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广州市南沙地区软土采用水泥和粉煤灰加固力学特性。考虑水灰比、水泥粉煤灰混合固化剂掺量、粉煤灰掺量的变化对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建立固化土强度-龄期一系列函数公式。研究显示:水泥起到提高固化土强度的主要作用,粉煤灰的掺量应有所限制;对于不同的混合固化剂配比,有各自的最佳水灰比。水灰比小于0.5,加大混合固化剂掺量不能显著提高固化土强度。广州南沙软土采用水泥粉煤灰搅拌桩加固,混合固化剂掺量取15%~18%,粉煤灰掺量取20%~30%,水灰比取0.53左右,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6)
采用室内三轴试验,研究了生物酶、石灰、水泥改良膨胀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强度特性,探讨了生物酶、石灰、水泥含量对改良膨胀土强度影响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改良膨胀土的偏应力随轴向应变的增加而增加,掺生物酶改性膨胀土的试验曲线表现为硬化型,掺石灰、水泥改性膨胀土试验曲线表现为软化型;2)掺生物酶、石灰、水泥能提高膨胀土体承受偏应力的强度,相同围压下,掺1∶300(酶与水的质量比)生物酶试样承受的偏应力最大,掺7%的石灰次之,最后为掺9%的水泥;3)通过比较分析强度提高系数R可知,掺1∶300(酶与水的质量比)生物酶对提高膨胀土抗剪强度效果最佳。以上研究结果为娄益高速处置膨胀土路基提供量化资料,同时也为其他膨胀土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掺量的水泥、石灰和SH单独固化黄土与SH和水泥复配、SH和石灰复配固化黄土的强度特性,通过室内试验对试样进行了抗剪和强度试验,研究新型高分子材料SH复配不同掺量的水泥和石灰改良黄土的工程特性,并探讨了养护龄期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件抗压强度和水泥掺量呈线性正相关,养护龄期对SH改良黄土的抗压强度工程特性的影响大于抗剪强度,SH掺量对黄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工程特性改良相当。SH和水泥复配、SH和石灰复配固化黄土的抗压强度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工程需求的固化强度,计算所需SH的掺量与水泥和石灰复配,可为工程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弃土都是集中堆放处理,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砂质粉土是一种常见的弃土,数量庞大,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不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砂质粉土由于强度低、刚度小、稳定性差,不能直接用于路堤填充等工程中,需要对其开展固化研究。本文采用水泥作固化剂,选用石膏、石灰、粘粒和粉煤灰这四种外掺剂,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间接抗拉强度试验,研究这几种外掺剂在不同掺量时对水泥固化砂质粉土的强度影响。通过试验发现石灰不适合做水泥固化砂质粉土的外掺剂;4%粘粒掺量能在固化早期增加强度,适合于对早期强度要求大的工程;2%石膏掺量与4%粉煤灰掺量能大大加强水泥固化砂质粉土的强度,所得结论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南京溧水地区公路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液塑限试验和击实试验得到改良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与石灰掺量的关系。其次通过三轴压缩试验分别研究了改良土的力学性质与石灰掺量、纤维掺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掺量6%的改良土强度是素土的3倍,而纤维能够较大提升改良土的延性,而强度提升较小。最后对改良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改良土(石灰掺量6%、纤维掺量0.3%)的强度是素土的5.7倍。  相似文献   

6.
山东黄泛区粉土分布广泛,在铁路路基填料紧缺的情况下,常用改良粉土作为路基填料。选用纳米二氧化硅和石灰作为改良剂,对黄泛区粉土进行改良,并通过击实试验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其强度进行测定,发现纳米二氧化硅石灰改良粉土虽然强度有显著提升,但也呈现出脆性较大的不良特性。为改善纳米二氧化硅石灰改良粉土的脆性,在改良粉土中加入聚丙烯纤维,并通过试验研究了纤维掺量和长度对纳米二氧化硅石灰改良粉土强度和脆性的影响,确定纤维的最优掺量和最优长度。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能改善纳米二氧化硅石灰改良粉土的脆性,提高其抗压及抗剪强度;当纤维掺量为0.4%、纤维长度为2cm时,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选取云南省典型的湖相沉积型膨胀土土样,以石灰为改良剂对其进行化学改良,并对改良的膨胀土进行三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改性土中石灰的最优掺量为5.5%,为工程实践中膨胀土改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拟建的青岛官路水库筑坝土料常规土工试验、碎屑试验、双比重计试验、针孔试验、石灰掺量改性试验等研究成果 ,结合现场调查取得以下主要结论 :(1)青岛官路水库筑坝土料为分散性土 ,筑坝时必须采取处理措施 ;(2 )在官路水库分散性土料中掺加石灰可把它改性为非分散性土 ,石灰掺量以 1.0 %~ 1.5 %为宜  相似文献   

9.
空军汉口新机场试验路段石灰改性膨胀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军汉口新机场试验路段石灰改性膨胀土(简称灰土)试验研究包括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室内试验研究包括:天然膨胀土与击实膨胀土的基本物理特性和胀缩特性试验、灰土击实试验以及膨胀土掺石灰改性试验等。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击实膨胀土比天然膨胀土的膨胀潜势更大;在道面下一定范围内,填料不能采用膨胀土,而必须用灰土;石灰能有效地对场区内的膨胀土进行改性,最优石灰掺合比为6%~8%:不同灰土层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差异较大,现场施工填料不能混填。现场试验包括:碾压试验、压实灰土基本物理特性和胀缩特性试验、浸水载荷试验、测定路基回弹模量和回弹弯沉试验等。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控制灰土的石灰掺量和含水量情况下,采用激振力为450kN的碾压机对松铺厚度为50和30cm的灰土进行碾压,分别需碾压8和6遍,路基压路度才能达到95%,表面沉降才趋于稳定;现场压实灰土的膨胀潜势很低,仍有明显失水收缩特性,在施工时应注意采取保水措施;压实灰土具有较高承载能力、强度特性和吸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黄土具有结构性,难以碾压密实,如何解决黄土压实问题一直是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挑战性的技术难题。选取路液(RoadyesTM)固化剂分别结合石灰和水泥对黄土进行不同组合方案下的改性处理研究。通过压缩、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添加剂不同组合下改性黄土的压缩和回弹指数及抗剪强度指标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路液、路液分别结合石灰、水泥改性黄土,发现固化剂并非掺量越大,改性效果越好。综合对比分析后,路液掺量0.25%,并将其分别和7%石灰,3%的水泥组合使用效果最优,改性黄土抗压缩性、抗剪强度指标均远大于未改性黄土,可显著提高重塑黄土的强度指标,并随着养护期延长,改性黄土力学特性向硬脆性发展。研究成果能够为路液结合石灰或水泥改性黄土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沈伟升 《山西建筑》2011,37(18):112-115
通过对采取的代表性弱膨胀土和中等膨胀土试样进行石灰改良前后的室内试验研究,得到膨胀土改良前后的土性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填料经石灰改良后,其粘粉粒含量减小、塑性指数降低、胀缩性降低、力学强度提高、压缩性减小、水理性增强,填料的工程性质大大改善,可用于高速铁路路基填筑.  相似文献   

12.
不同改良材料对膨胀土工程性能影响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石灰、水泥、粉煤灰、风化砂四种材料改良同一种膨胀土,掺入不同的比例后,进行室内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四种材料的掺入均能改善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其中掺水泥能大幅度提高膨胀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其次,掺石灰也能显著提高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掺入风化砂和粉煤灰后,膨胀土的黏聚力会有所下降,内摩擦角会随着掺量的增加,先逐渐增大后缓慢降低。掺入这四种材料均能有效改善膨胀土的膨胀特性,从对有荷膨胀率的影响效果来看,掺石灰对抑制膨胀效果最好,其次是水泥,而后是粉煤灰和风化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改良膨胀土标准养护7 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膨胀土中掺入水泥、石灰、粉煤灰、风化砂来进行单一方法改良,测试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在膨胀土中分别掺入水泥和风化砂、石灰和风化砂、粉煤灰和风化砂来进行复合方法改良,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膨胀土中分别单一掺入水泥、石灰、粉煤灰、风化砂均能有效提高改良膨胀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而且石灰、粉煤灰、风化砂的掺入量均有一个最佳值,使改良膨胀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从提高膨胀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角度来讲,单一方法改良的效果由好到差依次是水泥、石灰、风化砂、粉煤灰。而在膨胀土中分别掺入水泥和风化砂、石灰和风化砂、粉煤灰和风化砂来进行复合方法改良,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角度来看,水泥和风化砂复合改良的效果要优于石灰和风化砂复合改良的效果,粉煤灰和风化砂复合改良的效果最差。通过复合改良方法与单一改良方法对比,可以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复合改良方法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要比单一改良方法大得多,复合改良方法要大大优于单一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14.
膨胀土与改性膨胀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成都绕城路膨胀土路基改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动三轴试验研究膨胀土及改性膨胀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及动力特性。分析了不同围压下弹性应变、累积塑性应变和动应变与荷载重复作用次数之间的关系,在双对数坐标系中比在普通坐标系中能更好地区分累积塑性应变的3个阶段。当忽略第1和3阶段时,累积塑性应变与荷载作用次数之间在双对数坐标系中近似呈线性关系。膨胀土的动应变与荷载作用次数之间也有类似的关系。比较了膨胀土与改性膨胀土的动力特性(如动弹性模量、动粘聚力、动摩擦角、阻尼比等),表明经改性后膨胀土的力学特性得到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合肥滨湖新区膨胀土石灰改性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合肥滨湖新区膨胀土及其石灰改性土,进行石灰改良的击实和无侧限的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滨湖地区膨胀土具有较强的吸水膨胀软化特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值低于1MPa,不能满足路基的强度要求,需要改性。经过改性,最佳含水率大幅度提高,并提高了土体的抗压强度,满足路基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of sugarcane press mud(PM) as a secondary additive in conjunction with lime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an expansive soil.The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n expansive soil,such as plasticity,shrink-swell behavior,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UCS),mineralog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The expansive soil was stabilized at its optimum lime content(7%) for producing maximum strength,and was modified with four different quantities of PM in small dosages(0.25%-2%).Cylindrical soil samples,38 mm in diameter and 76 mm in height,were cast and cured for varying periods to evaluate the strength of the amended soil.The spent samples after strength tests were further used for determination of other properties.The test results revealed that PM modification led to a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in 7-d strength and noticeable increase in 28-d strength of the lime-stabilized soil(LSS).The addition of PM does not cause any detrimental changes to the shrink-swell properties as well as plasticity nature of the stabilized soil,despite being a material of organic origin.Mineralogical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CSH) minerals,similar to that of pure lime stabilization with only the type of mineral varying due to the modification of PM addition,does not significantly alter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LSS except for superficial changes being noticed.  相似文献   

17.
崔慧梅  王楷  马尧 《山西建筑》2012,(31):61-62
通过对南京地区膨胀土的室内物理力学性质、石灰改性的系列分析,确定了膨胀土的等级、改性后土的胀缩性、强度与剂量的关系及掺入石灰的最佳配比,为膨胀土性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盐渍土力学性状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盐渍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采用掺入消石灰或水泥进行处理 ,改性后混合料的击实试验、抗剪强度试验、承载比 (CBR)试验和回弹模量试验结果表明 ,盐渍土掺入消石灰或水泥改性后 ,混合料的性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改性后的混合料可用于路基填土。  相似文献   

19.
李保华 《建筑技术》2014,(5):440-443
通过采用常规压力板仪对压实含水率、制样干密度、土样结构等3种因素对非饱和弱膨胀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采用Van Genuchten模型、Fredlund-Xing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所测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着重分析了土样孔隙结构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常用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Van Genuchten模型和Fredlund-Xing模型均可较好地对压实膨胀土样和原状样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但对于石灰改性膨胀土Fredlund-Xing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