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按照出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于出院后1、2周、1、2、3、6、12个月采取电话回访,进行延续用药指导,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未接受电话回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复诊率及自我保健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结论 电话回访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分药盒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分药盒的形式指导患者院外用药,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分别为(2.21±0.68)次/周、(3.15±0.89)min,均少于对照组的(3.60±0.56)次/周、(4.69±1.0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个月后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提高率分别为97.5%、95.0%,高于对照组的80.0%、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分药盒能够提高出院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心绞痛发作,提高院外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飞燕 《药物与人》2014,(10):269-270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遵医用药的状况,分析家庭护理对患者遵医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了100例高血压患者的遵医用药情况,并将其分成试验纽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实施住院期间的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电话随访健康指导,并指导家庭成员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住院健康教育和出院后的电话,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并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结果: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准确性,使错误的服药方法得以很快纠正(P〈0.05),血压得到明显控制(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解决高血压患者的服药问题,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依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干预组各30例。均对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干预组建立档案,对患者及家庭主要照顾者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实行家庭护理干预;传统组只在患者在院时对其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出院后家属未参与。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耐多药肺结核知识掌握情况和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复发的间隔时间进行评定,家庭护理干预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复发住院次数,使患者回归家庭后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肝硬化患者的家庭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96例肝硬化临床治愈出院病人制订严格的家庭护理计划,随诊1年。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庭护理与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96例出院病人中,家庭护理较好的47例,家庭护理差的49例。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较好的家庭,上消化道出血14例次,感染12例次,肝性脑病6例次,电解质紊乱10例次;护理差的家庭,上消化道出血26例次,感染22例次,肝性脑病16例次,电解质紊乱2l例次。结论家庭护理质量的好坏与并发症发生有关,良好的家庭护理可以降低肝硬化病人并发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晋大年 《工企医刊》2013,26(4):320-321
目的探讨护理随访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名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实施一般的出院指导和定期的护理随访,对照组只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分别于患者出院一年后调查患者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依从从性及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定期的护理随访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对36例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疾病恢复期根据不同对象和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灵活多变的方式,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系统的康复指导及出院后定期随访,以掌握和监督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呼吸功能锻炼,饮食起居的执行情况.一年后32例患者接受自己的患病事实,提高了用药的依从性、增加满意度、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在肝硬化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将96例肝硬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干预组采取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随访的肝硬化相关知识、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肝硬化的病因及诱因(75.0%),临床症状(81.3%),传播途径(71.5%),并发症(60.4%),饮食与营养(77.1%),日常预防(81.3%),合理用药(83.3%),治疗方法 (85.4%),心理因素的影响(77.1%)以及休息运动的影响(89.6%)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P0.05或P0.01)。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评分(P0.01)。干预组患者合理用药依从性(87.5%),定期复查依从性(89.6%),饮食依从性(89.6%),戒烟戒酒(81.3%),日常生活依从性(79.2%),休息及合理运动依从性(85.4%)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能提高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做好肺结核老年患者的家庭护理,对出院后患者的康复,减少复发次数,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及定时随访督导,证实加强家庭护理是肺结核老年患者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干预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6个月复发率、治疗依从性。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4.19,P<0.05),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27,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陆续选取滨海新区塘沽安定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同时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生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生活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随访观察评定住院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使患者主动参与治疗,从而避免因停药减药造成疾病的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黄蓉 《工企医刊》2013,26(4):296-29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肝硬化由于病程长、久治不愈、时好时坏、治疗依从性差,导致病情进行性发展,影响生命健康。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进行了健康教育,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住院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并沿袭以往的生活习惯,不给于健康教育措施。而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于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结果两组比较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措施可明显提高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凡凡 《医疗装备》2022,(1):167-169
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再住院率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96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再住院率及生命质量.结果 出院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家庭用药依从性的原因及提高家庭用药依从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家庭用药的追踪随访.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家庭用药依从性较差.结论 分析导致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家庭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为临床医疗与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2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肝硬化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成正相关,其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肝硬化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较正常人低,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配偶(90.10%),其次是家庭(78.6%)。而其希望得到社会支持的对象分别为医护人员、配偶及家人、亲戚朋友。结论帮助肝硬化患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2-12月收治的89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护士通过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融洽的关系,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而具体的健康教育,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用药等多个环节实施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两组均进行出院随访,2年进行疗效统计,采用χ2检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2年死亡1例,治疗依从性人数为20人;实验组2年无死亡人数,治疗依从性35人,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知晓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采纳有益的控制血压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能坚持遵医嘱服药、体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最终达到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社区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用药现状,分析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脑卒中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洪都社区确诊为脑卒中患者。患者出院后予以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并督促、指导患者治疗,对其出院后的治疗情况进行记录。调查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依从性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出院后3、6和12个月能规律使用二级预防的依从良好率分别为82. 08%、60. 53%和40. 24%。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医保报销比例高、文化程度高、家庭条件好、有国家慢性病管理以及对脑卒中较为了解等是二级预防治疗依从性的促进因素,再次发生脑卒中患者有16. 01%,且血压控制情况、糖尿病控制、总胆固醇水平及房颤等均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需加强对医生、患者及家属二级预防的宣教,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疾病结局。二级预防不仅仅在药物治疗方面,更应该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脑卒中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以达到二级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终末期肾病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现状和提升依从性的措施。方法: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144例实施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分析造成依从性不佳的原因。结果:和依从性好者相比,依从性差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和重复住院例数显著较多,P对透析知识不了解、经济条件差、求医障碍、家庭反对治疗后和文化程度低为主要原因。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院方应提升健康宣教力度、创建和谐医患关系,以真诚的态度,获取患者和家属的信任,积极为患者和家属讲述血透治疗目的,全面提升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琚韵梅 《药物与人》2014,(10):347-348
目的:分析我科出院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探讨护理人员开展健康宣教及用药指导对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作用。方法:对20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55侧患者中,依从性好者有170例(47.9%),不依从者185例(52.1%)。结论:护理人员在健康宣教尤其是出院宣教中应加强时患者用药依从性指导,这对提高用药依从性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痛风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现状,探讨影响因素,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就诊的痛风患者,根据年龄将痛风患者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出院3个月时对入组患者进行按时服药、合理饮食、戒酒、门诊复查4个维度的治疗依从性现状电话随访。结果痛风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者25例(占29.76%),依从性差或不依从者59例(占70.24%)。中青年组治疗依从性良好者9例(占21.43%),老年组治疗依从性良好者16例(占38.10%);治疗依从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按时服药、戒酒、合理饮食、门诊复查。依从性差的原因排序为治疗因素、自身因素、知识缺乏、家属不支持。结论痛风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低,其依从性高低与诸多因素有关,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