苏、福建3省市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进行分析,比较各地在考试指导思想、考试对象、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组织、成绩评定和使用方面的异同,对于改进和完善该项考试制度,同时为其他省份设立该项考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的经费难题难以破解,"高中多样化发展"进展缓慢和"超级中学"现象难以消除,这三大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普通高中的健康发展。建议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适度调整学费标准,按照"防控新债、锁定旧债、分清责任、分类处理"的原则,妥善化解普通高中债务;把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一核心,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培养方式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进一步深化评价制度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扭转唯考试成绩、唯升学率的考试评价方式,明确办学标准,规范招生行为,强化收费监督,不断加大"超级中学"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职学校考试中存在考试作弊的现象,且考试形式与题型较单一,教师不够重视考后分析。抓好教风、学风及考风建设,严格管理考试进程,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本文通过对中职英语考试现状的分析,提出考试与评价体系有效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举措,规范和激励了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多元、价值取向多面、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的改革向度中,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应把握评价发展的阶段性,加强评价对象的针对性,明确评价功能的局限性,利用评价结果的导向性,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功能定位上,应避免囿于应试教育的框框;在科学理念上,树立发展性评价观;在顶层设计上,融入企业等第三方主体和标准;在考试内容上,更加注重隐性潜能与成长增量;在评价方法上,注重信息化手段和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11.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立以人才资源社会化、人才评价社会化、人才配置社会化为基本内容的社会评价体系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越来越深入,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规划、立法和实施在不断加快。通过考试取得资格,已经成为我们准确、客观地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考试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职学校在教学和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模式,不断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适应了当前中职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例如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等,都是当前工学结合的有效模式。如何继续和深化工学结合的有效模式,深化政策制度研究,是当前中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考试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试是教育过程中检测教与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考试改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小学生厌学是导致辍学率偏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除了分配、用人制度改革导致学生求学积极性降低以外,教育本身的问题确实不可忽视。这包括教育观念陈旧、教育内容偏深、教育方法落后、教育管理失衡等多个方面原因。为此,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速教育内部改革的步伐。通过这场深刻的改革,不断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人人乐于学习。这样,厌学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第一,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评价制度必须要进行大的改革。改革后的考试评价制度应更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  相似文献   

15.
自学考试制度与中职教育相衔接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和重大改革,它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升中职教育的发展水平;通过自学考试主考学校与中职学校的合作,促进中职教育与自学考试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自学考试制度与中职教育相衔接的意义、原则和主要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政策、观念乃至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相结合的高中考试招生制度,必须突破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的瓶颈,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进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中学校招生制度,健全考试招生改革相关配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更高标准,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将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会推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新教育理念改革下,中职学校的教育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尤其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快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思维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的思维逐渐走入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不断冲击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逐渐对教育理念、知识视野、教学手段、沟通方法以及评价教学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是中职财会专业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研究”的课题研究,构建了一套适合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指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或者结果。考试招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体现了教育治理理念的转变,促进了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了政府主导、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以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实现了教育领域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这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持续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应在坚持统一高考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改革,处理好科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绿色发展理念,重塑教育新形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考试、考核评价提出改革策略,指出根据不同教学阶段采取不同考试方式及表现性评价方法,同时结合当前人才需求和教学实际明确构建中职学生考试、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