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内三重双J管引流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3月—2007年6月对27例输尿管狭窄采用输尿管腔内置入3根相同大小的双J管引流,术后留置10~12周。结果:27例随访2~24个月。26例拔管后无腰胀、发热等症状。IVP示引流通畅,患肾积水排空好,无输尿管狭窄。1例术后6个月复查IVP,肾积水仍无改善,改开放手术。本组治疗成功率96%。结论:腔内三重双J管引流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可行。  相似文献   

2.
邓汪东  卢善明  杨峰涛 《中国医药》2012,7(9):1143-1144
目的 分析泌尿系疾病中输尿管双J管的应用及亚甲蓝在开放手术置双J管时的辅助作用.方法 326例患者分别采用3种途径(开放手术置入法74例、膀胱镜逆行置入法121例、肾镜/输尿管镜顺行置入法131例)内置双J管,67例开放手术以亚甲蓝辅助下放置双J管.结果 术后1~3个月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随访患者吻合口通畅,肾积水、肾功能明显好转.部分患者长期留置、定期更换双J管.以亚甲蓝辅助置管者无一例出现拔管困难.结论 泌尿系疾病应用输尿管双J管内引流效果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亚甲蓝协助开放手术中双J管放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术中经肾盂或输尿管切口置入双J管 ,并保证其远端进入膀胱内 ,必要时可采用带尾线双J管。双J管放置时间以 4~ 6周为宜。结果 :184例患者均达良好引流目的 ,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尿及狭窄、闭塞等。结论 :采用双J管内引流具有操作简便 ,引流支架效果好 ,并发症少等优点 ,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石英  张悦  李安国  李凯  李国成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82-2782
目的:探讨梗阻性肾积脓时尽早解除输尿管梗阻的重要性.方法:对输尿管镜双J管置人引流肾内脓液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急诊期行输尿管镜双J管置入内引流术,术中改经皮肾穿刺引流11例,术后肾切除14例.结论:急诊解除梗阻是避免肾脏切除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猪尾导管置入恶性狭窄的输尿管内治疗上尿路梗阻、肾积水或肾功能不全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狭窄输尿管内置入双猪尾导管23例的护理经验。结果22例患者肾功能于一周内恢复正常,1例并发急性膀胱炎,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例并发急性肾盂肾炎,肾功能不全加重,1月后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精细的操作、合理的饮食、科学的排尿习惯和体位,及时准确的心理护理是治疗成功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适应证、留置方法、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方法对60例上尿路手术需留置双J管患者行双J管作内支撑、引流。结果 60例患者均置入双J管,术后留置时间为1周~3个月,平均1个月。其中有11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腰背酸痛、血尿、尿急等尿路刺激症,拔管后症状有所缓解。术后1周行泌尿系彩超检查,证实无肾盂和输尿管积水。拔管时复查泌尿系彩超,在膀胱充盈时可见轻度肾盂积水,膀胱排空后肾盂积水消失。发热病例,仅1例双J管脱落,无双J管向上移位、断裂等病例。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及内引流作用,合理应用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输尿管镜治疗妊娠期合并顽固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应用输尿管镜对25例妊娠合并肾绞痛给予治疗。发现结石直径小于2mm的结石直接钳夹取出,大于2mm的结石用气压弹道碎石后取出并置入双J管,未见结石者仅置入双J管。结果 25例肾绞痛患者发现输尿管结石20例,感染并絮状小团块3例,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者2例,18例输尿管中下结石手术顺利取出结后置入双J管石,2例发现输尿管上段小结石约3mm,由于冲至肾盂后置入双J管;其余5例未见结石者均置入双J管引流积液解除梗阻。所有病例术后疼痛均缓解,肾积水消失。25例患者均未出现异常宫缩及流产。结论输尿管镜对诊治妊娠合并顽固性肾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者肾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方法采用手术方法置入双J管,密切观察和护理术后留置双J管可能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调查其疼痛、血尿、膀胱刺激症、尿路感染、双J管反流、移位、引流不畅、结石等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生活起居、饮食及活动等健康指导。结果肾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及时得到了并发症护理和出院健康指导,双J管耐受性较好,生活质量较高。结论对肾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进行并发症护理与出院健康指导,患者康复较快,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护患关系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术中经肾盂或输尿管切口置入双J管,并保证其远端进入膀胱内,必要时可采用带尾双双J管。双J管放置时间以4-6周为宜,结果:184例患者匀达良好引流目的,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尿及狭窄,闭塞等。结论:采用双J管内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引流支架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王俊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456-245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失败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石部分或完全移位至肾脏3例(1.8%),行留置双J管,作体外震波碎石术治愈;输尿管穿孔1例(0.6%),因穿孔较小,留置双J管引流治愈,术后半年复查静脉注射肾孟造影术(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未见输尿管狭窄;假道形成1例(0.6%),改开放手术取石;进镜失败6例(3.6%),分别依据情况予以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开放手术等;输尿管黏膜袖状剥离2例(1.2%),用电凝钩剥离黏膜后留置双J管,术后半年复查IVP未见输尿管狭窄.结论:严格掌握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手术适应证,避免不适当的操作才能降低输尿管镜操作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时,术前先置入输尿管导管与双J管的方法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成功率、手术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肾盂、肾盏结石27例,经皮肾镜手术前先经尿道置入F4~5输尿管导管与F4.7双J管,并留置导尿管,膀胱内灌注盐水,并夹闭导尿管,后改俯卧位做人工积水,常规经皮肾穿刺,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结果 27例病例中,2例因输尿管管腔狭窄,预先经尿道置入双J管失败,2例因结石与肾盂粘连严重无缝隙,双J管置入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对人工肾积水无明显影响,肾穿刺次数不同,但无1例穿刺失败。结论经皮肾镜术前,预先置入输尿管导管与双J管的方法,在肾盂、肾盏结石PCNL中,一次性双J管置入成功率高,双J管置入需要时间短,对人工肾积水制作影响不大,并不影响肾穿刺成功率,适应于各种肾结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600例应用输尿管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中、术后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结果术中输尿管穿孔6例(1.0%),5例术中发现,均成功留置双J管;1例术后发现,重新留置双J管成功。1例(0.16%)术中输尿管下段完全断裂改开放手术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愈;1例(0.16%)术中发现下段黏膜撕脱约1cm.经抗感染、留置双J管2个月等治疗后恢复;结石残留40例(6.6%),予保留双J管行ESWL治疗后治愈。术后肾绞痛6例(1.0%),针对引起腰痛不同原因进行相应处理。感染12例(2.0%),经抗感染及拔除双J管等治疗后恢复。结论应用输尿管镜手术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较少见,且绝大多数行保守治疗可得到解决;熟练的手术操作是减少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常洪生 《淮海医药》2003,21(5):371-372
目的 探讨双侧上尿路切开术后并发尿外渗的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 2例经腹双侧输尿管同时切开取石术后并发严重尿外渗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经腹双侧输尿管同时切开取石术后并发严重的尿外渗 ,经二次手术放置双 J管作内引流 ,2例均获治愈。结论 双 J管内引流术是治疗上尿路梗阻术后并发尿外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姜雷   《淮海医药》2007,25(4):303-304
目的 探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双J管内引流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 采用离断性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46例,共52例,采用双J管作内引流,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3个月后复查静脉肾盂造影和肾功能.结果 40例随访3~6个月,治愈37例,治愈率92.5%,3例发生再狭窄,均2次行肾盂成形术.结论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有效方法,术中使用双J管能减少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周舫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234-235
目的探讨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1月收治入院的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进行碎石治疗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手术时间14-83min,平均28min。3傍1失败由于位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移至骨睦,一次碎石成功率95.0%(95/100)。并发症发生率为7.0%,其中输尿管穿孔4例,双J管移位1例,术后并发高热2例,其余病人均术后顺利出院。结论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引流通畅、预防并发症发生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置管方法、时间、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86例复杂性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双J管作内支架,内引流。结果疗效满意,术后均无严重尿外渗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7.
许倩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907-1907
输尿管镜术后,拔出尿管方法不当时,易导致双J管脱出,引起较多并发症,2009年3月以前我科对输尿管镜术后留置双J管(德国 Urovision)引流的患者采用传统拔出尿管方法,有11例双J管被带出,2009年3月以后,采用新的拔出尿管方法,只发生1例双J管脱出,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腔内球囊扩张内支架管置入治疗输尿管狭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球囊扩张内支架管置入对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26例经静脉尿路造影(IVP)或逆行造影确诊的输尿管狭窄病人,用球囊导管扩张,双J管及内支架管置入,30—60d拔除双J管。结果26例行IVP检查见狭窄段明显扩张,肾积水明显减轻。其中2例术后6月再狭窄,1例术后11月再狭窄,再次行球囊扩张及永久性网状金属内支架管置入后随访半年未见再狭窄。结论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操作简单,而置入内支架管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双J管在泌尿外科应用广泛,其具有内支架、内引流、避免尿外渗及输尿管再狭窄等一系列作用[1,2]。目前泌尿外科临床有多种疾病导致患者需长期留置双J管,一般每隔3~6个月需更换一次。传统更换双J管的方法为拔除需置换的双J管后,再次导丝置入肾盂,重新置入新管。更换双J管过程中,难免因为多种原因而出现失败的情况。自2008年以来,  相似文献   

20.
王田  邹永康等 《云南医药》2001,22(2):114-115
1996年 1月~ 1999年 10月应用双J导管作内引流 7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78例中男 4 0例 ,女 38例 ,年龄 8~ 75岁。置管时间 1周~ 3月 ,其中输尿管结石 56例 ,复杂性肾结石 12例 ,肾盂连接部梗阻5例 ,输尿管损伤 3例 ,腹膜后纤维化 1例 ,腹膜后肿瘤 1例。置管方法 :术中置管 76例 ,经膀胱镜置管 2例。肾手术和输尿管手术 ,将导丝贯穿双J管将其伸直 ,置入膀胱有突破感后再继续下插 2~ 3cm ,抽出导丝挤压下腹部可见导管内有尿液返流 ,判断双J管进入膀胱 ,再将导丝从双J管中上部侧孔插入 ,伸直肾盂端 ,向上插入肾盂。小儿肾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