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宽沟煤矿Ⅰ010202综放工作面的矿压观测和瓦斯监测数据,分析了基于矿山压力变化的采场瓦斯涌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随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增大而增大,周期来压期间瓦斯涌出量明显大于其他时期,并且瓦斯涌出周期与顶板周期来压时间几乎同步,瓦斯涌出时间略滞后于顶板周期来压时间。采用上隅角与工作面中巷长短距离高位钻孔、插管抽放等措施进行瓦斯治理,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矿压显现期间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钱家营矿来压期间瓦斯涌出数据分析,确定矿压显现对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影响机理.矿压通过改变煤层的瓦斯压力、瓦斯存在形态、煤层孔隙特征和采空区顶板冒落状况而影响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煤矿瓦斯压力测定结果,归纳了影响矿井煤层瓦斯含量的五个因素。对瓦斯可抽性和突出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21301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与生产工序、时间、配风量及周期来压前后瓦斯涌出量变化的影响。采用顺层钻孔瓦斯抽放消除工作面煤层突出危险性。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顺利的开采。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大采高工作面采动围岩活动与瓦斯涌出的规律,现场实测斜沟煤矿18205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支护阻力、超前支承压力及瓦斯涌出量,分析回采时支架支护阻力、超前支承压力的变化情况,根据现场实测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确定采动活动与瓦斯涌出的关系。结果证明:18205工作面矿压显现增大时,瓦斯涌出量显著升高;在周期来压时煤岩体卸压增流,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明显升高。在周期来压期间覆岩裂隙通道受到挤压和冲击作用,高浓度的瓦斯流涌向工作空间,导致高位钻孔瓦斯抽采量明显增加,其与来压步距基本一致,且高位钻孔能有效拦截采空区及邻近层瓦斯,有效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综放工作面周期来压前后瓦斯涌出情况和割煤、放煤期间的瓦斯涌出情况的监测,分析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与工作面周期来压的关系,从而总结出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  相似文献   

6.
侯俊 《山西焦煤科技》2022,(3):32-33,44
为得到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的变化规律,在东瑞煤矿S2205综放工作面现场实测研究煤岩破坏的微震监测和瓦斯涌出.现场实测结果证明:在工作面前方微震事件随工作面的推进而不断增大,发生微震事件峰值的时间一般略早于工作面周期来压,但是出现瓦斯涌出量峰值的时间略晚于工作面周期来压,通过微震事件变化情况间接得到瓦斯涌出规律...  相似文献   

7.
顶板周期来压与采场瓦斯涌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监测研究了顶板周期来压与采场瓦斯涌出变化之间的关系, 并对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变化和采空区老顶垮落对瓦斯流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支承压力变化影响煤壁瓦斯的涌出, 采空区内瓦斯的分布与距工作面距离有关, 周期来压时采场瓦斯涌出量的增大是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变化和采空区老顶垮落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翁明月  徐金海  李冲 《煤炭学报》2011,36(10):1709-1714
为获取综放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随开采过程的变化规律,在屯留煤矿S2205综放工作面进行了煤岩破坏的微震监测、工作面矿压显现监测和瓦斯涌出的实测研究,分析了煤岩破坏的三维时空分布、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和超前支承压力的变化情况,结合工作面瓦斯涌出监测数据,得到了综放工作面煤岩破坏、矿压显现和瓦斯涌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作面煤壁前方随工作面的推进而产生大量微震事件,微震事件峰值出现的时间一般略早于工作面周期来压,而瓦斯涌出量峰值的出现又略晚于工作面周期来压,可以根据微震事件变化来间接反映工作面矿压显现和瓦斯涌出情况。屯留煤矿S2205综放工作面微震事件及能量的突然增大超前于来压剧烈显现1 d,煤岩的充分破坏超前于瓦斯的大量涌出1个班。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虎龙沟煤矿32~#煤层右十一工作面采煤机割煤速度与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关系,通过现场观测,分析了工作面在经历过一个周期来压过程中不同割煤速度与瓦斯浓度的参数,拟合出瓦斯4个不同变化阶段内两者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对确定工作面瓦斯涌出及运移规律,并对工作面瓦斯治理进行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盐井一矿1401工作面瓦斯浓度高的问题,结合工作面围岩地质条件,采用穿层、顺层及采空区抽采系统对K14煤层瓦斯涌出规律进行研究,通过瓦斯现场抽采量与顶板压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可知,瓦斯涌出量与顶板周期来压有密切关系,顶板压力大小直接影响煤层透气率,从而影响瓦斯涌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盐井一矿1401工作面瓦斯浓度高的问题,结合工作面围岩地质条件设计穿层、顺层及采空区抽采系统对K14煤层瓦斯涌出规律进行研究。通过瓦斯现场抽采量与顶板压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可知,瓦斯涌出量与顶板周期来压有密切关系,顶板压力大小直接影响煤层透气率,从而影响瓦斯涌出。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构建和训练以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厚度、煤层瓦斯含量、工作面煤层与邻近煤层距离、工作面推进距离、工作面产量等为输入变量,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输出变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然后采用Monte Carlo方法通过对6组输入变量的随机抽样来预判各自的发展趋势并对输入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行为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层节点值,代入训练好的网络,输出值即为下一生产周期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3.
掌握矿井煤层赋存和涌出的规律,是治理矿井瓦斯灾害的前提。分析了李雅庄煤矿2-224工作面瓦斯涌出变化规律及瓦斯涌出量与风量配置关系,考察了瓦斯抽放效果,对工作面周期来压的规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总结。并结合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对瓦斯异常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了生产地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长岭煤矿属于近距离煤层群高瓦斯矿井,煤层瓦斯压力大,瓦斯含量高,为了精准分析回采工作面不同时期瓦斯涌出来源及涌出量,以C_(5b)煤层152105回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应用现场测试及数值软件模拟方法开展了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开采层瓦斯涌出量、邻近层瓦斯涌出量、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及邻近工作面漏风规律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综放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对瓦斯涌出量的影响,以赵庄二号井1304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在线监测的方法,对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顶板周期来压和瓦斯涌出量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分析实时监测数据得到:工作面前方煤体受支承压力作用发生破坏,煤体裂隙、渗透系数变大,导致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大。工作面直接顶发生破断,前方煤体处于应力降低区,煤体裂隙扩张,部分吸附态瓦斯向游离态转变,增加了工作面瓦斯含量。工作面顶板来压发生在瓦斯涌出增大之前,一般周期来压1~2 d后出现瓦斯涌出量峰值。  相似文献   

16.
张集北矿首采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张集煤矿11418首采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等相关参数,分析了工作面瓦斯来源,测定并分析了煤层瓦斯含量、工作面推进速度、瓦斯抽采量、煤层厚度、煤层埋深与瓦斯涌出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包括煤壁瓦斯涌出量、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及落煤瓦斯涌出量。11418首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与瓦斯含量、推进速度、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呈正比关系;瓦斯涌出量随抽采量的增加呈波浪式变化,总体上递增,但增加的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7.
坚硬顶板周期来压对瓦斯涌出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中平能化集团天安六矿戊8煤工作面回采时,周期来压步距的测定与瓦斯涌出规律性分析,从周期来压对瓦斯涌出影响的机理、煤层内瓦斯活动规律等方面验证了戊8煤坚硬顶板周期来压与瓦斯涌出显著相关的特性,并给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塔山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受高强度开采和坚硬顶板跨落复合作用,瓦斯涌出量大。通过分析瓦斯涌出规律与顶板周期来压关系,调查影响瓦斯涌出增大的因素,研究工作面前方煤体在矿压作用下的破裂与瓦斯渗流特征,确定了工作面煤体卸压区范围。阐述了综放工作面分别应用顶抽巷和地面垂直钻井瓦斯抽放技术方法,有效地控制了采空区瓦斯的大量涌出,保障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掘进工作面动态瓦斯压力分布及涌出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建良  候三中 《煤炭学报》2007,32(11):1127-1131
利用有限差分法对移动掘进工作面巷道周围瓦斯压力分布以及瓦斯涌出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工作面以一定的速度向前掘进时,巷道周围瓦斯压力分布呈子弹头形状向前移动,掘进巷道周边煤层瓦斯压力随煤壁暴露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呈锯齿状周期增加.当掘进工作面以一定速度向前掘进时,每一循环内瓦斯涌出变化量基本相同,每一循环内从工作面迎头煤层内涌出的瓦斯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已开采的保德煤矿8号煤层瓦斯涌出特点主要有: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大;局部瓦斯积聚严重;大气压变化时,采空区瓦斯大量涌出;瓦斯相对涌出量小,绝对涌出量大;瓦斯抽放困难;瓦斯含量梯度较为明显,透气性差,治理困难等。治理对策主要有:采取加大联络巷间距,均压措施,加强密闭的封堵严密性等来减少相邻采空区瓦斯涌出;采取高抽巷抽放瓦斯,顶板走向钻孔抽放瓦斯,回风巷边孔抽放瓦斯,采空区埋管抽放瓦斯等措施,抽放正在开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优化工作面通风系统及合理确定工作面风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