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群体免疫是指基于病原传播动力学,旨在通过足够高的群体免疫水平产生社区保护以阻止病原传播的流行病学概念。实现群体免疫需要满足一定的理论条件。本文介绍了群体免疫的发现和概念、实现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以及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防控中的考虑。  相似文献   

2.
中国输入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分析全球各地域主要传染病的时空分布及其输入传播风险,为境外传染病输入传播风险的评估与防控提供基础信息和决策依据。方法 系统收集全球2000年以来重要传染病流行及暴发疫情信息、中国大陆2014-2016年入境人群的传染病主动监测信息、全球国际航班及客流量信息、人口与环境等多源信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全球重要传染病疫情时空分布数据库,集成时空分析、概率风险评估等模型与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建立中国输入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地理信息系统。结果 中国输入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60种重要传染病分布及暴发疫情信息以及42种入境传染病主动监测数据,系统集成的时空分析模型可用于快速评估全球各区域主要传染病的种类及其潜在威胁,并展示各省份入境人群的传染病输入感染特征与疾病负担,概率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模拟评估全球不同区域出现传染病暴发疫情后经航空途径输入我国各区域的风险。结论 中国输入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地理信息系统为境外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侦察与输入传播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将有助于我国境外输入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3.
新发传染病防控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新发传染病的传播特征和流行规律,对于控制其传播规模,降低对公众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利用传染病监测资料建立传染病动力学模型,预测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发展趋势,但由于传染病综合防控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很多模型预测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介绍S...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日本传染病防控的法律法规、传染病的分类、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等,其中着重介绍了对传染病传播的控制、传染病患者的分类分级收治和检疫制度等内容。此外,介绍了日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初期阶段的应对,并提出了在我国完善传染病防控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传染病分类、明确各级政府的权利和义务、构建“分级分类、平战结合”的传染病患者收治机构、定期进行应急模拟演习、改善风险沟通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文围绕生态环境和传染病的关系对当前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建议政府应树立传染病防控的全局观念和社会观念,加强环境保护、卫生科普宣传和普法教育,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应加强传染病防控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疫情环境监测系统和应急系统,提高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近期全国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较为平稳,但部分传染病在局部地区仍时有发生或暴发流行。特别是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同时,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以及登革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为进一步加强秋冬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的扩散和传播,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以及潜伏期长等特点会造成大量人群感染,给人民的生活以及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病毒出现变异可能导致疾病潜伏期更长,传染性更强,传播途径更广。一直以来,我国对传染病预防以及治疗高度重视,在不断完善和加强构建传染病医疗防控体系中。医院作为传染病防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传染病预防以及治疗的重要场所。所以这就要求加强对医院传染病病房楼的建筑设计工作,通过对病房楼的分区设计、流线设计以及护理区设计等内容,从而保证空间设计既能满足基本的治疗需求,同时还能对病毒传播进行有效控制,对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这对于我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有着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是目前全球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传染病防控与预警也已成为人类社会时刻关注的重大问题。对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从而研究疾病高发地区与高危人群,以及有关的危险因子,这是流行病学的重要内容。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采集、管理与分析功能,是传染病防控中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在传染病传播机理等基础理论指导下,利用数学模型和GIS技术对病原扩散、传染病传播进行模拟,是认知传染病传播等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手段,将提升我国应对传染病防控的科学决策和现场处置能力。本文将从传染病及其媒介监测分析、危险因素分析、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服务管理与决策和二次开发和应用五个方面,重点介绍GIS技术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杨硕  刘冰  吴晓刚  刘虹涛 《预防医学论坛》2023,(11):851-855+875
目的 分析吉林省各学段学生呼吸道传染病基本知识、防控基本技能和防控行为方式的状况,为各级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宣教和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9-11月,采用随机、分层和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省9个市142所学校的中小学和大学在校学生,发放呼吸道传染病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9 147份。调查不同特征学生的呼吸道传染病基本知识、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基本技能、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行为方式情况。结果 (1)研究对象对呼吸道传染病病因的知晓率为80.35%(31 456/39 147),女生、大学和高中学生对病因的知晓率较高(χ2值分别为47.45、290.40,P<0.001)。(2)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中空气传播的知晓率最高,为84.30%(33 002/39 147);气溶胶传播的知晓率比较低,为29.06%(11 378/39 147)。女生、大学和高中学生、经济发达地区学生的三种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较高(χ2值分别为114.60、284.11、6.67、484.49、335.98、361.64、117.41、60.00、25.51,...  相似文献   

10.
陈芝兰  高杨杰  杨振德  付京华 《中国校医》2011,25(7):554+556-554,556
各种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极易在学校引起传播,甚至爆发、流行。为了有效控制传染病在校园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1,2],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采取的防控措施及体会如下。1防控措施1.1领导与各有关部门重视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各处室主任及年级组长、校医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为人类敲响了一记警钟。新发传染病因其病原体的未知性、流行过程的复杂性、传播速度的快速性给公众健康、社会经济都带来了巨大损失,其防控更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One Health策略是21世纪快速发展的应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新型措施,它注重人类、动物、环境间的关联性,强调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在新发传染病防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One Health的角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进行探讨,进一步阐明One Health策略在新发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点监测是传染病早期发现的有效手段和技术,加强新发传染病哨点监测工作,构筑重大疫情第一道防线,对于及时发现病人、缩短传播窗口期和提高新发传染病防控效果至关重要。本文拟分析新发传染病哨点监测的作用和意义,总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哨点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新发传染病哨点监测的具体措施与建议,以期为更强有力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也为建立新发传染病哨点监测长效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险评估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而健全的指标体系是获得准确风险评估结果的关键。不同类型传染病在不同情境下的传播、影响因素复杂,由此而形成的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差异较大。本文对国内外已经建立的、根据传播途径和发生的特定情境分类的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综述,为我国制定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气候因素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产生重要影响.从病原体、媒介、传播途径和人体免疫力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病趋势.文章就气候变化对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进行了概述,力求全面了解气候变化对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影响,为公共卫生部门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加速了全球性人口流动,同时也增加了旅游者与传染病的接触机会,本文阐述了旅游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个人的预防方法及防治对策,旨在积极应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传染病对旅游业的危害,最大限度的降低传染病对旅游业经济和旅游者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新冠疫情已进入科学精准的常态化防控阶段,高校传染病防控成为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系统性分析高校传染病 流行特点及传染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防控策略十分必要。探讨高校传染病防控的策略和方法,为高校传染病工作实践提供思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新发再发呼吸道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出现,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2019冠状病毒病(COVID-2019)、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同时还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空气消毒对于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暴发期间。此文梳理防控呼吸道传染病时空气消毒的必要性和常用消毒方法及其效果,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以防止呼吸道传染病因空气消毒不当导致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8.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国内外都出现了大量的确诊病例。随着疫情的蔓延,感染病例数的增加,尤其是最新报道指出存在气溶胶传播途径感染的可能,引起了口腔行业的重视,并由此引发了口腔工作者们对口腔诊疗日常感染控制工作的思考:如何在日常口腔诊疗工作中控制感染,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本文根据各级疫情防控经验,结合多年传染病专科医院口腔科门诊工作经验,着重从器械使用、洗消及管理方面对口腔科门诊的防控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期望对口腔科的日常诊疗工作,尤其是针对烈性呼吸道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患者的诊疗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4种传染病发病数的周期性、传染率及其季节性的变化模式,为4种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百日咳、猩红热、风疹、腮腺炎这4种有代表性的儿童易感传染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易感者-感染者-恢复者(time series 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 TSIR)模型,使用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方法估计模型中的参数,分析这4种传染病传染率的季节性模式;根据不同传染病传染率的季节性模式,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分析对未来发病数的影响效果。结果 4种传染病的传染率呈季节性变化,最低传染率均发生在7―8月,猩红热、风疹、腮腺炎的最高传染率发生在2―3月。传染率季节性受学生放假、春运影响。有无免疫实施不影响传染率的季节性模式。传染率季节性与病原体的异同存在关联性。结论 4种儿童易感传染病的传染率均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相应的季节性防控措施对减少发病数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中小学校医传染病防制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医对传染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方法2007年5月,对北京市4个区310名中小学校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校医对传染病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尤其对发热的概念只有50%的人掌握;校医基本能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但对乙肝传播途径知晓率仅为67,42%;校医普遍认为做好学校日常传染病预防工作对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是重要的;80%以上的校医存有晨午检记录和缺勤登记记录。结论有必要通过培训、改善工作条件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