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防范电网系统故障对发电厂机组安全运行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海龙 《陕西电力》2007,35(3):59-61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电网发展迅速,新建、改建项目频繁,造成电网接线方式发生改变的问题,分析了宝鸡热电公司机组所在地区电网故障可能对电厂机组带来的安全问题,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功率交直流联络线故障将导致受端电网大规模功率缺失,而省域电网内部分机组由省级电网调度,另一部分由区域分中心调度等问题,研究分-省两级电网调度中心实时发电计划协调调整策略。首先建立了省调机组/直调机组有功调整量分配模型和出力跟踪校验模型。针对省调机组/直调机组可能无法完全跟踪分配到的有功调整量的情况,进一步提出了省调机组/直调机组有功协调策略及出力校正模型,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省域电网大功率缺失场景的省调机组/直调机组实时发电计划协调编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实时调度方法相比,该方法有助于快速恢复省域电网大功率缺失后的有功平衡。  相似文献   

3.
考虑静态稳定约束的双馈风电机组无功调节容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带来的电压无功问题,给出了双馈风电机组的功率关系,总结了双馈风电机组固有无功调节容量研究成果。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的功角特性及静态稳定约束对双馈风电机组无功调节容量的影响,简述了电网导则可能对双馈风电机组无功调节容量的约束。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综合考虑机组自身运行约束、静态稳定裕度和电网导则约束的...  相似文献   

4.
华东电网次同步振荡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华东电网可能产生的次同步振荡(SSO)问题,利用机组作用系数法(UIF)研究了三峡直流输电对华东电网次同步振荡的影响,研究表明,直流输电线路与华东电网内发电机组的相互作用很弱,不会引起华东电网我内的发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利用频率扫描分析法研究了由阳城至淮阴串联补偿线路引起的次同步谐振(SSR)问题,研究表明,阳城电厂机组在次同步频率下有一电气谐振点,但阳城电厂机组不会发生异步发电机效应。  相似文献   

5.
发电机组并网运行一次调频的稳定性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针对单机不稳机组并网后可能稳定这一现象进行了动态分析,证明了当电网有足够的一次调频稳定储备时,单机不稳的机组并入电网运行时,其自身的不稳定随之消失,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网的一次调频稳定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电网的稳定储备来源于:再热机组、不参加一次调频的机组、采用汽机跟随方式的机组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京电网峰谷差日益增大的现状,分析了北京电网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调峰特性,研究了机组实际启动时间,机组最大、最小技术出力及出力调节速率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北京电网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调峰的独有特点,指出了调峰能力未来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跨省联络线计划基于电力交易而制定,与受端电网机组计划相互独立,且不受负荷变化影响,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受影响等问题。为此,结合联络线对受端电网的影响特点,将受端电网分为电网调峰困难、火电开机容量大和负荷平稳三种运行场景,针对各场景分别构建了目标函数为受端电网安全裕度最大、风电消纳量最大以及联络线吸纳量最大的联络线调度优化模型。同时提出了针对联络线并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火电机组调整量不足、联络线和负荷变化趋势差异问题的预警模型。最后,选取某电网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北京电网运行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技术及管理水平,基于华北电网和北京电网的调度特点,结合北京电网风电场建设规模、年度利用小时数、现状接线输送能力分析,重点研究了风机制造技术不足给电网运行带来的问题,目前风电场功率预测和控制技术落后,北京电网全额供热机组限制了电网调峰能力及通过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接纳风电电力等系列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风电并网及运行的有关技术措施及建议。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为北京电网的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技术及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发电设备》2016,(1):21-23
针对超临界大容量火电机组参与调峰的实际情况,从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等三方面分析了机组在深度调峰时对燃煤锅炉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实践表明:综合考虑锅炉低负荷时稳燃性能、水动力的稳定性、防止管壁超温和尾部受热面腐蚀等影响后,才能实现电网对这类机组参与调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西电网神雁双回线故障后,可能导致大同区域机组失步,存在区域全黑的风险问题,通过对网架补强方案雁同—平鲁—五寨—兴县500 k V通道建设对大同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研究,为山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深入剖析了大型互联电网对仿真计算数据管理的需求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发了提取多时间断面电网模型的技术和应对母线拓扑变化的计算数据处理技术,开发了电网仿真计算数据管理平台并成功应用于国家电网仿真中心,有效支撑了调度系统等数十家单位联合计算数据的准备工作,成为国网运行方式数据管理和数据发布的平台。有效解决了超大规模电网运行方式数据准备工作周期长、工作效率偏低等问题,统一了不同地区仿真计算的数据来源,实现了电网仿真数据的远端维护、集中管理和滚动更新,提高了电网仿真模型数据的维护效率及质量,为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帮助上级电力调度机构对下级电力调度机构的工作进行考核,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和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在PI3000基础平台上开发了电网调度工作评价考核系统。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下级调度机构的自评、申报以及上级调度机构对下级调度机构的审核、评分功能。该系统已在国调中心全面投入运行,并已进一步推广至山西省调等调度单位,用于对下级调度工作的评价考核,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绵竹地区电网事故分析及四川电网变压器中性点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红  张昀 《四川电力技术》2005,28(6):1-3,36
对2005年7月1日绵竹地区电网事故进行了事故分析,介绍了四川电网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方式的选择情况,针对四川电网变压器中性点保护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蔡黎  陈凌云 《中国电力》2013,46(1):81-85
介绍HN省计划建设的QZ抽水蓄能电站概况和接入系统推荐方案。结合电网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运行方式,对QZ抽水蓄能电站接入系统方案进行潮流、稳定计算,发现NF电网至HN电网联网工程(简称联网线)断开(孤网运行)情况下,冬季小负荷方式QZ抽水蓄能电站抽水工况存在一定程度的稳定问题,结合联网、孤网方式的稳定曲线分析了失稳机理,确定为暂态失稳问题。根据影响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因素,结合HN电网及QZ抽水蓄能机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该稳定问题的若干可行措施,并通过稳定计算定量分析措施实施的力度,为QZ抽水蓄能电站投运后的事故预案及调度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火电机组在孤(小)网中的启动及运行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火电机组在孤(小)网中运行的常见问题的理论分析和研究,结合火电机组在典型孤(小)网中的运行实践,提出了火电机组在孤(小)网中的启动、正常运行及应对异常工况的运行策略,提高了火电机组抵御和应对事故的能力,对于保证电网安全和火电机组本身安全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风电和光伏发电极易受极端天气的影响而出现大规模停机和出力损失,严重时可能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极端天气事件对新能源发电和电网运行的影响开展研究。首先从新能源发电的角度阐述了极端天气影响新能源的机理。然后基于海量风电机组和光伏发电单元的运行数据,对寒潮、大风、降雪、沙尘等几类极端天气条件下新能源发电和电网运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电网调度运行的角度提出保障极端天气条件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风电场连锁脱网事故给风电并网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无功优化虽能得到较好的优化控制量,但当风电场N-1脱网,并且在风电场慢无功补偿设备未能快速动作的情况下,系统潮流重新进行分布,从而导致节点电压不能满足安全约束条件。因此,文中建立了带风电场安全约束条件的无功优化模型,以最大化风电安全接纳量和最小化系统网损为目标,保证系统电压在正常情况下和N-1脱网后均能满足安全性要求。其次,采用Benders分解算法求解该优化模型,将优化模型分为主问题和若干子问题,通过主、子问题的交互迭代得到最优解。采用某风电基地9个风电场的实际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和分析,与传统无功优化的对比结果表明安全约束无功优化能保证系统正常和故障下的电压安全性,是抑制风电场连锁脱网的一种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此外,详细分析了风电场容量、风电机组无功调节容量与最大风电接纳量间的关系,为风电场运行调度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邬立新 《电气技术》2012,(5):61-63,67
随着变速恒频电机、双馈电机等新型发电机组在风电场的应用推广,风电并网给电网带来的谐波污染、电压波动及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当前,风电场的规模和容量不断扩大,对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接入大电网引发的电能质量问题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通过乌兰察布电网的工程实例对风电场并网的各种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电能质量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说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浙江电网AGC现状及有关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张怡  赵良 《中国电力》2005,38(4):59-62
从主站端子系统与厂站端子系统2个层次分析浙江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的基本配置;介绍浙江全省具备AGC功能的机组情况;从电网与发电厂2方面总结浙江电网AGC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厂网协调、电网方式及负荷特性等问题,并从管理和技术等层面上提出解决现有问题和充分发挥浙江电网AGC作用的方法和建议:加强并网机组的考核管理;提高超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现实水、火电AGC联合调整;合理设置AGC调节周期;优化AGC主站端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