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律诗是我国的文学瑰宝,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语意间的跳跃性较大,并且很多诗句中存在着倒装的语法现象.如果不懂得这种现象,而按诗句的字面顺序去理解,就会给自己的阅读理解带来很大的因难.  相似文献   

2.
孔庆兴 《科技信息》2011,(22):I0177-I0177
英语中一些及物动词后需要跟复合宾语。这种句式结构的一般语序是"主语+充当宾语的名词或代词+宾语补足语"。但由于语法和修辞的需要,在许多情况下宾语补足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即放在了宾语之前。这就是宾语补足语的倒装现象。本文就简单句中的宾补倒装现象、并列句中的倒装情况、从句中的宾补倒装情况以及在其他结构中的宾补倒装情况,分四个方面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吴晓凤 《科技信息》2008,(9):294-294
在英语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将谓语放在主语之前,这种主谓颠倒的结构在语法上称之为倒装.倒装根据具体情况可分为完全倒装(Full inversion)部分倒装(Partial inversion).本文就英语中的各种倒装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英语倒装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语法手段,它是用以表示一定句子结构的需要和强调某个功能而进行的倒装。倒装的原因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修辞性倒装和结构性倒装。本文从语义学对它们的强调功能和承接、平衡功能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诗国,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中,诗词是最为丰富的艺术遗产。中华诗词包含了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祖国的精神面貌。日中友好汉诗协会会长柳田圣山说:“中国的诗词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是中华民族思想的表现,不理解诗词就不能理解中国。”在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发展史中,乐府五言的兴盛和律诗的形成是两次飞跃。代表中华诗词最高艺术成就的格律诗形成后,保持了经久不衰的势头,在提倡白话诗以来,格律诗仍为许多人所喜爱。解放以后,除了少数著名人士发表少量格律诗词外,一般人对此不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的格律诗创作方兴未艾,但由于千百年来格律诗创作形成了不指明作者和出处的“借用”他人已有作品的“潜规则”,导致格律诗抄袭等侵权现象日益增多,而现行版权制度对格律诗的合理使用未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格律诗创作中“潜规则”的存在,既有版权意识的缺失,也有来自传承文化的需要以及“诗人的焦虑”等客观原因.消除格律诗创作中的潜规则,应遵循传统习惯与尊重著作权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激励格律诗词创作创新的原则以及利益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7.
论英语中的前置与倒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的前置与倒装同主位、信息焦点等要领有着密切的联系。论述了前置与倒装都是标记主位与焦点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信息重新分布的形式这一观点,说明了前置、全部倒装、局部倒装的产生过程,总结了学生在这方面容易出错之处,并提出了纠正错误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英语句子通常有两种语序:一种是陈述语序,一种是倒装语序。将调语的一部分或全部置于主语之前的语序叫做倒装语序。而倒装可分为二种:将整个谓语提到主语之前的叫完全倒装p儿illWI]llo体而只将be、情态动词或者助动词放在主语之前的叫做部分料装ti)llr[lalinvento体现笔者对中学英语教学中有关的一些倒装句子进行探讨,并对其中相关的一些句子加以比较。一、完全倒装(l)在以heretherenowthen等副词开头的句子里。l.Herehmpaplcl:tlrl-ofenormoussas,paintalbyTinto——、6haw)2;l:,t*****gopthebell.3WhWC01llfSy…  相似文献   

9.
现代格律诗是最具有民族精神和现代意识的诗体,它的基点坚实且具有开拓精神,后期的继承者对诗体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并发展了这种诗体,使它更具鲜活的生命力和美感特征;而当前自由诗正是因为缺乏民族精神和真正的现代化而难以为继,这就为现代格律诗沉寂了多年后重新回归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句型特征方面讨论妨碍阅读理解的一些因素:复合句、倒装、分隔结构、词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便在阅读中运用相关知识提高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正确理解古诗内容。2.引导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4堵皂学懂思亲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12.
旧体格律诗的魅力经久不衰,它的特点是字数限定、讲究平仄、粘对、押韵、对仗。欣赏格律诗要把握诗的主旨,领略它的韵律、意境,把握它特有的句式及其用语。  相似文献   

13.
“倒装”是人们运用语言时为了表示强调或实现其语用目的的需要,在不增减或改变词语、不改变语义关系和陈述关系的情况下,以非常规语序来表达常规语序内容和其他特殊需要的语言现象。它具有可以复位、倒装的部分往往轻读、只有复位后才能进行层次分析等特征。可以分为主语后置、状语后置、动词修饰语倒装在句首、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补语倒装到句首和连谓结构前后两个成分的顺序颠倒七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现代隐喻学研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依赖于一定的语境。与静态的语言语境不同,非语言语境具有交际时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因此理解隐喻就必须根据特定的交际情景以及民族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5.
吕德金 《大自然》2010,(6):52-53
夏季的清晨,我们会看到紫茉莉的花开得正盛,可随着太阳越升越高,紫茉莉也就开始"沉睡"了,合拢了起来。对此现象,古人在诗句中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6.
屈原《九歌》,近人多以为其中有对唱。《九歌》中到底哪些篇是对唱,哪些篇是独唱;哪些诗句是男唱,哪些诗句是女唱;哪些诗句是巫唱,哪些诗句是神唱;对唱是巫与神的对唱,还是神与神的对唱,抑或是主巫与群巫的对唱;各家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定,纯粹“以意为之”,没有什么客观标准。事实上,《九歌》本是祭歌。祭歌中所反映的全部乐神活动,都是由巫师执司其事的。巫师在祭祀鬼神时、一身二任,既代表他(她)自己,又装神弄鬼.诡称鬼神已经附体,代表着鬼神。同样的,巫师所唱的祭歌,则时而以巫师的口吻唱,时而又以鬼神的口吻唱,但都出自巫师一人之口。作为祭歌的《九歌》,正是巫师的独唱或合唱(独唱者一人而兼神、巫两种角色),而不是男与女、神与巫或主巫与群巫的对唱。  相似文献   

17.
林瑜 《海峡科学》2006,(3):57-59
英语中主谓语的位置比较固定,即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一般不能随意变动.但有时谓语的全部或一部分却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语序叫做"倒装". 倒装的原因,一是语法结构的要求,一是为了强调,或是出于修辞上的考虑.本文分析使用全部倒装和部分倒装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代,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创立新诗“格式”论,字句整齐的均齐格式和字句相对整齐的对称格式,就成了格律体新诗的两种主要格式。对称体格律诗与均齐体格律诗相比,其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当然,事物总是辩证统一的):具有活泼的音乐美、丰富的建筑美、外在节奏与内在节奏高度融合、便于“制作”等。一、活泼的音乐美音顿的等时性弱、诗行的长短变化、韵的灵活选择等,都是对称体格律诗音乐美相对活泼的基因。  相似文献   

19.
产生于"五四"新诗运动的中国现代诗歌在迄今80年的发展中,突出地显示了两个方面的追求:一是追求以现代口语表现新的时代精神的革命性即现代性;一是追求现代诗歌语言、形式之灵活自由与优美、和谐的完美统一.仅就追求现代诗歌语言形式之灵活自由与优美、和谐的完美统一而言,就走过了非常曲折的道路.但中国现代诗歌的格律化,乃是现代诗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其日益走向成熟的标志.这里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反复过程,现在依然还处在这一过程中.继20年代中期新月诗派首倡并试制"新格律诗",50年代中期何其芳重倡"现代格律诗"之后,郭小川在60年代初期却以其不事声张的一系列创作,为现代格律诗的发展开拓了一条广阔的道路,其创作经验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的前置与倒装同主位、信息焦点等要领有着密切的联系。论述了前置与倒装都是标记主位与焦点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信息重新分布的形式这一观点,说明了前置、全部倒装、局部倒装的产生过程,总结了学生在这方面容易出错之处,并提出了纠正错误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