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医疗市场迅猛发展,根据2009 年新医改提出的要求,医疗市场急需医德高尚、基础宽厚、医术精湛,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强的"实用型"人才.中医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和复合性特点,构建中医临床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医临床实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有其现实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医疗市场迅猛发展,根据2009年新医改提出的要求,医疗市场急需医德高尚、基础宽厚、医术精湛,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强的"实用型"人才。中医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和复合性特点,构建中医临床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医临床实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有其现实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教育核心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标准在于临床疗效。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面临"多数刚出校门的中医学院毕业生不能合理正确运用中医手段处理临床实际"等诸多质疑,针对该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培养中医思维模式、强调经典学习、针灸与方药并用、重视师承工作"等四个方面为核心入手,让中医人才培养工作能够真正符合临床实践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使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提高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创建了"校院合作、医教结合"的"1.5+1.5"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课程教学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五个方面介绍了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河北中医学院近60年的办学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总结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针对中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1234"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对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培养高水平中医临床医师并具有燕赵医学特色的中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符合"厚基础、重经典、早临床、多实践"要求的中医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中医经典功底,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打造带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活动品牌,构建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能力与人文沟通相结合、专业素质与医德素养相结合、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并具有燕赵医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关注的重点,近年来临床学科的人才培养在不断强调临床实践能力的建设,本文就中西医结合妇产科现阶段人才培养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课堂-模拟-临床"教学同步结合、加大教育投资,避免"大课堂"教学、医教结合、以"学科理论-模拟病房-病例分析-实际操作"综合考核机制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广大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正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道路。文章通过整理和分析英国住院医师培训体系的相关资料与经验,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为我国中医学临床人才培养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落实对于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指示精神,提出在预防保健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加强"治未病"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改变形式以培养更高素质的中医治未病临床人才。探索我国治未病保健人才特色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提出"双创"型要求,开展"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等中医院校"四横三纵"的实践教学模式,为推进以"双创"为核心的治未病保健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对探索构建"医教协同育人机制与人才培养体系"开展研究与改革。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开展校院联合,协同发展;注重发挥名老中医药专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体系;开展以"注重临床、重视实践,加强技能、培养能力"为主导两段式教学。对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医教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教学与实践的统一,强化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和临床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医药院校普遍存在的"办学同质化、辐射局限化"问题,结合新时期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与趋势,总结广州中医药大学近年来的办学特色与办学成效,提出以协同育人和高水平大学国际平台建设为新抓手的"传承岭南特色、深化国际合作"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思路,积极借鉴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先进经验,以"重经典、强临床"为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健康时代"到来,中医药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契机,同时新时代背景也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有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存在着传统文化底蕴不深、中医经典学习不足、现代科技手段及研究方法掌握不够、临床实践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以及人才培养新要求,对如何深度构建中医药人才培养新体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传统文化+中医思维+现代科技与人文知识+临床能力+N"五位一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全面总结中医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历程,针对当前中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中医思维弱化、中医临床能力不足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以思维促能力,以传承促发展"中医人才传承培养体系,其中包含了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评价保障体系5个方面。从中医人才传承培养体系的试点、应用到推广至整个中医学专业及中医学专业群人才培养中,取得良好的成效,为全面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8月13日讯:近日,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印发《辽宁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杏林工程)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未来5年,辽宁将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等举措,以提升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搭建不同层级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为重点,培养十名中医药领军人才,百名中医药  相似文献   

14.
加强中医药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中医药院校科研水平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主要围绕团队发展中的科学研究模式、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管理模式、评价体系等5方面内容进行阐释,结合团队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普通中医药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总结归纳为"临床-基础-临床"的科学化探究模式、"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模式、自我管理的学习型团队模式、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临床课程体系的改革以提升学生的中医临床能力为核心,针对人才培养由院校或师承教育单方负责以及常规合作方式的不足,将中医临床系列课程与课间见习列为改革重点,通过整合优化中医临床教学内容,推行中医"见习医生制",将课堂从学校搬到医院,授课形式从大班化理论授课,转化为小班化轮转学习,探索性地提出符合中医人才成长规律与现代教育主张相契合的"群师带群徒"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融合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之所长的中医人才培养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高等中医药院校现有培养模式无法很好地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求,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有机融合不足,区域医学特色彰显不足,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薄弱、传承创新与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传承数十年"重经典、强临床"的培养理念与历史积淀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区域中医药深厚底蕴,求创新、创特色、拓协同,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多方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得到社会及同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医药院校大班授课,学时压缩,导致传统《内经》教学授课效果不理想。为了适应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使《内经》理论在当代中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从改革现行教学模式和方法入手,确立了"精读精解原文、理论结合临床、借鉴现代研究"的中医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内经选读》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师承教育的发展是培养中医卓越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教育方法,在中医传承发展与教育教学及临床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我国健康中国建设与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改革中医教育体制模式,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多方位、立体化构筑中医卓越人才培养的平台,培养"重素质、厚文化、重传承、熟经典、重实践、多临床、重创新"的新型卓越中医药人才,推动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科生导师制对更好地实施中医人才培养"精诚计划"有重要作用,本科生导师制弥补了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中医人才培养"精诚计划"中运用本科生导师制还必需有相应的措施,必须实现师资力量的高素质化、贯彻双向选择的原则、提倡研究型学习教学改革、实施本科生科技创新工程、临床指导注重中医特色、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与创新,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本文从三方面整理研究如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国内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主要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工学交替、"2+1"产学结合、"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外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为德国"双元"制、新加坡"教学工厂"、美国职业群集、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构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