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分析总结了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的发展历史及基础,并提出了综合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大量的第一手调研资料,从“两个共同”的高度,深刻认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确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实施推进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措施,以及需要解决和应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柯尔克孜族在历史上有多次迁徙,因此,迁徙对柯尔克孜族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信仰、习俗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与新疆柯尔克孜族是同源同族,但宗教信仰不同,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信仰的是萨满教和藏传佛教,保留着祭祀祖神、蛇神、马神等习俗.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和一些原生态文化的遗存,加之...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选取了生活生产用水、各种垃圾的处理、居住环境和公共场所几个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环境卫生的现状进行个案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从政策协调角度,建议要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主管部门的作用,充分协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和局部利益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以村寨为基础,顺利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村寨的新农村建设。具体通过建立并保护水源林地、推进"养—沼—种"循环模式、加大宣传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加大对农村基础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与智力支持和控制人口增长等措施来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近年来,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几年,赫哲族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赫哲族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较少民族中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宏观背景下,黑龙江省如何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全省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对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口较少民族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正确分析人口较少民族的基本情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人口较少民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8.
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为畜牧业是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实现小康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西藏,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新农村建设也就显得十分"特殊"。在这种现实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必须正确分析当前西藏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重大而基本"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找到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从目前西藏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着力解决好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便成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即实现广大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安居工程便成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农牧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甘肃是欠发达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做的事情很多。从甘肃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省民族地方农牧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工业返哺能力差,因此,建设新农村的任务相当艰巨。甘肃民族地区即存在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又存在牧业,牧民、牧区“三牧”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比其它地区更艰巨,更复杂、更繁重,重点和难点都比其它地区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牧区,为甘肃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1.
赫哲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提高人的索质为保证,以增加群众收入为根本,呈现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了典型经验.针对赫哲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不足、经济结构趋同、资金短缺、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乏力等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赫哲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任务,年初又出台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至此,中央已连续出台了三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从中央“一号文件”的连续下发,我们可以明显体察到党的富民政策的深入,中央对当前农民问题的关注,这些文件的下发充分显示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临夏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全州农业人口171.4万多人,占总人口的88.6%,作为一个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通过分析我州农村建设的现实基础、面临的机遇,就如何进行临夏州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前景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提出,黑龙江省各地朝鲜族农村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发展了现代农业,拓展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了朝鲜族农民的生活质量.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取得了许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黑龙江省延寿县8个朝鲜族村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延寿县朝鲜族村新农...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任务和强化措施等方面,论述了全面推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新农村建设又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可见,新农村建设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宏大建设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奋斗才能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考验,又是机遇。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必须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紧扣立足点,寻求对接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找准切入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实质上是思想观念的落后。因此,要出色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项历史重任,必须从转变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和…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以来,益阳市民宗局高举团结进步的旗帜,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初各区县(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各乡镇选定1至2个村级经济基础较好、经济发展有一定后劲、村级班子团结务实、村民勤劳、村风淳朴的村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按照这个标准,益阳民族地区一乡四村很难达到,根据实际情况,益阳市民宗局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地方推荐民族地区条件相对较好,又基本上符合要求的两个民族村进入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行列,并与当地党委政府充分协商,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的要求,作者通过对农村客运站点规划、建设、管理方式的探讨,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建设与加强农村客运站点的管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农村道路客运是道路运输行业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客运站建设要以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为依托,统筹规划,要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思路,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农村客运站点规划以及农村客运网络规划合在一起,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十一五”规划,我国将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处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政治、文化相对落后,经济、生活水平相对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拟从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入手,对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少数民族聚居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1、端正和明确了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建设、发展思路。多年来,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工作机制和思路完全以单纯的GDP为指挥棒。虽然在一定历史阶段,这种机制和思路促进了少数…  相似文献   

20.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如何弘扬传承该民族优秀的文化,是一个备受关注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借鉴近年来的双语学理论,根据对柯尔克孜族语言使用现状的调查材料,对如何搞好该民族双语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构建和谐的双语教学模式,既有利于促进柯尔克孜族双语教学的发展,又有益于该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