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金兰 《太原科技》2007,(11):59-60
对当前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实施贷款五级分类的对策是:正确对待贷款的风险、规范信贷档案管理、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加快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既是金融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金融风险备受各国政府、金融监管当局、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我国的金融业也潜伏着严重的金融风险,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大、比例高等问题没有彻底根除,这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沉重的历史包袱,是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隐患。不良贷款是指:银行投放贷款后形成的信贷资产中不符合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处于逾期、呆滞或呆账状态,而使银行资产风险加大并面临资本损失的那部分贷款、按照人民银行实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在这五类贷款中,次级、可疑和损失视同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较低,必须在贷款全过程加强信贷经营管理,提高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了今后十五年的宏伟奋斗目标,明确了实现目标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目前,国有专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低质量贷款所占的比例较高。巨额债务无法收回,这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对于如何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低质量贷款存量,解决一些深层次暴露出来的问题,应该从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这样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研究。笔者不揣固陋,拟就如何优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结构聊陈管见,就正方家。  相似文献   

5.
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实况的面板数据及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Z分数、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及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的扩张会显著提高银行的Z分数和资本充足率,而对贷款损失准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即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减小银行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王勇 《科技资讯》2006,(3):126-127
目前国内中资银行对非信贷资产的管理较薄弱,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非信贷资产不仅规模大,而且资产质量否事乐观,如何对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进行分类和风险防范,是当前银行业监管中的一个迫切课题。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的来源、构成分析,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的监管思路与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五级分类贷款的马尔可夫预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贷款五级分类是当前商业银行改革的重大举措,文章利用马尔可夫链的方法,首先根据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标准进行状态划分;然后,利用马尔可夫链状态转移矩阵对商业银行逾期贷款进行分析与预测.使用马尔可夫链的方法可以对商业银行逾期贷款进行动态监控,对银行进行有效的逾期贷款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信贷资产现状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我国不良信贷资产的几种类型,研究了信贷资产风险损失率的分类及价值,同时提出了制定信贷资产评估标准——贷款风险损失率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张少云 《科技资讯》2006,(30):233-233
财务报表分析制度是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现实的贷款业务出发,对虚假的财务报表,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失实,报表分析与抵、质押贷款脱节等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如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建立高素质的信贷队伍,完善内部分配及监督机制等相应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对贷款抵押业务的根本原则,核心内容以及信贷工作的基本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提高信贷资产使用效益以及防范和减少信贷资产风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贷款的行为约束和管理实践是银行业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基本要素。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银行业信贷管理存在不少制度缺陷,致使银行经营状况和信贷资产质量长期积重难返。本文通过对中外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主要差异的比较,提出了我国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98年以来,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发展非常快,在1997年底,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仅为190亿元,占银行信贷资产的0.3%,而到了2003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加为12180.5亿元,比1997年末增加了11990.5亿元,增长了63.1倍.住房抵押贷款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大住房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为了刺激住房需求,1998年之后政府实行了许多鼓励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引导银行增加住房贷款,而银行出于改善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目的,往往也乐于发放住房贷款.  相似文献   

13.
日前,停滞4 a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式重启,首期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500亿元;我国于2005年便开始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之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出现了暂停,本次重启可以看成是对平台贷款的一次创新,但证券化过程本身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对违约风险的管理尤为重要;主要描述了当前证券化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着重提出预测违约率的结构化方法,并在最后提出了几点利于证券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是我国银行业的新兴业务,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家救市计划的出台,各大商业银行积极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借此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但是,由于我国国内银行信贷资产转让业务起步相对较晚,加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足、银行业天生的趋利性等因素,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存在诸多风险,银监会办公厅也在2014年发布通知,要求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确保信贷资产安全。信贷资产转让业务风险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债权让与风险,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晰信贷资产转让中的债权让与风险,并为我国相关立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目前我国信贷资产严重的质量问题进行了主观笥和客观性的分析,提出了银行、企业、社会共同合同,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常熟市赵市镇共有75个镇村企业与当地农行办事处、信用社有信贷关系,占镇村企业总数的70%。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发展农村经济的刀刃上,赵市处社扎实地进行了贷款的风险防范工作,实现了贷款的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的统一。至今年3月底,这个处社镇村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余额已超过3000万元,却既无"两呆"和逾滞贷款,又无应收未收利息,取得了良好的信贷经济效益。本文结合赵市实际,就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谈一些浅见。目前,镇村企业信贷风险增大,主要原因是:1、经济的市场化给信贷资金的风险。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和镇村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优胜劣汰的经营机制的完善,众多的企业为了不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千方百计地通  相似文献   

17.
混合专家系统模型和贷款风险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探讨了混合专家系统结构,该结构充分利用了符号机制和神经网络各自的优点,使它们优势互补,并把该系统应用在银行贷款分类方面,帮助信贷人涡决定在何种情况下准贷款,为贷款分类结果提供充分和必要的依据,减少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现状 近年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零售业务”,被视为拓展信贷营销业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主要手段。资料显示2000-2005年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占全国消费信贷余额比重均在74%以上,2004年、2005年则到达80%左右。2005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为18400亿元,是2000年的5.45倍,1998年的43.19倍,与2004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相比,增长16.07%,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无论是在增长速度上还是在总量上每年均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企业和银行的信贷问题,建立了约束信号博弃模型。在信贷过程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风险率都具有作为企业向银行传递信号的功能,银行可通过分析企业的风险率以及资产负债率进行推测,从而判断是否对企业进行贷款。  相似文献   

20.
目前,信贷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最大的风险,不良贷款占比的高低,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益,防范化解信贷风险,全面提高资产质量已刻不容缓,是目前专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主旋律和永恒主题。防范化解存量不良贷款与遏制短期信贷资金风险,两者固然都很重要。如何遏制短期信贷风险,主要是反映通过有效的手段和途径防范信贷资金即将出现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存量中正常贷款转化成不良贷款,二是增量贷款发生的不良贷款。通过严把信贷资金到期收回关,使信贷资金达到其安全、流动、效益三性的要求,以保证实现商业化经营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