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最佳疗效。方法选择患者232例,随机分为3组,均在腰椎牵引的基础上A组:107例配合针灸加红外线治疗,B组:68例配合电脑中频治疗,C组:57例配合微波治疗。结果总有效率A组91.3%、B组70.6%、C组64.9%。3组治愈显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25.29,P〈0.05)。A组优于B、C组。结论传统的针灸医学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可忽视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椎旁神经阻滞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和评价3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58例,女32例,年龄18~65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20)例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B组(20)例采用骨盆牵引治疗,C组(50)例采用以上2种方法综合治疗。治疗3个月后复查,评定3组治疗效果。结果 A、B、C3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依次为70%、40%、92%。C组总有效率与其他2组相比(P0.05)。结论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注药配合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一治疗,两者结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结合牵引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各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包括牵引治疗在内的常规治疗方案,A组患者增加中医针灸治疗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水平、短期临床治疗效果及长期随访预后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治疗1、2及4周时,疼痛水平评分分别为(6.57±1.17)、(4.33±1.21)和(2.97±1.04),B组患者分别为(7.32±1.02)、(5.47±1.18)和(4.73±1.46),A组患者疼痛水平得分低于对照组。A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为72.00%, A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x2=5.26,P<0.05),在患者预后水平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预后水平评价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可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其不仅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亦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抗骨质疏松(OP)药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否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诊断不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骨质疏松症50岁以上患者119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个治疗组A、B、C及对照组A,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骨质疏松患者共7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个治疗组D、E、F及对照组B。治疗组A、D 予以钙剂、阿法骨化醇胶丸、阿仑膦酸钠片口服;治疗组B、E予以钙剂、阿法骨化醇胶丸口服、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组C、F接受口服钙剂和阿法骨化醇胶丸。对照组A、B为不愿进行药物治疗的病例。观察应用抗骨质疏松药2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防治的效果。结果 予不同治疗方案后,治疗组A、治疗组B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低于治疗组C及对照组A(P < 0.05)。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骨质疏松治疗组D、E、F病例下腰痛评分升高、疼痛发作频率下降(P <0. 05)。治疗组D、治疗组E治疗后CT表现较治疗前基本无变化(P >0. 05);治疗组F及对照组CT影像表现较观察起点有加重(P < 0. 05),治疗组 D与治疗组E之间、治疗组F与对照组B之间CT表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标准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能有 效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选择2009年8月~2012年3月在我科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佩戴腰围、适度功能锻炼等一般处理和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取病变椎间盘相应的夹脊穴及患侧膀胱经、胆经、肾经俞穴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补肾健腰活血止痛方。结果:治疗1~2个疗程,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标本兼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密集型银质针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与传统的牵引疗法对比.方法 选取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29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5例,进行密集型银质针松解术治疗加药物治疗,B组64例,采用牵引疗法加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3周及1年随访疗效.结果 3周时,A组优良率为92.3%,B组优良率为89.05%(P>0.01);1年时A组优良率为83.9%,B组优良率为62.5%(P<0.01).A组患者经密集型银质针松解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长期临床疗效,针刺部位不易复发.结论 密集型银质针松解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且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98例患者,给予中西药治疗,腰椎棘突旁痛点局部注射、中药外蒸热敷、毫针治疗、骨盆牵引、手法治疗、运动治疗.结果:治愈:62例,占63.27%;有效:24例,占24.49%;无效:12例,占12.24%.总有效率87.76%.结论:中西医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的准确性、治疗的安全性以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00例,单纯行臭氧消融术,B组:100例,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前1d、治疗后3d、3、6个月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比较常用的是MacNab法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治疗前1 d明显降低(P<0.01或P<0.05),B组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A组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3d、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0%、85%、79%,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0%、85%,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较A组提高.结论 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3 d)总有效率100%,提高中远期(3、6个月)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张振宇 《颈腰痛杂志》2003,24(4):254-25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部常见的一种病症。 1998年以来 ,我科采用推拿、针灸、封闭的综合方法治疗本证 60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筋伤学》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 ] ,结合腰椎 CT片明确诊断。10 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60例 ,男 3 7例 ,女 2 3例 ;年龄 2 5~ 65岁 ,平均 42岁 ;病程 3天~ 8年 ,平均 6个月 ;右下肢放射痛 3 4例 ,左下肢放射痛 2 2例 ,双下肢均有放射痛 4例。对照组 42例 ,男 2 5例 ,女 17例 ;年龄 2 2~ 71岁 ,平均 40岁 ;病程 4天~ 8年 ,平均 6个月 ;右下肢放…  相似文献   

10.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目前我国体力劳动者中占15%~20%。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微创介入技术治疗是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该类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但部分患者会遗留临床症状。笔者采用PLDD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2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敏 《中国骨伤》2006,19(9):549-549
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8例,女36例,男32例;年龄28~81岁,平均50·1岁。病程5d~20年。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相似文献   

12.
显微内窥镜下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策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discecto鄄my,MED)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对33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B组)的各突出椎间盘进行CT形态学分型,根据分型选择部分间隙实施MED,并与24例未做分型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A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手术侵袭性与平均手术时间均明显大于B组(P<0.001),而手术优良率则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施行MED治疗可获得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13.
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臭氧消融术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选择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穿刺髓核臭氧消融术治疗,根据髓核突出程度分类,分为A组:膨出型91例;B组:突出型127例;C组:脱出型82例,分别采用安全三角区入路、安全三角区入路+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和小关节内侧缘入路,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臭氧消融术,经6~18个月随访,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82.6%,B组有效率85.7%,C组有效率80.4%,明显高于文献报道,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不同入路方法的经皮穿刺髓核臭氧消融术,其治疗效果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应根据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观察抗骨质疏松治疗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及物理因子治疗(包括干扰电疗法、微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及脉冲电磁场(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下腰痛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的下腰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改善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配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的综合疗法能提高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鑫  周远南 《中国骨伤》2000,13(5):297-297
笔者采用骨盆牵引、按摩、针灸和中药内服及体疗等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80例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19~65岁;病程7天~10年。CT结果:腰椎间盘突出71例,膨出9例;硬膜囊、神经根受压70例;L4,5突出56例,L5S1突出22例,L3,4突出2例;其中两个椎间盘均见突出17例,三个椎间盘突出或/和膨出10例。既往有手术史5例。诊断标准[1]:①腰痛伴坐骨神经痛,沿臀大腿后侧及小腿外、后侧至足部放射,咳嗽、喷嚏使疼痛加剧。②棘突间隙或棘突旁深压痛。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④CT结果提示椎…  相似文献   

16.
蔡鑫  施咏毅  陆祯  王震  姜宏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0):873-87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4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组(A组),单纯髓核摘除手术组(B组),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组(C组);其中A组219例,B组115例,C组87例。根据中华骨科学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估临床疗效,X线片上测量治疗前及随访时病变椎间隙高度并观察相邻椎间隙退变情况,据此对各组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随访时间7.4年(5~10年)。A组219例中优良184例(优良率84%),差35例;病变间隙高度平均减低(3.07±1.75)mm,31例出现相邻椎间隙轻度退变。B组115例中优良102例(优良率89%),差13例;病变间隙高度平均减低(4.91±1.63)mm,18例出现相邻椎间隙轻度退变。C组87例优良81例(优良率93%),差6例;病变间隙高度随访中无明显丢失,21例出现邻近间隙的退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均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艾灸、针灸和拔罐、穴位贴敷、牵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晕针、滞针等症状,患者均顺利完成疗程。治疗总有效率93.1%(67/73)。结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同时实施合理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术式将1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3组,每组54例。A组采取改良直视下小切口微创术;B组采取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C组采取传统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对比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B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改良直视下小切口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适应证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合理掌握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比较本院2000年3月~2002年3月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56例(A组)与2002年3月~2005年3月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33例(B组)的于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临床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大于B组(P〈0.05),而优良率则小于B组(P〈0.05):A组病例术中硬膜及神经根损伤7例.关节突咬除过多4例,椎间隙感染1例,B组病例术中无硬膜及神经根损伤,无切口感染及椎间隙感染病例:[结论]熟练的手术操作,合理选择手术适心址,充分发挥后路椎间盘镜的优势,是减少并发症、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方法治疗前后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方法治疗前后影像学分析,探讨一种更具操作性且能指导治疗的影像学计量方法.方法 3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手法组250例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牵引组60例采用机械床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X线椎间隙变化明显(P<0.05和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前后CT片示突出物位移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0例无效患者突出物与椎管面积比值超过40%.结论手法、牵引法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性椎间隙变化;突出物面积超过椎管面积40%时,应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