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研究15-脂氧合酶-1(15-LOX-1)对胃癌细胞AGS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15-LOX-1重组质粒转染组、空载体组和AGS组,转染胃癌细胞AGS,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15-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AGS细胞周期的分布,Western blot检测S相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 2,Skp2)和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7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转染组AGS胃癌细胞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到15-LOX-1的表达,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15-LOX-1可使肿瘤细胞大部分滞留于G0/G1期,进入S期的细胞减少,S期比例下降,并且转染15-LOX-1后P27表达上调,而Skp2表达下降(P0.05)。结论 15-LOX-1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Skp2和P27的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5-LOX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AA861对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5-LOX选择性抑制剂AA86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胃癌标本及相匹配的癌旁组织中5-LOX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0例胃癌石蜡标本及30例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5-LOX蛋白的表达;免疫细胞技术和图象分析软件检测胃癌AGS细胞中5-LOX蛋白的表达水平及AA861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5-LOX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伴淋巴结转移者5-LOX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无转移者(P〈0.05)。AA861干预组与对照组5-LOX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5-LOX基因在胃癌中表达增高并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AA861对5-LOX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15-脂氧合酶-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15-脂氧合酶-1(15-LOX-1)mRNA及蛋白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15-LOX-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匹配的癌旁正常组织中15-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5-LOX-1 mRNA及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15-LOX-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中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15-LOX-1蛋白可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检测胃癌中15-LOX-1的表达情况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源性WWOX基因转染对人卵巢癌干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cDNA3.1-WWOX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卵巢癌干细胞,分为pcDNA3.1-WWOX重组质粒组、空质粒组及未转染组。应用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并扩增,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WWOX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Cyclin D1、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组WWOX蛋白高表达,空质粒组及未转染组细胞未检测到WWOX蛋白的表达。重组质粒组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例高于空质粒组及未转染组(P<0.01),S期比例低于空质粒组及未转染组(P<0.01)。重组质粒组Cyclin D1、CDK4表达均低于空质粒组及未转染组(P<0.05)。结论 WWOX基因转染可能通过下调Cyclin D1、CDK4的表达而抑制人卵巢癌干细胞增殖,可能为卵巢癌的生物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背景:ZNF278属C2H2型锌指蛋白,为参与生长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其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肿瘤发生。目的:研究ZNF278siRNA对胃癌细胞株AGS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1和胃癌细胞株AGS中ZNF278表达。构建ZNF278siRNA片段,并转染胃癌AGS细胞,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RPMll640分别作为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以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ZNF278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MTT和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胃癌AGS细胞中ZNF278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ZNF278siRNA转染胃癌ACTS细胞后,ZNF278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TT法示ZNF278siRNA组AGS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0.64±0.03对0.81±0.03,P〈0.01),细胞计数法示细胞数量亦显著降低[(4.11±0.35)×10^5对(5.78±0.50)×10^5,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ZNF278siRNA组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而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转染ZNF278siRNA可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外源Smad7基因能否有效转染肝星状细胞及其对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鼠Smad7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HSC—T6细胞,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对照组、空质粒组及转染组中Smad7表达情况。结果Smad7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外源Smad7体外转染肝星状细胞后,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Smad7转染组与正常对照、空质粒组比较:Smad7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09,0.011),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20,0.026),正常对照组、空质粒组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4,0.644)。结论Smad7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外源Smad7基因可有效转染肝星状细胞,并显著上调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沉默泛素特异性肽酶22(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22,USP22)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针对USP22基因设计3条siRNA及阴性siRNA,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胃癌AGS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AGS细胞USP22基因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变化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及抑制率.结果:转染48h后,3条siRNA均能显著抑制USP2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中,以转染USP22 siRNA3后效果最明显,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80.47%±2.99%和79.40%±3.58%.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USP22 siR-NA3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27.33%±3.49%.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结论:采用RNA干扰技术能够有效地沉默USP22基因的表达,并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袁昌劲  唐求  王辉  陈锐 《山东医药》2011,51(14):3-5
目的观察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用低、中、高浓度5-Aza-CdR处理AGS,对照组不处理。CCK-8检测AGS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AGS细胞周期及凋亡率,MSP检测AGS中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GS中的DAPKmRNA及其蛋白。结果低、中、高浓度组AGS细胞增殖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均〈0.05)。5-Aza-CdR使AGS细胞停滞在G0/G1期(P均〈0.05),细胞凋亡率增加(P均〈0.05)。对照组DAPK基因启动子表现甲基化状态,低、中、高浓度组DAPK基因启动子被逆转成未甲基化状态。低、中、高浓度组AGS细胞DAPK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5-Aza-CdR可抑制AGS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可能与逆转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使其重新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蛋白激酶B(Akt)和15-脂氧合酶-1(15-lipoxygenase-1,15-LOX-1)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二者在胃癌形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新鲜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Akt-1、Akt-2、Akt-3和15-LOX-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磷酸化Akt(p-Akt)和15-LOX-1蛋白的表达。结果Akt-1、Akt-2、Akt-3 mRNA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15-LOX-1蛋白及mRN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p-Akt蛋白表达与胃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胃癌组织中15-LOX-1蛋白表达和p-Akt水平间无明显相关性(r=-0.252,P〉0.05)。结论Akt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促进作用。15-LOX-1蛋白可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与Akt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pEGFP-C1-反义生存素重组质粒的构建和转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构建pEGFP-C1-反义生存素(survivin)重组质粒,并转染入人MKN-45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观察转染前后生存素基因的表达及对凋亡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探讨反义生存素核酸治疗胃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今后利用反义基因治疗肿瘤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 pEGFP-C1-反义生存素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人MKN-45胃腺癌细胞株,以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细胞凋亡,以RT-PCR技术检测质粒转染前后生存素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pEGFP-C1-反义生存素重组质粒转染MKN-45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G2/M期细胞减少,同时生存素基因在mRNA水平被抑制。结论 反义生存素核酸能抑制细胞增殖。减少生存素基因的mRNA表达而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携带BARF1基因的人胃上皮细胞株,为探讨EB病毒编码BARF1基因对胃上皮细胞的影响而建立体外模型。方法构建携带BARF1基因的真核载体pcDNA3.1(+)-his/BARF1,转染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G418筛选单克隆。用CCK-8检测未转染的GES-1、转染空载体GES-1及转染BARF1基因的GES-1增殖状况。结果双酶切鉴定,666bp的BARF1基因片段已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s。转染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BARF1基因的人胃上皮细胞株,转染BARF1基因的GES-1细胞增殖速度显著高于未转染的GES-1和转染空载体GES-1细胞(P〈0.01)。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BARF1基因的人胃上皮细胞株。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构建mBD1与M2e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MDCK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免疫特性。方法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mBD1与M2e基因片段,再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SOE-PCR)将mBD1与M2e通过一段多肽接头Gly4Ser连接为融合基因mBD1-M2e。将该融合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mBD1-M2e,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转染MDCK细胞,通过免疫荧光、RT-PCR产物序列分析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情况,最后采用MTT法检测mBD1-M2e融合蛋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经鉴定后证实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BD1-M2e正确,该重组质粒能在MDCK细胞中稳定表达,该细胞培养上清液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mBD1-M2e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证实其融合蛋白能在MDCK细胞中稳定表达,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新型高效通用的流感病毒核酸疫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15^INK4B(p15)基因转染对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将pCDNA3.1(+)-p15质粒及阴性对照pCDNA3.1(+)-neo质粒转染BxPC3细胞,以亲本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RT—PCR检测细胞p15^INK4B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15蛋白表达;MTF法检测细胞增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p15转染组细胞恢复p15^INK4B和蛋白表达。培养第2天生长被抑制,至第7天,生长抑制率达47.9%。G0/G1期细胞占(61.56±3.96)%,显著高于空质粒转染组的(47.44±6.35)%和对照组的(49.22±7.23)%(P〈0.05)。出现明显的G1凋亡峰,细胞凋亡率为(5.27±1.04)%,显著高于空质粒转染组的(0.11±0.06)%和对照组的(0.09±0.07)%(P〈0.05)。透射电镜观察到p15转染组发生细胞凋亡。结论体外p15基因转染可以抑制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peDNA3.1(+)-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人鼻咽癌细胞CNE-2中的表达及对CNE-2增殖的影响。方法以CNE-2细胞的e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SAA片段,经酶切、纯化后与peDNA3.1(+)连接;重组质粒经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人鼻咽癌细胞CNE-2,用Western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该细胞中SAA蛋白的表达,并用MTr法检测转染重组质粒后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peDNA3.1(+)-SAA经酶切、测序鉴定完全正确,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peDNA3.1(+)-SAA真核表达载体后CNE-2细胞中SA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增高;转染pcDNA3.1(十)-SAA后CNE-2细胞增殖速度加快。结论成功构建peDNA3.1(+)-SAA真核表达载体,其能稳定表达于人鼻咽癌细胞CNE-2并促进细胞增殖;此为进一步研究SAA的生物学功能及鼻咽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变化,探讨cyclinD1在香烟提取物(CSE)促进哮喘大鼠ASMCs增殖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哮喘组(n=8)。原代培养大鼠ASMCs,分为对照组(A组)、对照+CSE组(B组)、哮喘组(C组)、哮喘+CSE组(D组)、哮喘+CSE+pcDNA3.1组(E组)和哮喘+CSE+pcDNA3.1-ascyclinD1组(F组)。检测ASMCs增殖及cyclinD1 mR-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SMCs增殖水平及cyclinD1 mRN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A组与C组,C组与D组,D组与F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正常与哮喘大鼠ASMCs在CSE干预后增殖明显加快,cyclinD1表达明显增加。CSE可能是通过cyclinD1参与调控哮喘大鼠ASM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基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内、外蛋白合成及分泌的影响。方法构建质粒pcDNA3.1(+)-TGF-β3和pcDNA3.1(+)-TGF-β1。稳定转染: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cDNA3.1(+)-TGF-β1转染HSC-T6,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高表达pcDNA3.1(+)-TGF-β1的HSC-T6细胞阳性克隆。再将pcDNA3.1(+)-TGF-β3转染HSC-T6克隆细胞,用W estern b lo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细胞内外TGF-β1、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pcDNA3.1(+)-TGF-β3转染HSC-T6阳性细胞克隆后,与单纯阳性克隆组相比,TGF-β1、Ⅰ型胶原、TIMP-1细胞内蛋白表达及培养上清中的分泌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MMP-2的表达也降低,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9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重组质粒pcDNA3.1(+)-TGF-β3能减少细胞内外Ⅰ型胶原的合成及分泌;通过调节MMP-9及TIMP-1的表达,可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促进其降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Clopidogrel)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损伤机制.方法 建立GES-1单层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U0126干预组、氯吡格雷干预组、U0126预处理后氯吡格雷干预组(联合组),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p-ERK1/2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细胞组p-ERK1/2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量.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U0126干预组、氯吡格雷干预组、U0126预处理后氯吡格雷干预组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后3组的p-ERK1/2表达下降,与免疫细胞化学的趋势一致;ZO-1表达趋势亦与p-ERK1/2表达一致.结论 在GES-1细胞模型中,氯吡格雷可能通过抑制p-ERK1/2的表达来降低ZO-1的表达,从而损伤GES-1细胞.  相似文献   

19.
张林  李楠  吴凯  翟俊山 《胃肠病学》2010,15(4):229-232
背景:PSME1基因编码蛋白PA28α是26S蛋白酶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其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下调,可能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目的:探讨PSME1基因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PSME1基因克隆入pcDNA3.1载体,构建PC-PSME1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转染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筛选并鉴定稳定转染细胞株SGC-PSME1。以生长曲线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和细胞迁徙/侵袭实验分析SGC-PSME1细胞株的生长、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侵袭转移情况。结果:与转染空载体的SGC-PC细胞和空白对照组SGC-7901细胞相比,SGC-PSME1细胞的生长速度和克隆形成率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GC-PSME1细胞的迁徙率与两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PSME1基因对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表型有一定意义。其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同时影响细胞周期,对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背景:有文献报道,在内源性periostin低表达的人肿瘤细胞株中,过表达periostin基因可抑制细胞的非贴壁依赖性生长,提示该基因具有肿瘤抑制功能。但亦有较多研究发现periostin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并可促进其生长、侵袭和转移。目的:探讨上调periostin基因表达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鉴定pcDNA3.1-periostin重组质粒并稳定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GC-803,同时设置空载体稳定转染组和不予转染的对照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periostin蛋白表达,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结果:pcDNA3.1-periostin重组质粒构建成功。periostin稳定转染组SGC7901和MGC-803细胞periost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分别约为相应空载体稳定转染组的2.5倍和4倍(P〈0.05);MTT实验显示两组细胞在5 d培养过程中的细胞活力均与相应对照组相似,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定转染pcDNA3.1-periostin重组质粒能使人胃癌细胞过表达periostin基因,但periostin基因过表达对人胃癌细胞,至少是本研究检测的两株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