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在美国的丝绸宣传展览获得成功 今年6月26日至7月7日在美国华盛顿,著名的史密森尼学会主办了民俗生活节。这个活动主要是音乐的场面,但有一半场地是用来展示各种工艺美术,如造纸、陶瓷、丝绸、地毯织造及烹饪等。 国际丝绸协会在秘书长策划下,丝绸有90平方米的展台。由瑞士丝绸协会以及西欧  相似文献   

2.
新颖与优质     
高迪 《丝绸》1989,(4):50-51
  相似文献   

3.
探析《红楼梦》中的丝绸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晓红 《丝绸》2003,(1):44-47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身于清代江宁织造局世袭织造之家,从小对丝绸文化耳濡耳染,文章通过对《红楼梦》中丝绸品种和丝绸纹样的探讨,反映了清代中后期的丝绸发展状况和丝绸文化折射出的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4.
5.
6.
在为期三天的2005年全国丝绸操作巡回表演暨技术讲座期间,四川省丝绸工业科技情报站对来自全国9个省市90多个丝绸企业做了丝绸行业问卷调查,收到回执31份。我们对问卷做了统计,结果如下:1.在调查企业对制丝行业发展前景关注方面:有86.7%的企业对蚕茧原料品质改良、供应、价格波  相似文献   

7.
浅议丝绸产品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维基 《江苏丝绸》2000,(1):39-39,40
  相似文献   

8.
9.
丝绸外贸成就与展望80年代后期,是四川丝绸贸易勃兴时期,是我省丝绸发展史上较好时期之一。1985年,省丝绸公司接办全省丝绸产品全面自营出口业务,统一经营全省茧丝绸,绢纺原料和丝绸制成品的内外贸易,以及所需设备、物资的进口业务,从此,四川获得出口丝绸较多的主动权,丝绸对外贸易发展有长足进步,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丝绸出口全面发展。改革开放的深人外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经营承包制,给四]11丝绸外贸注人生机和活力,出口丝绸在数量、质量。品种、结构上都有明显时…  相似文献   

10.
11.
丝绸消费市场的分析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瑞 《丝绸》2003,(4):6-9
通过对丝绸消费市场特征及影响丝绸消费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丝绸消费市场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陈宇岳  单国宏 《丝绸》1999,(10):47-49
1 丝绸研究的沿革及现状中国是丝绸的发祥地,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史。19世纪以前,我国的丝绸业在国际上占有统治地位。19世纪末,随着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兴起,机械化作业首先渗入丝绸产业,使丝绸产业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由此形成的经济储存成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经费来源。一战以后,日本继续将丝绸工业作为国家基本工业,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使其在20世纪初便一跃成为世界丝绸强国,大量的研究人才进入与丝绸直接相关的研究领域,构成了全方位的丝绸研究产业,丝绸尤其是蚕桑业的发展从此在理论上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上半叶,…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地编写丝绸志书方兴未艾,文章以一编纂人员的体验,就指导思想、篇目设置和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对丝绸志书的编纂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丝绸市场的形势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 真丝一直被誉为“纤维皇后”,即使是从来没有穿过丝绸的人们也都了解真丝的高雅和优质。“Silky”已经成为英语中用来描述光滑、飘逸和完美的物体的形容词。  相似文献   

15.
岁月的痕迹在谦祥益的身上依稀可见,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惟一不变的是它对宏扬中国丝绸文化和中华老字号文化的情感与追求。  相似文献   

16.
朱华  范强 《四川丝绸》2004,(1):45-48
丝绸文化、丝绸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早在黄帝时代,已开始养蚕制丝,汉代开辟了与异域互通有无的,丝绸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丝绸繁衍出悠久历史、绚丽多彩的丝绸图案和丝绸制作工艺,形成独特的中国丝绸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7.
杨峻峰  周德华 《丝绸》2003,(3):50-50
2002年吴江实发蚕种15.94万张,全年产茧5404t,仅及上年的8成。其中春茧3153.8t。春茧平均收购价647元/50kg,秋茧为560元/50kg。由于茧价低,农户的养蚕积极性有所挫伤,全市桑园面积数量下降,尤以西南部为甚,蚕桑呈现衰退之势。  相似文献   

18.
周赳  李加林  李启正 《丝绸》2022,59(1):109-118
秉承以丝绸产品创新推动丝绸产业发展的理念,文章基于"一因双果、跨越三产"的丝绸产业特征,提出适用于丝绸产品历史传承与创新开发的"桑果"理论。"桑果"理论以种桑为丝绸产业兴起的因,以种桑养蚕直接地产出"桑类和蚕类产品"和间接地产出"丝类产品"为丝绸产业产出的双果,其理论建构以影响丝绸产品传承与创新的四个主要层面为基础,即丝绸文明和丝绸生活、丝绸哲学和丝绸科学。针对丝绸产业发展的现状,接轨当前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成品、商品的丝绸产业链,以丝绸文明为根基,以满足人类丝绸生活的需要为目标,构建起以丝绸产业"桑"的起源和"果"的产出为经度、以丝绸哲学和丝绸科学为纬度的丝绸产品传承与创新的理论体系,并示出以丝绸产品为核心的"桑果"理论的立体架构,研究成果为丝绸产品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开发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栽桑、养蚕和利用蚕丝织造丝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中国丝绸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都发现了家蚕丝的丝绸残片。这表明距今五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利用蚕丝生产丝绸制品的某些原始生产技能。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丝绸外贸体制的现状及改革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焕林  郎彩琴 《丝绸》1999,(2):9-11
1 我国丝绸外贸体制的现状与问题11 体制问题我国丝绸商品,特别是丝类实行统一成交、联合经营的外销模式,即由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牵头,成立了香港、欧洲成交中心,实行统一成交,由各丝绸进出口公司包括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具体经营,各丝绸进出口公司向总公司交纳一定数量的成交费。同时,丝类、坯绸实行许可证管理,具体发放由总公司负责,各丝绸进出口公司向总公司交纳许可证管理费。这一外贸体制,具有以下问题:(1)政企不分问题。总公司本身是一家经济实体,具有丝绸商品经营职能,同时又发放丝绸许可证,具有管理职能。在当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