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中挤压法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剖宫产术中采用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128例(挤压法),传统方法剔除子宫肌瘤179例(传统法)为对照组。挤压法组用纱布称重法测量剔除肌瘤的出血量。比较2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术后1天血红蛋白下降值、产后发热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的出血量为(6.57±3.68)ml。其中≥5cm肌瘤40例出血量(6.98±4.62)ml,〈5cm肌瘤88例出血量(6.39±3.17)ml;剔除浆膜下肌瘤101例出血量(6.39±3.33)ml,肌壁间肌瘤27例出血量(7.26±4.76)ml。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挤压法产后出血量(233.59±58.90)ml,对照组(256.70±158.68)ml,差异无显著性(P〉0.05)。挤压法产后出血率为0%,对照组2.8%(5/179),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红蛋白下降值挤压法(6.17±2.83)g/L明显小于传统法(7.1l±4.76)g/L(t=-1.996,P=0.047)。在较大肌瘤(直径≥5om)剔除时,挤压法40例产后出血量(265.00±79.42)ml,显著低于对照组44例(341.59±215.25)ml(t=-2.122,P=0.037)。2组产后发热、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较传统方法剔除子宫肌瘤能减少产后出血量,特别是在较大肌瘤剔除时更具有优势,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
张秀凤 《中国科学美容》2011,(24):175-175,184
目的 评价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在剖宫产术中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在剖宫产的同时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本组150例孕妇剖宫产术中均顺利将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用时0.5 ~1.5h,平均(1.0±0.2)h;术中平均出血量(167.5±25.5)mL;患者平均住院天数(4.0±1.5)d;随访1~3年,平均(48.0±4.5)个月.所有患者初次手术后均未进行二次手术.结论 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于手术前给予详细检查,根据其病情在剖宫产中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7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及其本人同意后,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仅行剖宫产术;观察组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中缩宫素使用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前列腺素使用情况、输血及术后住院时间;对观察组不同肌瘤数目和肌瘤直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6.2±18.7)分钟,明显长于对照组(43.6±10.5)分钟,t=8.99,P=0.0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75.3±58.7)ml,明显多于对照组(227.6±54.3)ml,t=3.52,P=0.00。两组患者术中缩宫素使用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前列腺素使用情况、输血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肌瘤数目≥5个时术中出血量为(359.8±76.8)ml,明显多于肌瘤数目5个月者(310.2±44.6)ml,t=2.39,P=0.02;肌瘤直径≥8cm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肌瘤直径4~8cm、肌瘤直径4cm,P0.05;然后肌瘤直径4~8cm与肌瘤直径4cm术中量比较,P0.05。观察组不同肌瘤数目、肌瘤直径患者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一定安全性,然对子宫肌瘤数目≥5个或肌瘤直径≥8cm时则做好术前准备以防止术中出血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同时还需加强与患者交流与沟通,根据其实际情况来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无肌瘤剖宫产对比,评价剖宫产术中挤压法子宫肌瘤剔除的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剖宫产术中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128例(肌瘤组),选择肌瘤组病例的后一例无子宫肌瘤剖宫产为对照组128例。比较2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产后发热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组产后出血量[(233.6±58.9) ml vs.(228.5±90.9)ml, t=0.530, P=0.597],出血率[0%(0/128) vs.0.8%(1/128), P=1.000],血红蛋白下降[(6.17±2.83) g/L vs.(6.89±3.09)g/L, t=-1.944, P=0.053],红细胞压积下降(2.22%±0.98% vs.2.27%±1.02%, t=-0.400, P=0.690),发热率[2.3%(3/128) vs.5.5%(7/128),χ2=1.665, P=0.197]及术后住院时间[(4.2±0.8)d vs.(4.1±1.2) d, t=0.706, P=0.481]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中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不增加产后出血,也不增加产后感染,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月,对60例宫体子宫肌瘤(直径0.5~10cm)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经阴道前穹隆纵切口或阴道后穹隆横切口或阴道前后穹隆切口进盆腔,常规剔除肌瘤,肌瘤较大,分块取出,可吸收线分别缝合子宫及阴道切口。结果6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0~150min,平均69rain,术中出血量60—200ml,平均92ml,术后住院2~6d,平均3.5d。1个月后B超检查未发现肌瘤残留。60例随诊6~30个月,平均18个月,肌瘤无复发,月经恢复正常48例,3例不孕患者妊娠,下腹胀痛及邻近器官压迫症状消失。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宫体部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阴道前穹隆纵切口的选择,降低了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份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9例临床资料,其中单发子宫肌瘤59例,多发性子宫肌瘤20例;肌壁间肌瘤49例,浆膜下肌瘤28例,粘膜下肌瘤2例;肌瘤位于宫体65例,位于宫底11例,位于宫颈3例;肌瘤大小(直径)2~5cm31例,5~8cm44例〉8cm4例。结果手术难度未明显增加。无1例发生产后出血、产褥病,产后42天随访恶露均已干净,子宫均恢复正常大小。术后病理结果子宫肌瘤红色变性8例,玻璃样变性3例。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11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选择同期无任何并发症的正常剖宫产患者119例为对照组,分析对比2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手术前后HGB差值、子宫复旧情况。结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92%(119/4 047),2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手术前后HGB差值、子宫复旧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进行肌瘤剔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平均出血300ml,500ml者1例。58例剖宫产术中全部顺利剔除肌瘤,无1例发生产褥感染及2次手术。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在剖宫产同时选用合理的手术方法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65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 transvaginal myomectomy, TVM)的手术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2002年8月~2004年8月,对65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经阴道前穹隆或后穹隆做横切口进盆腔,丝线缝拉子宫使肌瘤暴露于阴道切口,于肌瘤部位切开肌层,剔除肌瘤,可吸收线分别缝合子宫及阴道切口.结果 65例TVM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5~140 min,(56±19)min.术后出血量为60~650 ml,(170±45)ml.术后住院2~5 d.58例随访2~12个月,平均(3.6±2)月.月经恢复正常40例,月经量少于正常2例.毗邻器官的压迫症状消失,B超检查未发现残余肌瘤.结论 TVM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5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者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100例单纯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住院天数、产褥病率、子宫复旧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住院天数、产褥病率、子宫复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手术时间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55±5分钟VS 40±5分钟,P〈0.05)。结论无特殊情况下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在切口疝修补术中的优缺点和手术技巧。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的11例切口疝杂交修补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1例切口疝杂交修补术全部成功。杂交手术原因:腹腔镜下粘连分离出现肠破裂1例,8例因粘连严重,分离困难而中转;2例因疝囊巨大,需要整形转为杂交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70±4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6±30)m1;患者术后24、48和72h疼痛视觉评估评分为(5.9±1.8)分、(5.1±2.O)分和(3.4±1.3)分。术后住院3—9d,平均(5.3±1.8)d。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4±8)个月,术后浆液肿1例,无切口疝复发,无血肿、感染、肠漏及术后腹壁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合理运用杂交修补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0年本院收治的30例具有足月剖宫产史的手术病例,其中89.9%患者在月经期间腹壁肿物有周期性疼痛,就诊年龄(33.3±4.8)岁,就诊时距剖宫产(70.2±44.7)月。30例病例分为A实验组17例和B对照组13例,A实验组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病灶切除术,术后未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药物;B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2.5mg,每周2次,6个月,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后2年内每年随访2次,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前诊断均与术后病理检查相符,术后无复发,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7d正常拆线出院。对照组7例发生闭经,1例存在肝功能损伤,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前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术中认真操作是关键,同时提倡该种疾病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在重度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laparoscopic assisted subtotal colectomy,LAS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ever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SFC)的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对100例SFC患者行LAS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全结肠游离,在下腹部做小切口进腹,行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结果LASC完成98例,中转开腹2例。98例LASC腹腔镜下手术时间(76±23)min(48~125min),总手术时间(170±42)min(140~225min),术中出血量(35±18)ml(10~16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2±12)h(25~52h),无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1周内,2例轻度脱水,2例不全性小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缓解。96例无并发症者术后住院时间(7.0±1.5)d(5~11d)。术后1年,90例便秘症状均明显缓解(大便次数1~3次/d),7例腹泻(大便次数4~6次/d),3例有轻度便秘复发(大便次数2~3d一次)。术后1年胃肠生活质量(GIQOL)指数(109±20)分(满分144分),而术前仅为(94±23)分。83例对排便频率感到满意。结论LAS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是治疗SFC的有效方法,LASC创伤小,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符合损伤控制的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减少出血的临床措施及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2年11月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并子宫肌瘤挖除术者276例,其中研究组135例,术前预先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600μg,术中剖宫娩出胎儿后采用压挤法切除肌瘤;对照组141例,术中剖宫娩出胎儿后行传统肌瘤切除手术操作。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产后病率、肛门通气时间。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肛门通气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及产后病率比较,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采用压挤法联合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宫颈捆扎加正方形缝合预防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研究组中央性前置胎盘34例,在暂时阻断子宫血流下行子宫下段和(/或)宫颈内口局部正方形缝合以预防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大出血,必要时加行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26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产后出血。结果研究组在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宫腔填纱率、子宫切除率以及产褥病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56~60 d B超检查两组子宫复旧情况,研究组32例(94.1%)子宫复旧良好,对照组20例(90.0%)恢复正常,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具有安全、止血快、效果可靠、能保留子宫等优点,是预防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剖宫产切口憩室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行阴式剖宫产切口憩室修补术的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患者经期尚正常(7~8d)但因继发不孕行手术治疗者外,其余患者术前主要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10~30d,平均(13.80±6.13)d;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81.13±38.3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8±62.33)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4.67±1.11)d。术后随访为3~6个月,术后平均经期为(6.73±2.31)d,较手术前减少(6.07±5.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有效率为92.31%(12/13)。结论阴式剖宫产切口憩室的修补术是一种简便、微创、有效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合并膀胱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英国Gyrus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和美国科以人Lumenis100W钬激光系统,钬激光550μm光纤由等离子电切镜操作通道置入碎石,治疗参数为1.5~3.0J/15~25Hz,总功率30~60W,平均48W。冲出结石碎块,更换等离子电切环,从中叶到两侧叶切除前列腺腺体直至前列腺包膜,前列腺尖部切至精阜前缘,留置F20三腔尿管,术后生理盐水冲洗1~2d。结果 12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2~135min,(64±22)min,其中前列腺切除时间(42±20)min,碎石时间(16±12)min。术后4~5d拔除尿管排尿通畅,无电切综合征、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无结石残留。128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26.5±4.2)分降至(6.8±1.2)分(t=16.782,P=0.000);生活质量评分由(4.6±0.6)分降至(1.8±0.6)分(t=11.561,P=0.000);最大尿流率由(5.3±3.2)ml/s升至(20.2±4.2)ml/s(t=12.684,P=0.000);残余尿量由(118±52)ml降至(16±9)ml(t=18.544,P=0.000)。结论双极等离子体电切联合钬激光碎石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微创、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宫腔镜探讨剖宫产与有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因产后2年内出现异常子宫出血而在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宫腔镜诊治术的35岁以下的患者分为有剖宫产史(实验组)和无剖宫产史(对照组)两组,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和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同时对比同期住院的剖宫产产妇与顺产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结果去除其他造成异常子宫出血的因素后,实验组的157例妇女中有15例(9.55%)发生子宫内膜息肉,而对照组143例妇女中有1例单发息肉(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平均为(35.3±14.5)d,对照组平均为(14.6±9.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住院的剖宫产产妇术后4d和14d宫底分别平均为脐下(2.7±1.0)cm和耻骨联合上(2.3±1.8)cm,顺产产妇产后4d和14d的宫底分别为脐下(6.7±1.3)cm和0(已位于盆腔内无法经腹部触及);剖宫产组产后阴道流血时间为(32.1±12.1)d,也明显长于顺产组的(14.2±7.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使子宫内膜息肉尤其是有症状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升高,也是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子宫内膜息肉是剖宫产术后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与术后子宫复旧不良、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有一定的关系。为减少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率,应尽量减少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气囊分离技术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全身麻醉下,采用自制简易气囊分离技术建立腹膜前间隙行TEP手术42例(54侧),其中双侧腹股沟疝12例。腹股沟斜疝38侧,腹股沟直疝16侧。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单侧手术时间(28±10)min,双侧为(49±15)min。术中出血(4.3±1.8)ml,均无腹膜破裂。术后出现阴囊气肿3例,下腹壁腹膜外积液2例,经穿刺抽吸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2.4±1.2)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5.2±1.7)d。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未见复发和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TEP手术中,采用自制简易气囊分离技术建立腹膜前间隙是安全可行和经济实用的,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和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