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山形和槽形GCr15SiMn钢环体进行了同炉真空淬火和低温回火试验,并做了畸变统计。结果表明:两种钢环体硬度均匀,为58~62 HRC;但畸变趋势不同,其中山形钢环体内外径收缩畸变量大于椭圆度变化,最大收缩畸变量为-0.44 mm;而槽形钢环体内外径涨缩畸变和椭圆度均较明显,且内外径涨缩量为-0.34~+0.43 mm,椭圆度为0.20~0.50 mm。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2017,(5)
为了开发一种对渗碳、淬火产生的畸变高度敏感的试样,在国际通用的测定畸变量的C形试样的基础上,改变厚度、中心距和外径等尺寸,制备了多套12Cr2Ni4钢C形试样。随后对试样进行渗碳、淬火处理,测定试样的畸变量。结果表明,C形试样的厚度由12 mm增大到18 mm,其畴变量平均增大了30%以上;外径70 mm、厚度18 mm的试样,渗碳、淬火后的畸变量增大了46%;然而,不同中心距的试样畸变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采用18 mm厚、其他尺寸与国际通用的C形试样相同的试样可大大简化渗碳、淬火畸变量的测定,减小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3.
安金敏  覃明  丁毅 《热处理》2013,(3):48-51
采用由化学成分与20Cr钢近似的2种汽车齿轮钢制备了尺寸为外径70 mm、内径40 mm、厚25 mm的试样,研究了奥氏体晶粒度对其热处理畸变的影响以及轧制工艺对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晶粒较细的试样,其淬火畸变比奥氏体晶粒较粗的试样小;提高轧制温度有助于试样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从而减小其淬火畸变。  相似文献   

4.
对25CrMo、30CrMo和42CrMo钢刀具进行了860 ℃淬火工艺试验,且对42CrMo钢刀具进行860、850、830 ℃淬火及预热+830 ℃淬火试验,对比了刀槽的畸变量。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增加,低中碳铬钼钢刀槽860 ℃淬火时刀槽畸变量呈上升趋势,最大畸变量在-0.15~+0.15 mm波动。随着淬火温度的降低,42CrMo钢刀槽畸变量下降到-0.10~+0.09 mm,增加预处理对刀槽畸变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尺寸薄壁渗碳淬火齿轮畸变量大的实际问题,以3种渗碳钢的C形畸变试样、12Cr2Ni4钢的按比例缩小的模拟齿轮为检测对象,分析了预备热处理方法、材料成分均匀性、渗碳后淬火方式、齿轮结构尺寸等对畸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原材料成分的均匀性、采用调质预备热处理、一次淬火,可使畸变量大幅降低。从齿轮结构考虑,工艺孔的数量按3的倍数设计,工艺孔的圆周直径与齿轮直径的关系按黄金分割律设计,均使畸变量大幅降低;齿轮的径厚比为10时,尺寸畸变量最小,径厚比超过11时,椭圆度畸变大幅增加;将吊装孔、工艺孔设计成等直径,可以大幅降低椭圆畸变。综合运用,可以控制大尺寸薄壁渗碳淬火齿轮的畸变。  相似文献   

6.
一、冲件概况该冲件的名称叫上盖。外径为φ27.9_(-0.2)~(+0.1)mm,立边高为12~13mm 的杯形件。顶面有φ21.9mm 的特形孔和四个凸台(图1),材料为10钢,厚度为1.5mm。技术要求为:①严格控制内圆φ24.9~(+0.02)mm 的公差。②外圆柱面要光滑不得有皱纹和尖角。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大型薄壁焊接壳体的结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淬火工装和工艺,对热处理前后壳体内、外径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采用设计的热处理工艺及悬挂加热淬火方式,壳体热处理后内径(φ580 mm)最大畸变量为2.84 mm,外径(φ620 mm)最大畸变量为1.83 mm,满足后续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8.
φ5m×80m窑筒体是中信重机公司为丹麦F.L.SMITH公司生产的产品.图纸技术要求高,制作难度大.其主要技术难点是:①筒体中有相当部分的筒体板为16Mo3珠光体耐热钢,该钢的埋弧自动焊为本公司首次应用,尚没有成熟经验;②轮带筒节上的垫板为螺栓把合结构.即为活垫板,为确保活垫板加工后的薄厚差≤3mm,必须严格控制轮带筒节外径为5mm的筒体椭圆度≤3mm.  相似文献   

9.
球墨铸铁活塞环槽通常采用车削方法加工,如果将环槽的加工由车削改用磨削时,不仅可以延长活塞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活塞的运载能力,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一磨削加工工艺,对薄壁球铁环槽的磨削工艺进行了模拟试验。环槽精度要求为:槽深10mm,槽宽5.1_(-0)~(0.02)mm,环槽经预车削,每侧留磨量0.44~0.48mm。  相似文献   

10.
图1为某公司开发的环规新产品,材料为GCr15钢,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95~1.05 C、0.15~0.35 Si、0.20~0.40 Mn、≤0.027 P、≤0.020 S、1.30~1.65 Cr,环规粗车完毕后,留下适当留量进行淬火.产品技术要求淬火有效厚度为42 mm,淬火、回火后硬度在58~60 HRC内,椭圆度≤0.15 mm,挠曲度≤0.15 mm.  相似文献   

11.
舒军  方晴  汪巍  沈群 《硬质合金》2016,(4):263-267
为了提高硬质合金辊环轧制焊丝钢的使用寿命,本文针对硬质合金辊环轧制焊丝钢的失效形式,采用了4组不同孔型参数、不同精度形位公差的硬质合金辊环进行轧制实验研究。采用自制槽深测量仪检测轧槽的磨损深度。对比分析了硬质合金辊环单槽轧制量与孔型参数、形位公差的关系。研究表明:通过调整成品前机架K2架次硬质合金辊环孔型的参数,改变进入成品机架K1架次轧件的形状,可以大幅减少成品机架K1架次硬质合金辊环轧槽磨损不均匀程度,延长其轧槽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硬质合金辊环的孔型形位公差精度,可以提高单槽轧制量。  相似文献   

12.
Ф5m×80m窑筒体是中信重机公司为丹麦F.L.SMITH公司生产的产品。图纸技术要求高,制作难度大.其主要技术难点是:①简体中有相当部分的简体板为16Mo3珠光体耐热钢,该钢的埋弧自动焊为本公司首次应用,尚没有成熟经验;②轮带筒节上的垫板为螺栓把合结构,即为活垫板,为确保活垫板加工后的薄厚差≤3mm,必须严格控制轮带筒节外径为5mm的简体椭圆度≤3mm。  相似文献   

13.
复杂曲面结构凸轮槽高频感应淬火工艺及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复杂曲面结构圆柱凸轮槽高频感应淬火热处理工艺,通过合理设计仿形感应器以及加热工艺参数优化,使得两种材质(45钢和ZG65Mn钢)的圆柱凸轮槽都达到了淬硬层深度2~5 mm和表面硬度50~60 HRC的技术要求,硬化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少量残留奥氏体.高频淬火快速喷水冷却,有效避免了沟槽尺寸产生较大畸变.  相似文献   

14.
许莹 《钢管》2011,(4):59-59
<正>2011年7月21日,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简称衡阳钢管)成功轧制出Φ711mm×42mm大直径厚壁P91钢级高压锅炉管。经检验,该钢管的外径、壁厚、椭圆度等几何尺寸完全满足ASMESA335标准要求。这是衡阳钢管首次使用Φ800  相似文献   

15.
从工艺和工装方面,对合理控制内齿圈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渗碳前去应力退火,渗碳时采取阶梯升温并严格控制升温速度60℃/h左右,淬火时使用内撑式工装并适当降低渗碳淬火温度和提高淬火介质温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内齿圈畸变,将其椭圆度和锥度的畸变量控制到0.54 mm和0.40 mm,畸变率为0.036%和0.027%。  相似文献   

16.
《钢管》2017,(6):16-21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套管抗外压挤毁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分析,其中主要分析P110钢级Φ139.70 mm×7.72 mm规格套管管体的几何尺寸如外径、壁厚、椭圆度及管体的机械性能对管体抗外压挤毁能力的影响;对比模拟结果与实物外压挤毁试验结果、二维与三维模拟试验结果,并分析内压加载标准大气压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认为:管体椭圆度和壁厚对管体抗外压挤毁强度影响明显,在实际生产中必须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张可均 《模具工业》1993,(12):20-21
<正> 1 产品零件图 图1中所示坯料为30钢车削成形件,并经过铣加工成形两侧面为16_(0.05)~0mm,余有槽24×2_0~(+0.2)铣削成形较困难,故采用模具冲切方法进行冲裁成形,效果良好,满足了一定批量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冶炼炉次,采用不同预备热处理方法,设计不同厚度的12Cr2Ni4钢锻件的C形畸变试样,进行渗碳淬火工艺过程的变形量试验,并进行渗碳层组织的检验分析。尽管有冶炼炉次、预备热处理方法的影响,但试样厚度由15 mm增加到18 mm,变形量都对应增大12%~13%;预备热处理方法和成分偏析的共同作用,可以使畸变量相差40%以上;而渗碳层的组织差别不大。结论:增加畸变试样的厚度,则畸变量增大;畸变量同渗碳层组织的关联度不大。本试验的结论对于提高渗碳淬火畸变试验的准确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C3F(法国铸锻公司)的Pamiers工厂对护环用的耐腐蚀18-18钢进行了一项研究。这项广泛的试验是和法国电力公司共同进行的。由于进行了这项试验,才决定用NMF18钢护环装备法国核电站900~1300MW发电机(NMF18是C3F公司给18-18合金钢定的牌号)。迄今为止,已经制造了20个护环。这些护环,外径为1746~2040mm,厚度为83~90mm,高度为700~775mm,重2.5~3.5t。能够保证的壁厚二分之一处的屈服强度,依护环型号的不同,分别是750、850或900MPa。作者研究了18-18钢的性能及其同常规的18-4钢的比较结果,以及这项试验项目的主要成果之后,在文中对这些大型护环的制造方法和设备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0.
正GCr18Mo钢制轴承经贝氏体等温淬火后,可以获得比马氏体淬回火更优越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一些要求承受较高的冲击载荷的工作环境。某批次GCr18Mo钢制圆柱轴承外圈,外径尺寸为250 mm,经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后,在产品的检验过程中,发现该批次产品的外径尺寸涨缩规律出现反常:外圈留量涨大正常约为0.60~0.80 mm,而该批产品外径的涨大留量偏小。为了查清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对热处理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