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综观网络舆情的发展史,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标志性事件寻找其发展的规律,通过梳理这些事件,可以摸清我国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文章以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以及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为基准,将网络舆情的发展分为萌芽、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继续发展壮大、跨越发展和理性发展时期,通过对每一时期的代表性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分析,得出这一时期的网络舆情特点,为政府如何监管舆情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裔勺广泛普及和应用,网络舆情事件的频频出现,给政府管理能力和反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与社会交流互动的新型平台,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应当发挥重要的沟通与引导作用。本文探讨了政府网站在解决网络舆情事件中的能力发挥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进一步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舆情频发的今天,政府在危机情景下的表现直接关乎网络舆情事件的走向和发展,甚至影响网络舆情事件的最终结果。本文以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危机情景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主要途径与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政府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得失,以期为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8,(6):56-63
网络舆论场是一个复杂系统,媒介、网民、政府等舆情构成要素在不同类型舆情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本文基于社会协同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媒介、网民、政府在舆情事件中的参与角色与作用。研究发现,媒介、网民、政府存在不同信息偏好,网络媒介在舆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网民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态度倾向存在差异,网络意见领袖主要出现在文化体育、企业财经和教育舆情事件中,网络动员现象在环境、食品安全和文化体育舆情事件中更为普遍;政府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干预时效、干预方式不同,少有事件能推动政府政策修改。社会现实是舆情事件产生的土壤,社会心态是舆情事件传播的动力,社会管理者应该在把握网民心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媒介特点引导舆论,确保网络舆论场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环境下,面对网络舆情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大的特点,对于公众关注程度高、影响范围大的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地方政府该如何及时了解网络舆情事件并进行舆情事件的分析处理,积极研判、回应网络舆情,从而提高与社会公众沟通的能力,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努力拓宽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舆情引导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静  谢耘耕 《新闻界》2020,(2):37-45
本文基于2010-2018年10600起舆情事件,考察了事件本身属性、媒介传播、网民参与及政府干预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多元分层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1.环境和文化体育类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较高,反腐倡廉类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较低;因为大型活动和科技发现引发的舆情事件传播热度较高。2.由传统媒体、网络新闻首次曝光的舆情事件热度较低。3.出现第三方、网络谣言、网络动员的舆情事件热度较高,意见领袖的出现对网络舆情热度没有显著影响;网民舆论倾向性非常正面的舆情事件传播热度较高。4.网络舆情事件中如果国家部委进行了干预,则舆情热度较高;政府干预的时效性越差,网络舆情热度越高;政府采用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回应的舆情事件热度较高,利用对外公告或文件回应的舆情事件热度较低;政府干预级数与网络舆情热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网络舆情爆发的快速性和不可控性,使得公共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对各级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提出挑战。许多政府部门因为缺少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经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足,在网络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出失声或者失言的现象。面对突发危机事件或者敏感问题时,地方政府的缺席和失语是不能缓和事态和化解矛盾的。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掌握舆情特点的同时,还要辩证地认识到网络舆情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网络民意的表达。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8.
罗晨  张子晗 《新闻世界》2014,(5):114-116
网络时代,新型社会化媒体形式不断诞生,信息的传播获取日益迅捷,公民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已发生质变。与此同时,舆情传播的新特征也对作为舆情客体的政府提出新要求。各级政府应充分借鉴组织传播中的事件开发原则,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完善网络舆情监督制度,改变在舆情传播中的被动局面,提升危机应对与舆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是围绕某个事件所反映的网民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总和。基于此,以群体性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期为我国传媒和政府机构在群体性事件中处置网络舆情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成为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政府管理的视角出发,提出了网络舆情日常应对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张艳岩 《大观周刊》2011,(33):179-179,178
本文以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支持系统方法整合网络舆情信息,建立网络舆情信息仓库,对非结构化的模糊复杂的信息,运用数据挖掘中文本挖掘技术有效分析网络热点事件的舆情,及时发现重大突发事件,减少危机损失,提高政府管理和监控舆情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危机生成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网络舆情的内涵给出了动态的定义,并特别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机制做了探究,构建了网络舆情危机生成机制模型,为政府提高社会公共管理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临 《东南传播》2010,(7):26-28
网络群体性事件因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学界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也已成为观测我国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理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其网络舆情的关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及其舆情引导的角度对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毅 《兰台内外》2020,(8):34-35
借助社交网络分析工具,对在线社交媒体在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影响力进行量化刻画,并寻找社交网络分析中相关联的指标。基于成都A校食堂问题事件的微博转发数据,通过构建分层线性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这些指标与网络舆情事件影响力的相关性。在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政府在当前在线社交媒体盛行的背景下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讨论网民关系网络,得出其为一个均匀网络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建立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型,研究消极思潮产生扩散的条件,并针对不同规模的消极思潮提出应急对策,避免网络舆情在为国家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同时引发次生的危机事件。研究成果为危机事件中政府管控网络舆情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2007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是中国网络舆论继续活跃的一年.以重庆征地拆迁"钉子户"事件和山西"黑砖窑"事件为代表,网民对突发事件和社会事务踊跃发表意见,形成了若干轮较大规模、较强力度的网络舆论,对事件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2007年也是中国政府对互联网舆情的引导工作趋于稳健和有序的一年.中央政府要求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不少地方政府开始重视互联网反映出的社情民意,在网络舆情的应对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本文将扫描2007年中国互联网舆情重大话题,从中透视本年度中国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演变趋势,分析政府处理互联网舆情的得失.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同广大网民在线交流。9月4日人民网推出“什锦八宝fans圈”,意在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粉丝”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这些事件表明互联网正成为领导人了解社情民意的天地,官员上网关注舆情蔚然成风。网络舆情曾风起云涌,从“厦门PX”事件到“华南虎”事件,再到“三鹿毒奶粉”事件,网络的舆论风潮常常将政府和党政官员置于被动的境地。这些事件表明网络舆情复杂,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管理创新势在越行。  相似文献   

18.
刘昕 《新闻世界》2013,(7):151-152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股影响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本文以“微笑局长”事件为例,从传播学角度对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以及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策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分析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与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及制约传播的因素,以网络信息量为研究对象,构建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模型,确定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研究在3个阶段产生网络谣言对舆情的影响程度,提出降低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之影响对策,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赵亿 《编辑学刊》2016,(4):112-116
文章从公共关系学的视角结合中国语境探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的构建。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形成的负面舆情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就是危机公关,因而地方政府在应对舆情的时候应从传统的法制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手段阻断等方式转向危机公关的视角。文章将危机管理专家胡百精教授建构的危机传播管理的"事实一价值模型"运用于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