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生化指标及预后因素;方法:对3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病毒性肝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与86.1%,总胆红素(TBI)>342μmol/L与72.2%,总胆固醇(Tch)<1.6mmol/L与77.7%。病程中肝性脑病发生率77.8%,肝肾综合征44.4%,继发感染36.1%,上消化道出血33.3%;结论:深度黄疸,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下降,血浆胆固醇明显降低,并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及继发感染是重型病毒性肝炎发展到晚期的标志和预后不良之兆。  相似文献   

2.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有一类胆汁郁积型的病例,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黄疸急骤上升并持续较久不退,多数患者伴有皮肤瘙痒。血清总胆红质多超过10毫克%以上,黄疸高峰前期谷丙转氨酶可有明显升高,早期絮浊反应多阴性,后期亦可出现明显阳性。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亦可下降,甚至白、球蛋白倒置。但一般临床症状比重症坏死性肝炎为轻。对于本型肝炎的治疗,过去多沿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老年病毒性肝炎3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疆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60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同期300例年龄30~59岁的患者进行对照,对二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1)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以黄疸、腹胀、腹痛等症状和体征较多见;(2)病原学分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以病毒性肝炎乙型和丙型为主,重叠感染(13.1%)较多见;(3)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分型以肝炎肝硬化(37.8%)、重型肝炎(21.1%)和淤胆型肝炎(10.8%)为主;(4)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并发症以肝细胞癌(34.7%)、原发性腹膜炎(22.8%)、电解质紊乱(31.4%)多见.结论 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黄疸深,易重症化,并发症和合并症多,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4.
重症肝炎的病死率很高(国内外资料为70~90%),为人类疾患中病死率最高的病种之一,故如何提高疗效,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现将我组近4年10个月期间内(1973年1月~1977年10月)治疗成功的重症肝炎40例进行小结,以便今后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一、重症肌炎诊断标准重症肝炎的范围包括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中的急性肝坏死、亚急性肝坏死。其具体诊断标准为:胆红质10毫克(或黄疸指数100单位)以上,又具备下列表现中任何一项;或胆红质虽不足10毫克,但具备下列表现中任何两项者。(一)出现精神神经症状;(二)肝缩小;(三)病程中出现腹水;(四)有明显出血现象;(五)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二、临床资料性别:男34例,女6例。年龄:儿童3例,成人37例;45岁以上的7例,年龄最大77岁。临床表现:黄疸指数在100单位以上的33例(82.5%),最高达430单位。肝昏迷12例(30%),  相似文献   

5.
梧桐叶     
本品为梧桐科植物梧桐,又称中国梧桐。陕西地区用其制成桐叶糖浆和注射液,用于降血清胆固醇取得一定效果。通过对60例高血清胆固醇患者的观察,60例治疗前血清胆固醇平均为249.5毫克%,治疗后平均为175.9毫克%,平均下降73.6毫克%,有57例下降,下降率为95.0%;其中显著下降(50毫克%以上)  相似文献   

6.
黄飞燕 《右江医学》1992,20(1):14-16
本文对92例病毒性肝炎胆囊B超图像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异常47例,异常发生率为51.1%。各型肝炎胆囊声像图异常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与血清谷丙转氨酶(GPT)、黄疸指数等增高无关(P>0.05),而与A/G比值相关(P<0.05)。提示病毒性肝炎可引起胆囊继发性改变,胆囊声像图动态观察有助于判断病毒性肝炎的转归,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在一般保肝药物治疗基础上,并用654—2静脉滴注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2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症状迅速减轻及消失,肝功能改善,血清GPT在治疗20日内恢复正常的病例占8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10日时平均黄疸指数下降55.35%,黄疸指数高于60u的病例下降50u以上者为76.9%,二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本文并对肝炎病变与微循环障碍的关系以及应用654—2对改善微循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作用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透明质酸酶(HA)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32例各种病毒性肝炎病人及10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HA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与正常对照组血清HA水平差异。结果急性黄疸性肝炎组血清H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血清HA水平与慢性肝炎轻度组、慢性肝炎中度组、慢性肝炎重度组及肝炎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68.01,q=6.47~39.04,P<0.05)。结论动态测定血清HA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 EB 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感染发病后常伴有 GPT 升高,肝脾肿大,甚至出现黄疸,与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相似。EBV 和 CMV感染的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们建立了 EBV和 CMV 感染指标的检测方法并对73例住院  相似文献   

10.
具有深度黄疸(血清胆红素>10mg/dl)的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既可见于重症肝炎,也可见于非重症肝炎。为了解此类肝炎的转归,并为及早识别具有深度黄疸的重症肝炎,我们对118例此病进行临床分析,以期找出规律,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1.
<正>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老年人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近年来似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为探索老年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规律,特将我院10年来(1972年3月~1982年3月)所收治28例老年病毒性肝炎(黄疸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8例老年病毒性肝炎(黄疸型)占同期住院黄疸肝炎数的1.71%(28/1619),占同期成人黄疸肝炎的4.33%(28/643)。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最小60岁,最大75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作者对肝胆及其他疾病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的测定结果,以探讨其对黄疸及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研究对象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持续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肝硬化、肝癌、肝外阻塞性黄疸及其他非肝胆疾病共228例,同时观察血清ADA、胆红素、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KP)等。结果表明:血清ADA在阻塞性黄疸组为19.1±6.4u,阳性率为16.7%,均明显低于黄疸肝炎组(26.9±10.5u,57.3%)及肝硬化伴黄疸者(38.79±19.75u,80.9  相似文献   

13.
昆山地区过去为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本区54例老年人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1)黄疸转深,尤其是合并有慢性血吸虫病者;(2)与非老年人病毒性肝炎组相比,病情重,慢性重症、活动型肝硬化、慢活肝三型占24%;(3)低蛋白血症及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者占51.8%,且皆为合并有慢性血吸虫病者;(4)合并有慢性血吸虫病者的HBV感染率远比非老年人组高。  相似文献   

14.
陈×,女,6岁半,住院号79-736。因上腹部隐痛10天,高热8无,黄疸及咳嗽一周,于1979年3月3日入院。 患儿于入院前10天开始感上腹部隐痛,二天后发热达39(?)~40℃,次日发现黄疸,伴纳呆及刺激性咳嗽。在外就诊,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190单位/升,一分钟胆红质(Sb′)3.3毫克%,总胆红质(Sb)11毫克%。总蛋白6.3克%,白/球蛋白2.6/3.7,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因症状加重而转本院。病程中无咽痛,淋巴结肿大,嗜睡及烦躁。无肝炎接触。  相似文献   

15.
魏嬛  卫敏  冯健华  高齐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1):676-676,696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存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3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特征 ,病原 ,临床分型 ,临床分期 ,实验室指标 :总胆红素 ,凝血酶原活动度 ,胆碱酯酶 ,血清钠水平 ,血小板计数及并发症等。结果 :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存因素包括 :临床分型 ,重型肝炎晚期 ,重叠感染 ,有肝硬化 ,并发症的发生的多少 ,种类 ,严重程度 ,实验室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活动度 (P <0 0 5 ) ,胆碱酯酶 (P <0 0 1) ,血清钠离子水平 (P <0 0 5 ) ,血小板计数 (P <0 0 1)。结论 :早期判断、评估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积极的预防 ,治疗其危险因素 ,对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存率十分关键和必要。  相似文献   

16.
<正> 血清前白蛋白(PA)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半衰期短。当肝脏损害时制造减少,血清浓度降低。因此,血清前白蛋白是反映肝脏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为探讨血清PA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我们对111例正常人和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124例检测了血清PA。现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在69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消除病毒性肝炎决议,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是:到2030年,新发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和慢性丙型肝炎(丙肝)下降90%,乙肝和丙肝相关死亡下降65%.WHO提出5项关键性干预指标:(1)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0%;(2)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0%;(3...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检测22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运铁蛋白,同时测定凝血酶元时间、黄疸和白蛋白,分析TF与PT、TBil和ALB的相关关系,了解血清运铁蛋白(TF)与病毒性肝炎患者细胞损伤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 新生儿在下列情况时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1.生后第一天出现黄疸;2.足月新生儿胆红素定量超过12毫克%,早产儿超过15毫克%;3.黄疸持续一周以上;4.血清胆红素定量每日增加超过5毫克%或每小时超过0.5毫克%。一、新生儿黄疸的分类新生儿期黄疸的原因十分复杂,合理分类对明确诊断和治疗都有帮助。现根据发病机制、病因及黄疸出现时间分类如表2。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可随日龄而不同,生后二周以内血清胆红素是以间胆增高为主,多数由溶血引起,少数为肝细胞处理胆红素障碍所致。出生二周以后生理性黄疸不退或反而加重,或黄退而复现,血清中主要是直胆增高,为胆红素排泄障碍所致;少数病种亦可以间胆增加为主。为便于临床掌握,现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根据日龄不同(二周内和二周后)分别进行讨论。(一)生后二周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肾功能竭常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不良征兆,有时近半数病例可以发生。本文在187例复习中,发现80例伴有肾功能衰竭,血清尿素氮(SUN)>40毫克%及/或血清肌酐>2毫克%。66例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者为14例(占7%)。 1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平均年龄为64岁,男女各占7例。肾功能损害表现为;(1)SUN及肌酐浓度增高(SUN由85~201毫克%;肌酐从5.6~14毫克%)。(2)血清及尿蛋白变异:13例血清蛋白异常;10例尿本一周氏蛋白阳性;全部病例均有蛋白尿。(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