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了在不锈钢钢包工作层使用低碳镁碳砖取代富镁白云石不烧砖的可行性,并探讨了钢水的增碳量以及钢包保温性的改善问题,证实低碳镁碳砖配合保温性能更好的永久层材料,可以取代富镁白云石不烧砖用于不锈钢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镁铬砖和白云石砖属于无碳材料,已被广泛用于冶炼超低碳钢的钢包内衬。但是,它存在渣侵润和易剥落的缺点。文中介绍了新开发的超低碳MgO-C砖,这种砖可抑制钢水增碳,具有良好的抗渣侵润性和抗热震性。  相似文献   

3.
周治军  李玉山  韩波 《耐火材料》2012,46(5):356-357,360
为了减少耐火材料中碳对冶炼超低碳钢的不利影响,以回转炉为载体,使用天然气和氧气为加热介质,将镁碳砖与低碳镁钙碳砖交替砌入回转炉内。当炉内试验砖的热面温度达到1 650℃时,先加入500 g碎钢,然后再加入500 g AOD炉渣,保持渣池深度在10 mm左右,熔渣每隔1 h更换1次,更换10次后结束试验,将炉内试样冷却到室温取出,从热面中间纵向切开并对侵蚀深度和面积进行测量,对比镁碳砖与低碳镁钙碳砖的抗AOD炉渣性能。结果表明:低碳镁钙碳砖挂渣性比镁碳砖的好,并且形成明显的致密层,其抗AOD渣侵蚀能力明显好于镁碳砖。因此,建议可用低碳镁钙碳砖取代镁碳砖为AOD炉衬冶炼超低碳钢。  相似文献   

4.
几种钢包用含碳耐火材料对IF钢增碳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感应炉试验分析了钢包渣线用3种碳含量不同的镁碳砖(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3%、15.5%和17.9%),钢包底用蜡石-碳化硅砖(C的质量分数为3.71%)以及实验室开发的MgO-Al2O3-SiC质钢包渣线浇注料(C的质量分数为4.07%)对IF钢增碳的影响,并对其增碳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试验结果表明:渣线镁碳砖的碳含量越高,对IF钢造成的增碳量越大;包底蜡石-碳化硅砖对IF钢水的增碳量达到渣线镁碳砖的7.73倍;MgO-Al2O3-SiC质浇注料也对IF钢产生明显的增碳效果,不宜用作冶炼超低碳钢的钢包渣线材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济钢第三炼钢厂的钢包镁碳残砖、转炉镁碳残砖和铝镁碳残砖的特殊处理,生产出性能优良的再生料。以这些再生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再生镁碳砖和铝镁碳砖,与不加再生料的同规格产品具有同等或相近的理化性能指标,在160t钢包工作衬上使用,效果较好,残砖厚度与使用原砖的类似。  相似文献   

6.
钢包包衬渣线部位需要使用具有优异抗侵蚀性的材料,一般使用镁碳砖。象镁尖晶石砖、镁铬砖等无碳碱性耐火材料也偶尔应用在钢包上,以阻止钢水增碳。这些无碳碱性砖抗渣渗透性差,这导致其结构剥落;然而,它们的抗渣侵蚀性好。作为典型无碳砖的不烧铝尖晶石砖在使用过程中原位形  相似文献   

7.
万红伶 《耐火材料》2013,47(4):287-290
为了满足低碳钢和超低碳钢的冶炼需要,以刚玉、电熔镁砂、活性复合尖晶石微粉等为主要原料,SiO2微粉和卤水为结合剂,研制了钢包用机压无碳刚玉-尖晶石不烧砖。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研制的无碳钢包不烧砖比现用镁铝碳不烧钢包砖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和抗热震性,而且当无碳钢包砖中镁砂与活性复合尖晶石微粉的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20%时,研制砖的性能最佳;生产应用结果表明,无碳钢包砖在攀钢120 t钢包上使用寿命达140炉,比现用镁铝碳钢包不烧砖的提高30炉以上,并能减少对钢水的增碳作用,降低钢包外壳温度。  相似文献   

8.
程本军  杨辉  李宁 《耐火材料》2006,40(3):235-236
钢包是炼钢生产中的重要设备.目前,钢包使用的定形制品以铝镁碳砖、镁碳砖和铝镁砖为主.其中,由于铝镁碳砖、镁碳砖中含有一定量的碳及热导率较高而限制了其使用.铝镁质无碳不烧砖具有生产成本低,不引起钢水增碳,材料热导率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而在钢包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铝镁不烧砖多采用水玻璃为结合剂,其高温强度及荷重软化温度较低,抗侵蚀较差.所以对铝镁不烧砖性能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冶炼超低碳钢用低碳MgO—C砖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对钢坯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钢水洁净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冶炼超低碳钢中正在采用低碳含量的耐火材料。本次着重开发处理超低碳钢用碳含量非常低的含碳耐火材料,对耐热震性优异的超低碳MgO-C砖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对以物理性能为中心的试验结果进行报道。 2 结合剂的研究 对于超低碳材料,由于骨料之间接触频率较高,因此推测碳的分散性对砖的特性影响较大。采用了残碳率不同的2种有机结合剂(残碳率分别为18%和42%)的砖,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使用  相似文献   

10.
张丽 《耐火与石灰》2008,33(2):31-34
研究了洁净不锈钢生产用浇铸钢包内衬的改进。首先,为了改善低碳含量的MgO—C砖的抗热震性,分别对碳质材料的种类以及添加剂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通过使用膨胀石墨、细石墨和炭黑并且减少金属添加剂的含量,可以改善材料的抗热震性。区域试验表明,将研制的低碳MgO—C砖用于渣线部位,钢中增碳量降低。此外,对于白云石碳砖防止氧化物夹杂的产生进行了研究。白云石碳砖用于钢水区域,钢中氧化物夹杂降低。  相似文献   

11.
王晖  孙勇光  陈红莲 《耐火材料》2002,36(4):243-243
目前,大部分钢厂转炉钢包采用的是不烧铝镁碳砖.在炼钢生产中,不烧铝镁碳砖中的一部分碳会熔入钢水中,对冶炼低碳钢、超低碳钢不利.为此,本公司开发出了无碳衬砖.虽然无碳衬砖的使用性能与不烧铝镁碳砖相当,而且在体积稳定性和抗渣性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但是生产过程中半成品和成品的合格率都较低.为此,对无碳衬砖的原工艺做了进一步改进,使之更适应工业化生产,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白云石砖在30tVOD钢包上的应用上海第三钢铁厂特钢分厂徐国华,鲁长贵,孙炯I30tVOD钢包工观条件及白云石砖性能1.1冶炼条件每次处理钢水量25~30t;钢种以ICrl8NigTi为主,还有部分超低碳不锈钢及工业纯铁等;精炼前钢包中钢水温度为15...  相似文献   

13.
王杰 《耐火与石灰》1997,22(2):34-36
为抑制钢水渗透钢包工作衬,开发出一种新的钢包砖系列。这一系列砖是树脂结合的高铝质砖并添加有碳和镁,在十多个车间里试用,从未发生过钢水渗透,从而延长了钢包的寿命。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材质钢包内衬烘烤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预防钢包衬因烘烤不当而引起的严重损毁,采用数值模拟法构建了钢包烘烤过程的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高铝质、铝镁碳质、镁碳质耐火材料内衬在烘烤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烘烤18 h内,烘烤趋于稳定后,镁碳砖各点温度均比铝镁碳砖高20~30℃,比高铝砖高50~60℃;相同材料特殊取点的最高与最低温度的差值,高铝砖为197.4℃,铝镁碳砖为140.6℃,镁碳砖为133.3℃。可见,从升温能力到包衬温度均匀性,镁碳砖均最优。  相似文献   

15.
以高纯电熔镁砂、镁铝尖晶石微粉和纳米炭素为主要原料,分别加入总量为4%(质量分数)的硅粉、铝粉和硅粉-铝粉复合粉为防氧化剂,加入清洁的自来水混练均匀后,在500 t 摩擦压砖机上成型为碳质量分数小于1%的超低碳MgO-MA-C 标型砖试样.在对比各试样(包括普通MgO-C砖试样)的抗氧化性能、高温抗折强度、体积稳定性和抗渣性的基础上,对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研制出了性能较好的超低碳(碳质量分数小于1%)MgO-MA-C砖.所研制砖在武钢200 t转炉钢包渣线区使用,平均使用次数达75次.  相似文献   

16.
选择钢包内衬用耐火材料时,应主要考虑包衬的使用条件、对钢水纯净度的要求、钢包操作的安全性.以及最佳的单位产品的费用支出.在欧洲大多采用碳质、铝镁碳质及方镁石刚玉碳质耐火材料作钢包工作衬.在钢包及钢包炉中对钢水进行炉外精炼时,则推荐采用镁碳质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17.
钢包渣线部位一般使用镁碳砖,因为该部位需要材料具有优异的抗侵蚀性。无碳碱性耐火材料如镁尖晶石砖、镁铬砖等也被用在钢包上以防止钢水增碳。但这些砖抗渣渗透性差,导致结构剥落,然而其抗渣侵蚀性好。因此,典型的无碳砖———不烧铝镁砖尽管具有优异的抗渣渗透性,但是其抗渣侵蚀性较差,不能在钢包渣线上使用。日本品川耐火材料公司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添加Cr2O3对不烧铝镁砖性能的影响。试样的化学组成见表1,其中1#试样为参考样,6#试样为烧结铝镁铬砖。将配好的料在轮碾机中混练均匀,使用摩擦压砖机压制成型,成型好的坯体在200℃干燥,然后经1 500  相似文献   

18.
碳氮化钛对低碳镁碳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碳氮化钛加入到低碳镁碳砖中对其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物相分析、SEM显微分析研究了碳氮化钛对低碳镁碳砖基质部分烧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镁碳砖基质部分经1600℃3h埋炭处理后,碳氮化钛仍均匀分布在基质中,并和MgO发生一定程度的固溶;加有碳氮化钛的镁碳砖经1600℃3h埋炭处理后,体积密度有所降低,气孔率升高,线膨胀率增大,常温耐压强度有所减小;碳氮化钛对镁碳材料的抗氧化性有所改善,但不及传统的金属铝粉;材料同样表现出良好的抗渣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动态     
《耐火材料》2005,39(3)
加入纳米炭黑的低碳镁碳砖作为钢水精炼容器用内衬材料,低碳镁碳砖可以减少精炼容器的热量损失,并且因为对钢水的增碳减少而有利于改善钢水的质量。但是,低碳镁碳砖的抗剥落性相对较差。为此,日本研究者通过采用纳米技术,研究了低碳镁碳砖的抗剥落性和抗氧化性。试验制备了w(MgO)=92%,w(C)=3%的3种试样,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碳源及其加入方式不同:1#试样为参比试样,碳源是鳞片石墨,按普通方式加入;2#试样的碳源是纳米炭黑,与作为结合剂的树脂混匀后加入;3#试样的碳源是纳米炭黑和石墨的混合物,加入方式同2#试样。抗剥落性采用40mm×40mm×110m…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用后耐火材料的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采用一种新工艺对使用后的高炉主沟料、高炉渣铁沟料和转炉钢包镁碳砖进行再生处理,制备了再生颗粒料。结果表明:新工艺采用流水线作业,简单实用,收得率较高,制备的再生颗粒料中假颗粒较少。用再生镁碳颗粒料制成的再生镁碳砖性能较好,在某大型钢厂的钢包渣线部位使用达93次,使用效果与非再生镁碳砖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