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根据2005~2010年万家寨引黄一期工程沿线水质监测数据,对万家寨水库及汾河水库水质演变及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并采用PWQTrend水质污染趋势模型分析软件,对引黄沿线水质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本文通过对影响南干线未来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万家寨水库水质状况,汾河水库上游河段及汾河水库水质状况的监测评价以及对未来供水水质进行的初步预测,定性地指出了未来的供水水质状况,影响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和水污染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区的水资源供需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区(大同市、平朔区、太原市)为引进世行贷款评估所进行的水资源供需预测,论述了三市(区)的水资源评价成果、可供水量、缺水现状,并预测了不同水平年的缺水量,是论证调水必要性,确定调水规模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万家寨引黄工程太原供水区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引黄工程的最终效果,建立一套先进、可靠、实用、高效的水质信息采集系统,是引黄供水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文中提出应通过对供水区水质监测站网布设、实验室仪器设备系统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移动监测系统建设、水质信息通讯传榆系统及计算机网络建设、中央监控系统建设、系统运行管理等7个方面来实施万家寨引黄工程太原供水区水质信息采集系统,为供水工程的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万家寨水库、汾河水库的水体质量直接影响着山西省太原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调查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区污染源分布状况对供水区污染原因和水质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组成山西省古交电厂供水水源的两种水体的水质监测及两种水体混合模拟水样的水质分析,并结合电厂净水厂的工艺对未来供水水质的可能变化及变化范围进行了评价及预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组成山西省古交电厂供水水源的两种水体的水质监测及两种水体混合模拟水样的水质分析,并结合电厂净水厂的工艺对未来供水水质的可能变化及变化范围进行了评价及预测。  相似文献   

8.
汾河水库水质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万家寨引黄工程通水前后汾河水库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汾河水库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指出了引黄工程对汾河水库水质的影响,并提出了保护汾河水库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万家寨引黄人晋工程是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解决山西省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大工程。万家寨水库、汾河水库乃至81km天然输水河道是太原市地表水源地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水体质量直接影响着太原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备受省委、省政府、引黄工程总公司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引黄供水区与全国各地一样,水体质量不容乐观,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成为各级领导和科研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金鑫 《人民黄河》2003,25(11):39-40
万家寨引黄工程是解决山西省太原、大同、朔州三市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一项大型引水工程,其未来供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通过对影响南干线未来供水水质主要因素万家寨水库水质状况、汾河水库上游河段及汾河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评价,定性地指出了未来的供水水质状况、影响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和水污染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态浮床技术治理污染水体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依据陆生植物的养分吸收特性,利用水上种植技术,在以富营养化为主体的污染水域种植粮油、蔬菜、花卉等各种适宜的陆生植物的同时,通过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吸收作用,富集水中导致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氮、磷等元素,降解、富集其他有害无毒污染物,并以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其搬离水体,从而实现变废为宝、净化水体、美化水域景观、保护水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生态抗旱工作的认识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斌  刘学峰 《中国水利》2007,(17):50-52
近年,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出现了持续干旱,干旱影响的范围、领域不断扩大,不仅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还对生态与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一些水域生态区环境恶化,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湿地、沼泽萎缩退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甚至给当地气候带来影响,严重制约了局部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水利部门按照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与模式,对生态抗旱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生态抗旱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四川老河坝磷矿区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老河坝磷矿区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现状,采用Piper三线图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水化学特征,采用熵权密切值法对矿区地表水、地下水和矿坑水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化学指标在不同水体中具有不同的浓度含量与统计特征,但水化学类型较稳定,为HCO3-Ca.Mg型或HCO3-Ca型水,表现出典型的补给区水化学类型。水质综合评价表明矿区现状水质达到良好-优良级别,适于饮用,建议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作为矿区供水水源。但在矿山开采后,矿区水环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治矿区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Many Indian states have begun to transfer water meant for irrigation to non-agricultural purposes, but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are not adequately understood. Transfer of water out of water bodies from rural areas not only reduces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the traditional water users but also reduces their incentives to manage these water bodies on a sustainable basis. The study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introducing the mechanism of ‘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the Indian context as a return for reallocation of water from irrigation to urban uses so that it can produce a non-zero-sum outcome for villagers, farmers, urban consumers and governments.  相似文献   

15.
制订广东省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对确立全省水资源保护工作重点,加快建立水功能区管理责任和考核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编制原则,明确了水质达标率控制体系,并制定了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分解的思路,为下一步广东省各行政区水域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的确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我国淮南采煤沉陷积水区特大型漂浮式水上光伏(FPV)电站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不同FPV覆盖率的湖泊及周围水体分季节进行水生态关键指标监测和分析,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典型水生态指标活性叶绿素与藻蓝蛋白、常见水质参数和重金属元素浓度。结果表明:光伏板的覆盖减弱了水生态指标与营养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降低了水体中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的利用率,约50%的FPV覆盖率可防止水体进一步富营养化;采煤沉陷积水区中重金属元素浓度极低,且FPV组件未导致水体中重金属元素浓度的升高;在类似淮南大面积采煤沉陷积水区开展FPV电站建设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高效开发利用废弃矿山值得探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掌握大连市天然水体化学特征情况,采用总硬度、矿化度以及阿列金分类对大连市44个地表水功能区监测断面的地表水化学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地表水化学特征矿化度以低中等矿化度为主,总硬度主要为硬水和极硬水,水化学类型以C^CaⅢ型水为主。此外对全市25条主要河流的矿化度、总硬度和地表水化学类型分布规律及占比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大连市矿化度和总硬度均由东北部的庄河向西南地区的旅顺呈增加趋势。该研究可为大连市的环境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对于水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查干湖自然和人为连通水体的沉积物组成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查干湖沉积物组成特征与自然连通水体霍林河和嫩江有较好的一致性。自然和人为过程的水源补给使得一些矿物发生了迁移,其中石英的累积效应最为明显,湖泊中的碳酸盐主要来自于河流的输入。径流特征和人为活动显著影响着查干湖沉积物的组成分布。从湖区到引水和退水区域,细颗粒含量明显减少而粗颗粒含量明显增加,一些矿物、有机质颗粒物会从引水区域输入至湖区和退水区域逐渐累积。  相似文献   

19.
遥感技术是青藏高原水体资源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类型水体在不同的遥感影像中具有不同的特征。水体特征分析及其提取方法的确立是进行水体动态监测、洪涝灾害、水文参数设置等研究的前提。本文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通过多源遥感影像中的水体特征分析,探索各类水体特征的解译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地表水硝态氮(NO3--N)污染与人类健康以及水体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以潘庄灌区的禹城市主要水体为例,采集研究区内10个点进行长期监测,主要监测项目包括pH值及NO3--N等水质指标。结果表明,2004年-2009年,禹城市不同水体pH值变化在6.8~8.8之间,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限值。地下水pH值有下降趋势。不同水体pH值最低值多在7月,高值多在10月或1月。2004年-2009年禹城市主要水体硝态氮变化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地下水中硝态氮各年份间变化不大。各采样点灌溉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大多在7月及10月增高,主要原因是小麦或玉米播种前施基肥后随灌溉淋溶进入水体,而受降雨量的影响不大。本研究为该区域水质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