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深厚河床覆盖层上修建水工建筑物,特别是在分布有深厚软弱层的地基上修筑闸坝,地基是否稳定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小孤山水电站闸(坝)基深厚黏土层的工程地质特性的分析和评价,为工程设计和合理的施工处理措施建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欧文昌  耿洁美 《红水河》2000,19(1):38-40
在堤岸坡软弱地基上修建防洪堤,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常难以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桩基础或换土措施是地基处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桩基础造价较高,而深开挖基坑则形成高边坡影响岸坡稳定。挤密桩则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介绍挤密桩的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飞鹏 《陕西水利》2022,(1):167-168,171
地基处理是水工建筑物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河道内水工建筑物大部分都建在软弱地基上,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建筑物沉降量,需要对软弱地基进行基础处理.近年来,复合地基加固处理软弱地基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西安市渭河以北清河流域上某工程为依托,探讨多桩型复合地基对河道内软弱地基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取...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在深厚软弱地基上进行高速公路拼接时在新老路基间产生差异沉降,采用强度高、处理深度大的PTC型先张法预应力薄壁管桩替代传统水泥土搅拌桩法进行加固.为了充分发挥预应力管桩桩身强度大和桩间天然地基承载力的作用,在桩的顶部设置桩帽可加大桩的间距,同时在桩帽的顶部加铺碎石加筋垫层,形成桩网垫层疏桩复合地基.实践表明,预应力疏桩复合地基能有效地减小新老路基间的差异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处理效果明显,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四川、贵州、云南、湖南等省在软弱岩基上修建砌石拱坝的经验,列举了在软弱地基上成功修建砌石拱坝的实例以及地基处理需注意的问题,并介绍了此类地基上修建砌石拱坝主要采用的地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比分析钻孔灌注桩、砂石桩、水泥土搅拌法和筏板基础与CFG桩组合四种基础及地基处理方案的基础上,介绍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案、技术参数、施工技术。CFG桩根据桩土应力比,具有刚性桩和柔性桩共有的性状特征,因此,可以调节桩土应力比,被广泛应用于软弱地基处理。本文为软土地基上应用CFG桩处理水利工程软弱地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7.
 在大面积深厚层软土地基上,修建低层(四层以下)楼房,为了满足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的要求,采用了碎石桩处理,形成复合地基。通过载荷试验及沉降观测等成果分析,处理后的地基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因而常常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地基处理。该文阐述了沿海地区小型水工建筑物的软弱地基采用“木麻黄”桩处理的方法,供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中介绍PHC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凤凰颈引江枢纽西河侧拦污闸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PHC桩径、桩长及桩距根据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确定。PHC刚性桩可水上施工,尤其适应施工工期紧、施工干扰大的软弱地基上的水利工程,该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菊梅 《四川水力发电》2013,32(1):11-13,41
在结构层次复杂的深厚覆盖层上修建水工建筑物,为了满足基地基基础承载力、不均匀沉降要求并提高基础内砂层抗液化的能力,对阴坪水电站闸坝基础覆盖层进行了振冲碎石桩加固处理,加固深度最大达26 m。通过振冲及填料挤压置换形成复合地基,提高了闸坝地基的承载力、抗剪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对防止地基液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某挡潮闸为在深厚海淤土地基上建闸筑堤,需采取合理基础及地基处理措施解决承载力、变形量及地基变形协调问题。通过方案比较,确定闸室采用半封底沉井基础,岸翼墙采用灌注柱基础。通过现场桩基试验,研究了海淤土中采用粉喷桩复合地基对灌注桩水平承载能力的提高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基础方案成功解决了工程存在的地质问题,节约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2.
黄婵 《吉林水利》2005,(11):1-4
里墩水库大坝是建筑在深厚层软土淤泥的坝基中,采用粘土斜墙堆石坝结合塑料排水插板的基础处理方式,使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原位监测设施极为有效地控制了施工加荷速率,设计、施工和监测的有机结合,为软基上建坝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3.
软岩料填筑面板堆石坝的流变和湿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不同时期下软岩料流变及湿化效应对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及变形影响。对比软岩料的流变和湿化模型,分析已有的软岩料流变、湿化效应的有限元实现方法。以某面板堆石坝为例,按大坝的不同时期和是否考虑流变、湿化效应制定了4种计算工况,分别进行大坝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变形计算,通过对比分析4种工况的计算结果,系统总结了软岩料的流变、湿化效应对软岩料填筑面板坝在竣工期和蓄水期应力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竣工期还是蓄水期,在考虑流变和湿化后,大坝横断面最大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大主应力均有显著的增加,但相对而言在蓄水期增加的更多。可见软岩料的流变和湿化效应对软岩料填筑面板坝应力变形有较大的影响,且在蓄水期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龙江水电站拦河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10 m。坝基岩性主要为寒武系片麻岩,岩石强度较高,但由于两岸岩体局部风化厚度较大,且左岸存在较多软岩带,根据设计建议,对坝基地质缺陷部位采用深挖置换混凝土、全坝段固结灌浆、帷幕灌浆等工程措施进行了处理。处理后坝基岩石呈弱-微风化状态,岩体较完整,岩质坚硬,单孔平均波速值较高。就基础处理前后的检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坝基处理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工程竣工后已经历5个汛期和5.8级地震的考验,证明基础处理方案是合理的。其工程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邹军贤 《江西水利科技》2001,27(2):94-98,104
大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90.2m,利用软岩料填筑大坝主体,现成功运行,全面介绍了大坝体形、面板、趾板、分缝止水、基础处理、原型观测等方面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强夯碎石桩联合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的效果,在对工程背景和地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强夯碎石桩联合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并利用PLAXIS3D有限元软件建立简化的三维模型,对地基处理后不同荷载作用下仓储场地地坪结构层的沉降和差异沉降情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强夯碎石桩联合CFG桩复合地基较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效果明显提高;采用强夯碎石桩联合CFG桩复合地基对软弱土层进行处理能够较好的满足单位距离差异沉降小于1mm/m的工程要求;地基处理后的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与上部荷载的线性关系表达式可用于预测地基处理后的不同荷载作用下地坪结构层的沉降和差异沉降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软岩料分区范围下湿化及流变特性对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及变形影响。查找、对比软岩料的湿化及流变模型,分析和研究已有的软岩料湿化及流变特性的有限元实现方法。以某面板堆石坝为例,按软岩料的不同填筑范围制定两种计算方案,分别进行大坝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变形计算,然后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计算方案的计算结果,系统总结软岩料不同填筑范围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软岩料利用范围的扩大,坝体的流变范围也随之扩大,相应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位移及面板的挠度也随之增大。因此,在实际面板砂砾石坝工程设计中,进行软岩料的扩大利用时需要合理的制定软岩料填筑范围。  相似文献   

18.
抗滑稳定是软弱地基上土石坝坝基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其抗滑稳定计算及加固处理技术也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以深厚覆盖层软弱地基上的仙女山水库土石坝为背景,针对软弱土层抗剪能力低、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低于规范要求的问题,通过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并进行加固措施对比分析,提出了在大坝下游坡脚设置压重体的处理措施。计算结果表明:在大坝下游设置压重体后,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且压重体结构简单、施工快捷,可为类似工程的坝基抗滑稳定加固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传统分析方法中,采用等参单元模拟软土地基群桩基础的方法既不经济且夸大桩的刚度,为能对桩基进行合理高效地模拟,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桩、土及底板相互作用的内置桩单元法。采用梁单元位移模式,根据桩单元节点在土或底板等参单元中的局部坐标,建立桩单元包含转角的节点位移与土或底板节点位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代入到有限元整体控制方程中求解。结果表明,通过本文建立的位移转换模式,可以利用梁单元对考虑复杂的桩、土和上部结构相互作用情况的桩基进行模拟,在保证精度的同时简化了建模步骤,降低了对网格密度的要求。研究表明,采用本方法可以验证软土地基上水闸底板受力分析时桩基础用梁单元位移模式模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软土地基上桩基的快速分析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软弱岩体中进行灌浆,难度很大,特别是在面板堆石坝趾板上对软岩地基进行帷幕灌浆,国内工程中设计与施工成功的经验很少.本次灌浆试验针对寺坪水电站大坝坝基软弱岩体的特殊性,研究及探索在中-弱透水性软弱岩层坝基处理中有效提高灌浆压力的方法和工艺.通过采用均布固结、锚杆应力监测、分级升压、抬动自动报警等一系列措施,使趾板基础帷幕第1段最大灌浆压力达到1.0 MPa,浅部幕体抗渗安全系数超过1.90,建构起安全、可靠的面板坝趾板软岩基础防渗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