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在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中,选取30例病人给予针刺疗法为治疗组,选取25例患者给予静点脑复康注射液250ml为对照组予以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5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30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金茹 《北京中医》2004,23(1):41-42
目的 评价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在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中 ,选取 30例病人给予针刺疗法为治疗组 ,选取 2 5例患者给予静点脑复康注射液 2 5 0ml为对照组予以观察。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3.3% ,对照组有效率为 5 6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 ,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徐丽萍  徐前方 《河南中医》2013,33(8):1315-131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中风病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再对两组患者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检查,判断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并做出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疗效甚佳,且操作简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针刺配合温灸盒艾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疗效及对脑血流、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温灸盒艾灸疗法。观察2组疗效及对脑血流、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液流速改善,全血黏度下降,红细胞压积降低,红细胞沉降率上升(P均0.05)。结论:针刺配合温灸盒艾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可有效恢复脑血流、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治疗率。  相似文献   

5.
靳三针治疗中风性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靳三针治疗中风性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中风性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靳三针疗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4周后评价近期疗效,3个月期末评价远期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的症状与体征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3个月期末随访,2组的症状与体征积分均有下降,但2组下降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总体看来,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性假性球麻痹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患者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10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法和《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吞咽功能评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针刺中药康复综合方案治疗中风弛缓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4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40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综合组、针刺组、康复组、中药组,每组60例.综合组给予针刺、中药、康复综合方案治疗,其中针刺疗法包括取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等行单式徐疾补泻法的头针疗法和取患肢拮抗肌群穴行捻转补泻法的体针疗法;中药疗法根据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者服用中风协方Ⅰ号,气虚血瘀、脉络瘀阻证者服用中风协方Ⅱ号,痰瘀互结、阻滞脉络证者服用中风协方Ⅲ号;康复疗法为良肢位摆放加以促通技术为主的康复技术.针刺组、康复组、中药组分别采用综合组中的单纯针刺、单纯康复、单纯中药疗法治疗.以中医证候、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晕针反应、过敏反应等为指标评价治疗措施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治疗后4组患者中医证候、肢体运动功能、肢体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4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均P<0.01).②综合组患者上述4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较其他3组更显著(P<0.01,P<0.05);针刺组、中药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较康复组显著(均P<0.05);针刺组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较康复组、中药组显著(均P<0.05).结论:以针刺、中药、康复疗法组成的综合方案治疗中风弛缓性肢体功能障碍安全有效,且较其中任一单一疗法治疗更具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新世纪以来针刺对假性球麻痹的综合研究。方法:查阅自本世纪以来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相关文献。结果: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但仍有不足之处。结论:假性球麻痹采用针刺治疗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针刺加咽后壁点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加咽后壁点刺疗法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早期针刺加咽后壁点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两个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与显效率明显提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针刺加咽后壁点刺疗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中风患者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及配合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局部点刺放血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早期针刺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扩管,中药活血化瘀及辨证施治:脑出血者采用脱水、降压、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疗法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针刺治疗.15d为1疗程.结果 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治疗后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可明显提高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5例患者,采用针刺治疗,主穴取廉泉、天突、风府、天柱、扶突,配穴即为辨证取穴。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愈14例(40%),有效17例(48.6%),无效4例(11.40%),总有效率88.6%。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项五针治疗中风后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项五针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项五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项五针组穴取哑门、天柱、治呛穴,行针刺治疗,行针时配合吞咽训练.常规针刺组穴取廉泉、通里、照海,行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项五针组总有效率达93.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达80.0%,项五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项五针比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以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42例.结果:42例患者中,痊愈18例,占42.86%;显效15例,占35.71%;好转6例,占14.29%;无效3例,占7.14%;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此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旨在研究针刺及康复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情况.方法:通过比较针刺、康复、针刺加康复的疗效情况,探讨针刺与康复结合治疗的效果及机制.结果:认为针刺与康复结合疗法能明显改善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结论:针刺疗法与康复训练在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上体现了相互补充的协同作用,通过改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扶突等穴位对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康复治疗,观察组针刺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联合中药醒脑化痰汤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针刺加自拟中药醒脑化痰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中药醒脑化痰汤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风参芪通络胶囊与针刺联合治疗中风恢复期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基础治疗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中风参芪通络胶囊联合针刺)和对照组(基础治疗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各39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BP临床表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的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风参芪通络胶囊结合针刺能够改善中风恢复期假性球麻痹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中医症候积分,安全有效,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Clinical Observations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ysphag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寻提高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疗效的疗法.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针刺天突、廉泉穴为主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30.0%.结论针刺疗法能有效提高西医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舌三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假性球麻痹37例在常规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施以针刺舌三针和康复训练,每天治疗1次,周日休息,总疗程15天.疗程结束后以床边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愈8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78%(95%CI=71.90%~95.66%).结论:针刺舌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地改善中风假性球麻痹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