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1例服用有机磷农药自杀的ICU患者,从入院昏迷期至清醒期实施全方位、个性化人文关怀护理,关注患者心理护理,预防患者再次自杀。该患者ICU住院期间情绪稳定,以健康、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住院期间无再次自杀、自伤事件发生,治疗护理过程顺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运用于眼球穿孔伤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开展耐心、细致、诚恳的思想工作,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分析其心理特征,因人而异地安排落实有关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眼球穿孔伤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使之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心理护理对配合眼球穿孔伤患者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血液净化89例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目的 :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89例实施自身对照 ,观察心理护理前后其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后患者心态变得稳定 ,依从性增强 ,能更好地配合治疗。结论 :有针对性地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更好地配合治疗 ,有助于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外伤性鼓膜穿孔中的作用。方法对8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进行交谈、调查、观察等形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在基础护理的同时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行为状况变化。结果心理护理前主动配合治疗护理30例(34.9%),被动配合56例(65.1%),心理护理后主动配合治疗护理80例(93.2%),被动配合6例(16.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根据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分析,给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绝大多数患者均能表现出较好的合作态度。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106例心理调查及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疗后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至10×10^9/L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通过自拟心理反应调查表及患者一般资料表,对化疗后的106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多表现为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缺乏信心、怀疑、拒绝、有自杀倾向等。结论: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后心理反应较独特,心理干预应及早进行,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正性改变,积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香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106-107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6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并配合针灸、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康复护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康复护理可提高PSD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压力源,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使患者以健康的心态对待治疗、对待生活。方法:对47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调查、评分。结果:47例血液透析患者,经心理调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透析的效果,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患者的不良情绪均有所改善,患者接受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结论: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护理使其形成健康的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延长透析寿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总结125I粒子组织间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0例接受125I粒子内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150例)和对照组(50例)。护理组:采用住院评估、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及问卷评定病人的情绪状态,作出护理诊断;对照组:进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知识介绍,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应用125Ⅰ相关知识介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行护理,以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治疗依从性作为观察指标评价护理效果。结果经上述护理后,护理组焦虑患者降低82%,抑郁患者降低84%,治疗依从性提高68%。患者对治疗的需求、情绪状态的变化和治疗依从性具有显著性差异。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作用及副作用并积极配合手术及护理。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提高20%,无显著差异。结论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不良心境及消除谈“核”色变的情绪,能积极配合完成组织间放射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探讨自杀药物中毒患者急救护理方法及对其采取共情共赢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杀性药物中毒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中毒药物常规急救方法护理,研究组在给予中毒药物常规急救护理同时运用共情共赢心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研究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杀药物中毒患者在给予中毒药物常规急救护理同时配合运用共情共赢心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自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改善其焦虑忧郁情绪,防止患者重复服毒,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88例乳腺癌患者除给予一般的基础护理外,在住院期间给予心理护理。采用基本情况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的心理状态。对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均存在心理焦虑状态,给予心理护理后心理焦虑状态较干预前明显缓解(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心理干预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P0.05)。结论:通过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乐果自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乐果自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疾病护理。干预组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结果两组相比:QSA、SCL-90各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变乐果自杀患者的不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应对应激的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心理护理联合黛力新治疗内科慢性病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内科慢性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式,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黛力新治疗。所有患者进行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和HAMD量表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总配合率为51.6%,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总配合率90.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DS、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以及联合黛力新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畏惧抵触的不良心理,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敏  张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219-2220
目的 分析车祸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缓解患者的各种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了解车祸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目的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才能达到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和促进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方法: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情感交流,语言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结果: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解除了孤独、无助、悲观、消极心理,健全了人格,帮助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疾病的康复。结论:心理护理对矽肺疾病的痊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姚莉 《天津护理》2019,27(1):86-87
总结138例瓷贴面牙体预备的护理配合。治疗前充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配合程度,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治疗中熟练地护理配合,协助医生高效的完成治疗,提高修复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有机磷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研究构建心理护理机制,解除患者心理危机,降低再自杀率。方法:对因有机磷服毒自杀而被送急救的患者56例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建立心理护理机制,解决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结果:本组患者中,有76.79%出现焦虑情绪,78.57%出现抑郁情绪,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通过测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建立心理护理机制,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活动,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促使患者自觉配合治疗和抢救。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在喉癌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喉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91例喉癌患者进行分阶段心理护理.结果:上述患者均能以最佳精神状态配合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喉癌患者进行分阶段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精神状态配合治疗,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护理在阴茎离断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阴茎离断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对阴茎离断伤患者采取责任护士术前应急抢救,处理离断阴茎伤口,术后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精神方面的全方位的个性化护理。结果: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能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受伤后的生活质量。结论:个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一种满足状态,同时也密切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需求,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老年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活动的交流与沟通,制定护理措施及心理指导方案。结果:患者以积极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使手术顺利完成。结论: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大,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有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曹勤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8):33-34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舌癌放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2例舌癌放化疗期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后SAS、SCL-90评分焦虑程度及躯体化、恐怖、焦虑、抑郁、精神病症状、人际敏感均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舌癌放化疗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主动性和配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