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针对南通地区以砂性土为主的地质条件,通过实例,采用静荷载试验方法探讨了群桩施工后,砂土的挤密效应以及桩间距对预制静压单桩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群桩施工后,挤密作用提高了砂性土的强度,增加了桩与土地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单桩的承载力,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桩间距越小,挤密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挤土桩在深厚砂层中的挤密效应对邻桩施工的不利影响是使相邻桩基难以达到预定深度、单桩承载力设计值降低,甚至断桩、桩头破裂等.增大桩间距和预引孔的方式是减少挤密效应的两种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砂性土中沉桩挤土对预制抗拔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开展了预制抗拔桩在非挤土、单桩挤土条件下的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挤土程度、桩长及桩间距等因素对模型桩的抗拔承载力、桩顶位移及挤土范围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砂性土中不同挤土条件下,预制模型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与桩长呈正相关关系;在单桩挤土试验中,试验桩极限抗拔承载力显著大于非挤土条件下对应的数值,且随着桩间距的加大,挤土强度削弱,试验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随之减小,并逐渐接近非挤土条件下的承载力数值。  相似文献   

4.
从桩受力破坏机理、承载特性出发,对预应力管桩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预应力管桩成桩过程中,桩侧土和桩端土被挤密,产生挤密作用,桩体承载力比其它桩型高,设计时应充分发挥桩、桩间土承载能力;同时,挤密效应在施工中易引起桩体上浮、桩位偏移质量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旋挖挤扩灌注桩即在桩身上通过旋挖挤扩技术形成多个承力盘,承力盘的存在扩大了承载面积,能有效提高桩的抗拔承载力.由于承力盘位于桩身,在桩身位移较小的条件下,承力盘就能发挥较高的承载力.在室内模型箱的中密砂土中进行了2×2的两盘DX群桩抗拔模型实验,对比了2D、2.5D和3D(D为盘径)3种不同桩间距的模型群桩的抗拔承载力与位移的关系,探讨了不同桩间距对承力盘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了群桩抗拔机理.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承载力发展很快,初始阶段承载力上升速度很快,在小位移时承载力就能达到较大值.总体上桩间距越大,各基桩在承受拉拔荷载作用时的相互影响越小,群桩承载力越大.但2.5D桩间距的群桩承载力与3D桩间距群桩承载力接近,在兼顾抗拔效果和承台面积时,2.5D的桩间距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6.
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桩距条件下灰土挤密桩检测结果的分析,从孔内夯实质量、桩间土的挤密情况、地基处理前后的物性指标的改变、地基土湿陷性的消除以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等方面,综合评述了灰土挤密桩在处理建筑地基后的效果,得到的检测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管桩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锤击沉桩的桩锤选择方法,静压桩施工时静压力与单桩承载力的区别和联系、挤土效应及防治措施、时间效应及承载力检验的休止时间以及基坑开挖等预应力管桩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兵  雷克刚 《甘肃科技》2012,28(4):108-109
水泥土挤密桩技术主要是在原状地基土中夯入水泥复合材料,来对地基原状土进行横向挤密,从而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主要介绍引洮供水一期总干渠8#白土坡暗渠工程用水泥土挤密桩加固地基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螺杆桩因其特殊的成桩工艺和挤土效果,可有效改善桩间土的力学特性并消除黄土的湿陷性.为了研究螺杆桩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效果,对螺杆桩在不同桩心距条件下黄土的挤密效应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螺杆桩处理后的黄土复合地基,其桩与土之间有较好的挤密效果,黄土湿陷性明显消除;由于成桩工艺的特殊性,随着桩侧水平距离的增大干密度逐渐减小,且桩心距越小挤密效果越明显;湿陷系数随深度、饱和度增加均呈现减小趋势;建议用土的体积含水率代替质量含水率作为螺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挤密效果评价的影响因素;在影响螺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挤密效果的因素中,饱和度侧重于分析土压力的影响,液性指数主要考虑了土中空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付进省 《河南科学》2007,25(6):960-962
近年来静压预应力管桩在工程建设中大量采用,结合工程实际分析该种桩单桩承载力估算方法、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之间关系及桩基施工产生挤土效应对基坑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志刚 《科技信息》2012,(3):499-499,535
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基桩进行静载试验,了解基桩的实际工作状态和承载能力,得到直接可靠的应力应变数据。本文以某互通立交桥基桩静载试验为例,着重分析静栽试验的设计,为以后类似的静载试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依托武汉某工程实例,对大直径扩底人工挖孔桩承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岩石极限单轴抗压强度室内试验和深层载荷板试验确定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采用规范提供的计算公式,用两套试验参数对单桩承载力进行预估,并通过现场单桩载荷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深层载荷板试验参数预估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明显大于岩石极限单轴抗压强度室内试验计算值,且前者与单桩静载荷试验结果更为接近,可准确预估单桩承载力,进而为后续大直径扩底挖孔桩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在实践中的应用,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反向自平衡试桩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以管桩为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数值模型,分别采用位移控制法和荷载控制法进行桩身和桩顶加载模拟,得到了基桩抗压极限承载力,进行了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分析;对建立的数值模型进行了位移控制法下的静载试验模拟,并与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模拟得到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确定的基桩极限承载力与静载试桩法结果较为接近,不需要进行正、负摩阻力转换,但也存在平衡点位置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过程与桩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过程基本一致,是传统而可靠的承载力检测方法,该方法是确定工程桩承载力最直观、最准确可靠的方法,缺点是费时费钱,抽检率不高;高应变动力检测是建立在一维波动理论基础上的承载力检测新方法,其特点是费用低、快速、轻便,但技术难度较大且存在多解性。目前的桩基检测通常采用静荷载试验法和高应变动测试验法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进行检验,并以前者作为后者试验结果的对比标准,文中通过对摩擦桩动静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动测法承载力的精度,并讨论导致两者差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考虑锚桩与试桩的共同作用,采用弹性理论讨论在静载荷试验中选取不同锚桩方案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锚桩会对试桩极限承载力产生影响,采用原始测试数据分析所得出的试桩极限承载力偏于危险,误差量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锚桩与试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尽量增大锚桩与试桩间距可以有效地减小锚桩对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平衡试桩法因其具有方便、经济等优势而被推广起来,但目前关于该方法转换成静载法荷载-位移曲线过程中涉及到的转换系数的研究较少.在对比研究自平衡试桩法与传统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法的基础上,依据Mindlin解,对未考虑土体连续性时转换后得到的自平衡试桩桩顶位移与实际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砂土地区试桩中的上托桩桩周土体位移对桩端沉降变化的影响,进而对现有确定自平衡试桩承载力的转换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将此方法应用到沈阳某高层桩基础工程试验中,发现采用考虑土体连续性的自平衡转换方法明显降低了荷载-位移曲线的拟合误差.  相似文献   

17.
许永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6):15572-15579
为深入研究泥岩地基动力打入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开展了泥岩地基打入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了试桩的沉贯与承载特性,探讨了地下水对试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基于静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不同理论预测模型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值,评估了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试桩的极限承载力与打桩能量有关,不同的打桩能量对桩周泥岩造成不同程度的扰动损伤,进而影响试桩的承载性能;对比桩周泥岩遇水与试桩破坏情况,发现桩周泥岩浸水软化与否,与桩的破坏无直接关系;对比不同模型的极限承载力预测结果,认为双曲线模型更适合本试验场地泥岩的性质,预测曲线变化趋势和实测值吻合度较高;指数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为试桩在最后一级荷载的非正常破坏,泥岩地基打入桩受超孔隙水压力、软硬互层及打桩过程扰动的影响,单桩承载力在很大程度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某码头工程嵌岩混凝土灌注桩的水平静载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重点通过水平静载试验,获得嵌岩混凝土灌注桩的水平承载力日和相应的桩顶水平位移Y的关系曲线,同时获得水平地基反力系数kN、最大弯矩值Mmax及离泥面深度ZM和地基水平反力系数随深度增长的比例系数m。试验所得的各项参数值都符合试验工程桩所在场区的地质情况,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不完全的竖向静载试验数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预测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及误差进行分析.工程实例分析表明,竖向静载试验所施加的荷载达到或超过极限荷载的四分之三时,利用其数据进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新信息GM(1,1)模型、新陈代谢GM(1,1)模型比老信息GM(1,1)模型预测的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