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之光 《化工学报》1983,34(2):147-155
对鼓泡塔反应器提出:气相用多级串连混合器模型,对其液相用带回流的多级混合器模型.中间各级液相中气体组分浓度假定为前后两级的平均值.从而可以逐级计算气、液浓度和气量沿塔高的分布.模型应用的范围可包括非一级反应及气体压强、气体量和气体组成沿塔高变化的情况.用所提出的模型验算了两个小型鼓泡反应塔的热模试验情况,所得结果与所观察到的现象相符.  相似文献   

2.
二甲醚-甲醇-水三元体系汽液平衡的测定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吸式搅拌静态平衡釜,测定了333.15、353.15、373.15、393.15 K下二甲醚-甲醇-水三元体系的等温汽液平衡数据.二甲醚在气液相中的含量随压力的提高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采用状态方程-活度因子法,由PR方程计算气相各组分的逸度因子, NRTL方程计算液相活度因子,进行了二甲醚-甲醇-水三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热力学计算.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矩形卧式多级串联环流反应器中,改变气速和液相表面张力,将气泡分为大气泡和小气泡两大类,进行研究。着重考察了两者对气相返混和气液界面传质的贡献,利用气相大、小气泡的分区模型,传质模型等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提出了“有效气含率”这个新概念  相似文献   

4.
在矩形卧式多级串联环流反应器中,改变气速和液相表面张力,将气泡分为大气泡和小气泡两大类,进行研究。着重考察了两者对气相反混和气液界面传质的贡献,利用气相小,小气泡的分区模型,传质模型等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提出了“有效气含率”这个新概念。  相似文献   

5.
利用聚合物NRTL模型对酯化反应器中聚合物- 乙二醇- 水体系进行分析,找出了适合仪化公司聚酯生产线的二元组分参数。计算表明,得出的参数真实地反映了酯化反应器内的汽液相关系,解决了酯化反应器汽液平衡只能依据估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许心皓  段远源  杨震 《化工学报》2012,63(5):1331-1337
综合考虑缔合作用和密度涨落的影响,将经重整化群修正的CPA方程(RG-CPA方程)扩展到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的计算。通过一个温度下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回归得到二元交互作用参数,预测其他温度下的相平衡。采用这种方法计算了超临界CO2与醇二元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性质和临界曲线。结果表明,RG-CPA方程预测超临界CO2与醇二元体系的气液相组成和密度具有较高的精度,液相组分平均绝对偏差为0.032,气相组分平均绝对偏差为0.019。与原始CPA方程相比,RG-CPA方程能更好地预测气液临界曲线。  相似文献   

7.
面向离子液体应用于萃取精馏,讨论了离子液体体系汽液平衡测定的液相配制、气相分析方法,提出了改进的气相回流器和沸腾器结构。基本思路来源于韩世钧先生研究团队发展的汽液平衡测定的拟静态法和置换法,以及能够主动提供气化中心的沸腾器结构。提出了液相组成计算方法和误差估计,适用于含多个挥发性组分和多个非挥发性组分体系的任意组分。上述方法能够实测获得挥发性组分的活度系数,并避免较为繁琐的含离子液体液相的分析。通过连续配制测定,能够获得活度系数随组成的变化规律,并应用于萃取精馏溶剂性能的评价及筛选。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气液相并流多级鼓泡塔式反应器,具有单层液相混合均匀、轴向返混小的特点,适用于慢反应以及对传质要求较高的情况。采用基于双流体欧拉模型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能够准确模拟反应器内部的气液两相流动特性、液相混合特性与停留时间分布特性,与冷态模拟实验结果相符。此反应器在宽泛的操作范围内均能正常运作,整塔气液并行流动稳定;塔板压降较低,维持在0.2 KPa左右;多釜串联虚拟级数在3~3.4。  相似文献   

9.
扩展UNIQUAC方程是求弱电解质体系液相活度系数的有效方法。基于该方法,将“物种群”的概念引入扩展UNIQUAC方程中用于求解NH3-CO2-H2O-urea体系的液相活度系数,以“物种群”间的交互作用参数代替实际物种间的交互作用参数,从而减少参数个数,简化了模型,该方法为求解多组分易挥发弱电解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对尿素流程中低压范围的NH3-CO2-H2O-urea体系的汽液平衡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同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模拟计算所得平衡气相压力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36%,优于Isla原模型计算的相对误差值(15.95%)。采用该模型对汽提液进行闪蒸计算,结果同设计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环流反应器中气、液、固三相系统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给出了环流反应器内套筒气含率随高度的分布,并将实测气含率与按动量平衡所得到的理论计算式进行比较,其平均相对偏差为7.1%,最大相对偏差为13.9%通过实验还测定了单相、气—液二相及气—液—固三相存在时的停留时间分布,并用扩散模型和多釜串联模型对循环进行拟合,结果是满意的。对我们的反应器,在实验范围内扩散模型的 Bo=37~69;多级串联釜模型的釜数 N=20~30。用全混模型对整个反应器的流动进行拟合,与实验值比较,误差约10%左右。同时,还分别测定了环流反应器顶部(Ⅰ区),环隙(Ⅱ区)、底部(Ⅲ区)及内套筒上部(Ⅳ区)四个区域的液相返混情况,各区域的返混程度是:Ⅲ、Ⅳ>Ⅰ>Ⅱ。  相似文献   

11.
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变型设计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变型设计方程刘金廷,刘雪雁(吉林工学院化学工程系,长春130012)在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的操作方程式及求解时,常常为了简化问题令其各级反应器为等容、等温的状况下进行反应。尤其是用公式法计算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时,又多以一级...  相似文献   

12.
辛华  李青松 《化学工程》2013,41(2):46-50
用改进Rose釜测定了乙酸-乙酸丁酯、水-乙酸-乙酸丁酯(完全互溶区)体系在101.33 kPa下的汽液平衡数据。考虑乙酸的缔合效应,利用维里方程和Hayden-O'Connell(HOC)模型计算各组分的汽相逸度系数,校正汽相的非理想性,液相的非理想性全部归结到液相活度系数中予以校正。用NRTL,UNIQUAC模型对乙酸-乙酸丁酯的汽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并得到相应的模型参数、温度偏差和汽相组成偏差。比较二元体系的关联结果,用NRTL模型参数预测了三元汽液平衡数据,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预测精度较好,说明采用的模型参数是可靠的,能够为精馏的设计和模拟计算提供基础热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亨利定律和溶解平衡方程,建立了气液固同时存在时体系总Gibbs自由能的数学模型,活度系数模型选用Pitzer模型,基于相平衡体系Gibbs自由能最小化原理,运用遗传算法求解,计算NaCl-KCl-HCl-H2O体系固液平衡和气液平衡,并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进一步计算了该体系固液气三相平衡,实现了一步计算固相、液相和气相的组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汽-液两相的反应和传质、传热特征,结合两相界面的平衡性质建立了描述反应精馏过程实际板的反应-扩散(非平衡级)模型。从而避免了板效率取值问题和由此带来的计算不确定性。模型方程由汽-液两相质量衡算方程、焓衡算方程、汽-液相界面平衡关系式和组分浓度归一化方程等基础方程以及诸如有关的求算相间传质通量的特征方程组成。利用所提出的两组方程对汽-液两相反应精馏过程的实际板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5.
醋酸甲酯-甲醇-水-醋酸四元反应体系汽液平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改进的Rose Williams平衡釜测定了恒压(0.1013MPa)下醋酸甲酯-甲醇-水-醋酸四元反应体系汽液平衡数据。分别用Wilson、NRTL和UNIQUAC3个方程计算液相的活度系数。对含缔合组分的汽相用“化学理论”修正其非理想性,预测了该四元反应体系的反应相平衡数据,并与实测值比较,其拟合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气态膜过程传质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文献数据的整理计算,说明对于易挥发体系(溶解度系数Hf<<1),温度主要影响组分在液相的扩散系数对气态膜过程的总传质系数产生影响;对于具有中等溶解度的体系(Hf≈1),传质同时受液相阻力和膜阻控制;对于难挥发体系(Hf>>1),温度主要通过改变气液平衡关系对传质系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由大连第四仪表厂生产的 FYX—2型永磁旋转搅拌式高压釜,是一种间歇运行的化工反应器。我厂应用该反应釜于二胺基甲苯小型试验。反应釜内进行二硝基甲苯液相催化氢化的反应,该反应必须使气、液、固三相均获得良好的接触,从而达到较高的收率和纯度好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郭克群 《山东化工》2012,41(3):39-42,46
基于气液平衡理论,建立了热力学状态方程二元交互作用参数估算模型。首先,结合气液平衡理论、状态方程以及相应的混合规则建立气液相平衡数学模型;然后以气相组成误差平方和与压力相对误差平方和之和作为目标函数,并使用计算机编程,利用单纯形法进行优化求解,实现了热力学状态方程二元交互作用参数估算模型的开发;最后,用该模型对5组二元气液平衡体系中的组分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进行估算,并根据估算出的参数对各体系的气相组成进行预测,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1%,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准确,可应用于气液平衡计算中。  相似文献   

19.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戊二醇缩合加氢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缩合:异丁醛与甲醛的甲醇水溶液缩合反应,缩合混合产物进入缩合循环塔分离,羟基新戊醛由缩合循环塔进入加氢反应器,气相组分回流至原料混合区混合后,进入缩合反应器;2)加氢:羟基新戊醛与氢气加氢反应,产物进入气液分离罐,气相组分回流入加氢反应器,液相新戊二醇粗产物,进入皂化反应器;3)精制:新戊二醇粗产物皂化  相似文献   

20.
气液喷射反应器是一种高强度反应器,反应器内部液滴粒径大小和分布对反应收率和选择性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建立了气液喷射反应器内液滴粒径分布测量实验装置,并利用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对气液喷射反应器内液滴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到不同气液流率情况下的液滴粒径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液相流率不变时,随气相流率的增大,反应器内液滴平均粒径逐渐减小,分布范围变小; 气相流率不变时,随液相流率的增大,液滴平均粒径逐渐减小,粒径分布趋于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