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为切入点,探讨了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边坡变形的破坏模式及判定准则.结合缅甸某水电站进水口明渠的工程处理,按照探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变形破坏模式、判据等,得出水电站进口明渠高边坡以平面滑动及楔形体滑动的破坏模式为主,作出了准确的工程预报,并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及施工地质预报制定出了边坡治理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2.
某水利枢纽库岸边坡长期存在明显的土体变形、周边房屋开裂等情况,加上降雨入渗、水库坝前水位涨落的影响,使得边坡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通过土体表面滑动远程自动化监测,结合传统监测手段,定期对土体和建筑物变形区域进行沉降、水平位移和裂缝开合度观测。收集监测区域的坝前水位、降雨量和地表气温等环境变量数据。分析监测结果,对比各区域土体变形发展与边坡环境变量的关系,探究其变形原因,对滑坡类型进行归类,为类似边坡的监测、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坡地建筑物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为切入点,探讨了坡地建筑物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内容以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边坡变形的破坏模式以及判定准则,结合工程处理案例,按照所探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变形破坏模式、变形破坏判据等得出某坡地建筑物的边坡是以平面滑动及楔形体滑动的破坏模式为主,并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提出了山地建筑物设计应当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杨春旭 《大坝与安全》2021,(4):58-61,70
大华滑坡体位于大华桥水电站库区内,水库蓄水后该滑坡体是否还能维持原有状态对库区安全有重大意义.边坡变形作为边坡稳定直接判定条件,是边坡安全监测的重点.笔者介绍了一种利用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的阵列位移传感器测试边坡变形的新方法,变形监测传感器可以放置在一个钻孔或嵌入结构内,具有精度高、功耗低、自动实时采集和无线传输数据等优点,可用于铁路、公路、基坑和水利枢纽工程边坡的变形监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通过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右岸挡水坝边坡工程裂缝变形、锚索锚固力及内部变形监测成果分析,结合边坡地质条件及坡面裂缝状况,认为边坡变形存在深层滑动变形可能性,并由监测资料推测沿监测断面所作的滑动面,建议对山坡采用一些表面防护(如植物防护或锚喷防护)及排水措施(截水沟及排水沟),必要时采取预应力锚索等方法对山坡进行加固.后期通过加强边坡监测,并在关键部位有针对性的埋设监测点,及时掌握边坡变形状况,为边坡稳定分析及边坡稳定处理提供更详细完整监测资料,对确保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位移突变判据的强度折减法边坡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失稳判据的探讨得出,相对于塑性应变贯通和不收敛判据,位移突变判据更符合边坡失稳机理,提出了基于三点位移突变判据为主,结合位移云图及塑性变形综合判定边坡稳定性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确定了位移突变标准的两个关键点,并指出参考的位移比值应取"纯"滑坡位移比值,该值越大,边坡滑动幅度越大,边坡向危险滑动状态变化。  相似文献   

7.
渠道高边坡的稳定直接影响到渠道的安全,为了解边坡变形情况并对边坡在施工期、运行期可能产生的滑坡进行预警,对边坡进行全面的安全监测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以南水北调中线某段渠道高边坡为例,开展了安全监测工作。监测项目主要有位移、边坡变形、地下水位监测,根据"互相验证、临时与长期结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布置水平位移标点、多点位移计、测斜管、渗压计等监测仪器,保证施工期和运行期及时、准确地掌握边坡的变形和地下水位等信息,为评价工程安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对已施工完成的边坡安全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边坡稳定是一个空间的、复杂的、多参数的岩土力学问题,进行动态监测是保证边坡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某高速公路K58+ 800.00~ K59+ 030.00 m段路堑高边坡开挖与加固防护施工过程,通过对边坡深层水平位移、锚杆拉力和锚索预应力损失的监测与分析,分析潜在滑动面位置,并将监测分析潜在滑动面与设计潜在滑动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优化监控体系和加固设计方案.利用动态监测手段可以更加有效的指导施工和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速公路边坡,以Ⅴ级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的变形与应力应变特点,确定地表测点处的位移临界阈值与变形演化规律,为灾害前兆的识别提供依据。建立变形与安全系数的相关关系,结合现场安全监测与边坡表征现象进行判别,共同建立相应预警判据的综合安全监控体系。同时,考虑因素的主效应与相互间的交互作用,采用均匀设计试验分析了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敏感性因子黏聚力c、内摩擦角φ、重度γ、坡度α与稳定性的变化关系,强度参数与滑动面的变化规律,以及开挖方式与级别的影响,揭示了各参数的内在联系及其对边坡稳定性贡献率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非线性回归分析能较好地拟合出稳定性系数F与参数间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影响因素中材料因素大于几何因素,人工开挖方式与开挖级别的影响较小,滑动面随cφ的变化规律相反,边坡失稳前存在位移的3阶段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五强溪电站1号变形体的稳定性,采用FLAC-3D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得到边坡位移和稳定安全系数、边坡最大剪应变增量以及边坡滑动面位置。分析结果表明:3-3′剖面的安全系数相对较小,是该边坡的主要潜在滑动方向,且最大变形也出现在3-3′剖面,边坡的变形以垂直向为主,水平向偏河床方向的变形次之。研究表明,该变形体存在失稳可能,应加强监测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来防止失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紫坪铺工程导流洞边坡多次滑坡的成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覆盖层边坡变形和滑动的特点,及时地建立了地表位移监测点,对变形区进行监控,通过地表变形的调查和监测变形曲线特征的综合分析,总结出了滑坡监控预报方法,利用该方法准确地预报了2001年6月~7月产生的多次滑坡,在实际工程中收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边坡工程的监测工作具有监测内容多、信息量大、工程复杂等特点。根据监测报告,以贵州省某电厂主体工程附近的边坡为例,通过对岩土边坡进行监测分析其变形特性,从宏观观测现象分析、监测位移趋势分析两个方面研究边坡滑坡变形特征。边坡监测数据表明,边坡不同蠕滑变形阶段有着不同变形演化特征;影响该滑坡变形因子主要有施工过程、边坡支护的方案选择、边坡周边环境及工程地质的水文条件。同时,根据边坡位移–时序曲线切线监测数据分析日位移速率,对其他相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进行高边坡安全监测资料的反馈分析研究,为指导施工、反馈设计、边坡稳定评价及确保边坡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通过综合分析某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多点位移计监测资料、测斜仪监测资料以及外观变形监测资料,推断边坡滑动面位置,进一步评价边坡稳定状况。通过详细分析多种安全监测资料,可以推断出高边坡滑带、滑体厚度、位移错动带等不利结构面所在的位置,能对加固措施和支护参数,开挖方案等进行动态优化调整。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多种监测资料的反馈信息,可达到动态优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测斜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在工程实例中,基于勘探成果,布置测斜仪对变形体的内部变形进行监测,获得了良好的监测成果。根据位移–时间曲线的关系,较好地分析了滑坡滑动面的特征、变形机制。阐明滑坡变形机制,能为滑坡的治理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经过应急加固处理后,后缘稳定性有显著提高,研究工作对今后类似滑坡或边坡的监测和资料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边坡变形资料处理及变形状态判定——以李家峡水电站工程边坡变形监测为例杜晋东(电力部西北院工程地质勘察研究所,兰州,730050)1引言收稿日期:1996-02-20在水电站的自然及人工边坡的监测中,各种监测手段所测出的位移历时曲线均不是标准的光滑型曲...  相似文献   

16.
变形监测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一种重要措施,中国很多水电工程都有高边坡存在,开展持续且准确的安全监测尤为重要。以吉林省抚松县小山水电站为例,介绍了前方交会法在电站厂房后边坡监测中的应用,涉及监测控制网布置以及观测精度分析。实践表明:监测分析与历年监测成果较为吻合,测值基本能反映边坡的表面位移,精度满足案例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李超  刘波  张勇 《人民长江》2010,41(20):35-38
马延坡是向家坝水电站右岸工程重要的施工区域,受工程边坡开挖切脚和大气降雨等因素影响,形成大规模蠕滑变形趋势,对向家坝工程整体顺利施工及后期运行极为不利。在前期地质勘探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了重点监测断面,并布置了深部变形监测孔(滑动式测斜孔),对蠕滑体的深部位移进行连续监测。根据后续监测成果准确判断出了滑动面的具体位置,以及跟踪分析了蠕滑体深部变形规律,为马延坡综合治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鹏  程保根  宋寅 《四川水力发电》2022,(1):134-138+142
大型水电工程石料场边坡开挖稳定问题突出,采用单一的数值计算方法——安全度度量,难以准确确定边坡稳定性,而结合监测方法可真实反映边坡内部力学效应、检验设计的可靠度及加固处理效果。为揭示猴子岩水电站色龙沟料场高边坡施工期开挖稳定性,对边坡表面变形、多点位移、锚杆应力及锚索荷载等进行了有效的监测。结果表明,色龙沟料场边坡施工期稳定性良好,其监测分析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金峡水利枢纽左岸边坡在施工期发现了多组结构面,监测资料显示边坡出现了多次变形突变现象,且变形大多发生在20~30 m范围内,多点位移计深度区间位移最大值超过80 mm。为此,结合多点位移计监测成果,从时空变化规律、特征值统计、位移速率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边坡岩体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爆破开挖和结构面是导致边坡产生较大变形的主要因素;边坡主变形区与结构面fz39、L920和fz15的位置吻合,坡体变形主要受上述结构面控制。与其他同类工程相比,目前边坡位移量级基本处于正常范围。随着加固措施的逐步实施,边坡已基本趋于稳定,应重点关注Ⅰ区和Ⅳ区边坡坡脚部位的变形情况,并加强支护和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20.
鉴于传统方法在含复杂结构面岩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局限性,引进分区有限元与块体界面元混合算法,验算边坡的稳定性。针对某水电站泄洪洞出口边坡地形地质条件和结构面分布特点,建立数值模型。采用分区有限元与块体界面元混合算法,并结合强度折减法,逐步降低不连续面抗剪强度,计算得出块体刚体位移和接触点对接触状态。根据块体刚体位移发生突变并结合滑动通道失效点对完全连通,确定了边坡的安全系数和破坏方式。结果表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1.80;边坡最可能以坡顶预设缝、坡脚预设缝以及f_(555)结构面为滑动通道发生失稳破坏。该方法具有准确确定边坡危险滑动面和安全系数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