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快速固结试验方法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粉质粘土分别采用标准固结试验法和快速固结试验法来研究快速固结试验法测得的压缩性指标的可靠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压力增量下,用快速固结试验法测得压缩性指标可以满足一般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罗来芬 《探矿工程》2004,31(10):20-23
介绍了土的固结试验快速方法及其数据校正,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土的固结试验快速法压缩系数a′1-2与常规法压缩系数a1-2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固结试验快速法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样固结试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以下简称规范)规定,每级荷载施加时间以试样变形速率小于0.01mm/h为准,即通常所说判别稳定。试验周期很长。建工系统中某些单位进行一种快速法试验,每级荷载施加1h,终级荷载至变形稳定止,周期很短。本文通过大量对比试验数据,研究了快速法的误差,建议了快速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水泥搅拌桩快速荷载法与慢速荷载维持法对比试验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目前尚未有献专门报导。该通过多组同一桩上的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快、慢荷载法对比试验,应用数学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数据模型,使快速法取代慢带法荷载试验成为可能。且在工程实践中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桩静载荷试验快速法与慢速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4根管桩静载荷试验快速法与慢速法对比试验研究,找出了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快速法与慢速法沉降差异规律及快速法与慢速法分别得出的极限承载力差异规律;得出了将快速法静载试验下的沉降及单桩极限承载力修正成慢速法静载试验的沉降及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公式;提出了适应天津地区管桩的快速法静载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应用地震被透视法寻找隐伏矿体的原理。该法是利用直达故到达时间异常和振幅度化来圈定矿体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法轻便快速,探测隐伏矿体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载荷试验快速法的基本内容,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数据处理的过程,并简述了数据处理的电算法。  相似文献   

8.
马杏茹 《广东地质》2004,19(4):34-37
分别采用快速固结试验法和标准固结试验法对软土及粘性土进行固结试验,计算其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并进行对比和分析,根据结果说明这两种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孙雪峰  齐学斌 《地下水》1996,18(3):108-109,105
本文提出了利用抽水试验资料计算参数的两种更为有效且实用的方法;改进解析法和高斯--牛顿迭代算法,利用此法可快速,准确算出含水层导水系数、弹性释水系数、压力传导系数和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10.
叶彼武 《福建地质》2011,30(2):165-169
通过工程实践,简述桩基静荷载试验中堆载法、锚桩法、快速法的常见问题,分别探讨了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固结试验的数学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结试验的一般数学描述是建立在主次固结人为的分开的基础上的.而本文根据固结试验所得到的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的特点,建立了一个简单实用且连续的函数来描述固结试验,并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历时18个月的香港软土固结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饱合土的强夯模拟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MTS 810Teststar程控伺服土动三轴试验机,对饱合土强夯加固地基的全过程进行高精度模拟,获得饱合土在强夯作用下的动应力,动位移,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强夯的应力-应变关系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强夯机理。  相似文献   

13.
次固结沉降对压缩时间曲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次固结影响的一维固结方程,并用于计算粘土的压缩时间关系曲线。通过试验结果和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方程的合理性。为了考察不同最大排水距离和加载时间间隔对固结过程的影响,对重塑正常固结粘土进行了一系列固结试验,研究了次固结对固结系数和压缩量的影响;将试验结果与解析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可为软土路基和填土路基的沉降问题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构性软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平  曾玲玲  吕晶  钱鹤  邝立文 《岩土力学》2008,29(12):3223-3228
选取广州南沙典型软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剪切、无侧限抗压、固结等室内试验.从强度和变形两方面对试样的结构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变形特性、强度特性和固结特性,揭示了所研究的区域性软土的结构性特征以及这一特征对软土工程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性软士经扰动后强度明显降低,压缩性增加;原状土的同结特性与结构屈服压力有关,压缩曲线呈现3阶段特征.在同一级荷载下扰动后的土体变形规律较原状土有更明显的主次固结划分界限.结构屈服压力是变形规律的控制因素之一,可以通过压缩系数-固结压力曲线近似确定.试验结果还表明,当崮结压力较大时,原状土的结构被完伞破坏,此时结构性对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可被削弱,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5.
围海造陆已成为沿海地区土地开发的重要手段,为解决吹填土地基过量的工后沉降问题,本文对自行配制的吹填土进行了一系列一维固结试验,探讨了不同加荷时间、加荷比、预压荷载大小对吹填土次固结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荷初期,加荷时间对次固结系数影响较大; 吹填土的主次固结划分与加荷比有关; 不同加荷比下的土样次固结系数的终值趋于相等; 次固结系数受预压荷载的影响,表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当固结压力等于先期固结压力时,次固结系数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6.
张勇  孔令伟  白冰  李雄威 《岩土力学》2007,28(2):355-358
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推导了固结速率与固结时间的解析关系,为固结系数的求解开辟了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图解法的缺陷,消除了初始沉降和次固结的影响。求解中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便于计算机数据处理。通过与现有方法比较,发现该方法准确、可靠和简便,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行研制的高压固结试验系统,对重塑黏土试样进行了竖向压力从0.25 MPa到12.00 MPa的一维固结试验;并利用三轴设备对该土样进行了0.3~2.5 MPa的等向固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维固结试验获得的各级压力固结曲线均有明显的次固结阶段,重塑黏土的次固结系数随竖向压力增大而非线性变化;具体而言,当固结压力小于2 MPa,次固结系数随竖向压力增大而显著减小,当固结压力大于2 MPa后,次固结系数则几乎不变;等向固结试验获得的次固结系数则远小于一维固结试验获得的相应值,其随固结压力的变化规律也与一维固结不同。此外,从微观角度对试验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高压下黏土次固结变形的物理机制不同于低压。即低压下黏土次固结变形的主因是颗粒间的相对滑移,而高压下则是结合水膜的蠕变;而且低压下偏应力对次固结变形有控制性影响,但高压下其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土高压固结试验的压缩曲线几何特征,提出了基于一定较高压力水平的固结试验结果外推更大压力段的压缩性参数和压缩曲线的方法。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且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饱和软粘土的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数十组原状饱和软粘土的室内一维固结试验,探讨了珠江三角洲饱和软粘土的固结特性和反映蠕变压缩的 固结特性问题,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原位测试技术分析软土的应力历史可以避免取样及室内土工试验对土样的扰动,其结果能真实地反映现场土体的工程特性。以往基于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技术的超固结比(OCR)计算方法主要是针对超固结土取得的,缺乏对现场处于欠固结状态土体的考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不完全孔压消散曲线的末段及时间平方根倒数外推法计算原位初始孔压,如果初始孔压大于静水压力,表明原位土层中存在固有孔压,为欠固结土。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固结状态参数,可进一步对软土层的欠固结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不受软土性质和地域限制,具有普遍适用性,是合理可行的。在缺乏室内固结试验成果的情况下,可高效快捷地判别软土层的固结状态。研究成果对合理评价欠固结软土的工程特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