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升衡阳城区水环境质量,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全局全周期的统筹思维,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根据衡阳城区水环境存在的4个维度10个方面的问题,秉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针对性地提出厂站改造、管网修整、河道修复、源头管控的建设方案,逐步实施新(扩)建污水厂、排水体制改造、管道维修、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正本清源等各项工程,不仅解决了城市水环境问题,提升了城市水生态功能,而且成为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益复杂化、综合化的城市涉水问题,构建城市海绵体系,打造城市海绵综合体为城市水问题的综合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五缘湾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践,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切入点,拓展海绵城市建设新思路,系统统筹流域范围内开展的管网溯源排查、污水工程建设、正本清源改造、排水防涝、源头海绵化改造、湿地公园建设以及排水管网“一张图”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等各类整治工作,探索构建流域尺度下“控源截污、海绵城市、排水防涝、长制久清”的城市海绵综合体建设模式和实施路径,实现流域综合整治、天然海绵体保护修复、生态景观营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互融合,以期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的统筹协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朱宇  高敏  陈洁 《城乡建设》2023,(15):44-47
<正>历届内江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统筹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全力打造“人水和谐”生态样本,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6月,四川省内江市成功创建为“国家节水型城市”。近年来,内江先后获得“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国典型区域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全国第一、二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四川省生态环境试点城市”等称号,入选“四川省2023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4.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正从单一的防洪排涝、景观美化向安全、生态、经济等多元融合方向发展。本文从城市与水的关系出发,阐述了从水安全到水景观的设计模式探索过程,以兼顾硬性和弹性的场地分析,以水安全作为前期思考的切入点,探讨东莞清溪水的综合治理策略,并形成了“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活力”五位一体、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为今后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是全国第一个以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任务的工程项目,以流域统筹、系统治理为核心理念,制定了"织网成片、正本清源、理水梳岸、寻水溯源"四步走的流域统筹治理技术路线。详细介绍了茅洲河流域治理技术具体的实施内容及效果,可为全国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河流污染重,治理起步晚。以深圳坪山河为例,按照"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五位一体的治水理念,对水质达标、防洪排涝、生态修复、景观文化、智慧管理等多重目标进行统筹,并从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治水路线、目标制定四方面寻求治水策略的转变,探讨城市河流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水系统治理力度加大,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恢复,但社会水循环对于城市自然水循环系统的冲击依然严峻。城市水系统修复需要将自然水环境与人工水系统结合进行修复,减少社会水循环对于自然水系统正向循环的影响。在城市双修的契机下,从社会水循环对于自然水循环的影响入手,依据城市水系统功能与现状问题构建城市水系统的综合修复体系。文章以六盘水为例,梳理山地城市水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水安全保障、水生态恢复、水环境提升"等措施,构建正向循环的城市水系统。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探索——以西咸新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亮 《城市规划》2016,(3):108-112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海绵城市由于具有良好的吸水、持水、释水的水力特性,逐步成为国家统筹解决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等水系统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海绵城市建设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本文以西咸新区为例,结合其本地气候、水文地质、生态环境、体制机制等特点,探讨海绵城市的内涵、建设目标、指标分解、建设策略等关键内容,并重点针对湿陷性黄土区、干旱地区等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式进行分析,提出西咸新区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为我国西北地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海绵城市的核心是少排、慢排、净化后再排,其本质是通过控制雨水的汇流,恢复城市原始的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自然状态,从而实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五位一体的目标。将海绵城市这一理念运用到城市规划中,是城市层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涉水顶层设计,是保护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提高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方案,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管控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0.
"海绵城市"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开发建设中大力提倡的新模式。海绵城市建设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更高层面的表达,更是我国永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措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区域和城市的雨洪资源化、增加城市的水域和湿地面积、增加雨水的地表下渗率、减少地表径流、减少面源污染以及减少洪涝旱灾的危害。水生态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类对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的追求,是对水生态安全理念的追求,也是对水环境、水生态工程技术和艺术追求,如何做好海绵城市设计,本文就此谈谈海绵城市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1.
李婧 《城市规划》2018,(6):100-104
健康的水系是承载水系统多重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由于城市水系承担着生物栖息地、饮用水供给、行洪蓄洪、排水防涝、水质净化、景观游憩、航运等多重功能,如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水系及滨水空间规划中统筹协调多功能,实现水系可持续保护与利用是当前水系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2016年版)的修订为契机,结合规划编制案例,从生态优先、多功能统筹、空间协调等方面,探索将海绵城市理念落实到水系规划编制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园林》2019,(5)
2018年4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正式挂牌,在国家建设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以宪法的名义确立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北京温榆河公园项目结合国家生态文明的最新要求,立足绿色发展空间及生态水环境,以期通过构建区域生态格局、强化区域发展核心、完善区域产业结构等内容,强调以生态修复为核心、以回补城市为根本,以产园联动为手段,建立创新发展型城市公园系统,促进区域内生态、生产、生活的融合沟通,以此加快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规划师》2017,(4)
建设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修复城市水生态、实现雨洪利用和促进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和水生态方面对淄博市展开调研与分析,切实把握海绵城市的重点建设方向,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编制思路与规划策略,推动淄博市海绵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李红 《城市规划》1999,(2):60-62
水资源问题、水环境问题和水灾害问题是三个主要的对城市和人民生活影响重大的问题,在编制城市给排水规划时,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这三大问题,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等手段,对各项水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统筹协调,从而达到合理调控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质量、防治水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建设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修复城市水生态、实现雨洪利用和促进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和水生态方面对淄博市展开调研与分析,切实把握海绵城市的重点建设方向,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编制思路与规划策略,推动淄博市海绵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建设海绵城市是落实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缓解城市排水防涝压力、改善城市水环境、提升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探索研究了江南水乡平原水网地区海绵城市建设途径,形成了基于圩区特征的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策略,能够实现城市水系统功能的综合提升,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基于研究成果,打造了一批具有综合示范意义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瑶山溪流域概况,调查分析瑶山溪整治前河道退化状态,河道行洪能力和生态功能,分析探讨河道整治及堤防建设,从遵循自然规律,引入生态理念治理河道,通过相应措施将防洪、排涝与环保、景观建设形成一体,围绕"水安全、水环境、水循环、水景观、水经济、水文化"的主题,以治理水患为龙头、生态恢复为核心,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味,实现人和水的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8.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各地要以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城市节水工作力度。今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5月11日至17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城市节水,点滴铸就生态文明。一、充分认识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节水是解决城市水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水环境承载能力、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手段,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9.
按照"沿河截流、内河清淤、管网清疏、活水循环、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以"水质目标"为导向,对截污控源、引水优化调度、生态修复、智慧水务等治理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形成了合流制城市河网水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集成。该技术集成在福州市进行了应用实施,目前已初见成效,河流水质有较大改善,随着工程的实施,水质将进一步稳定提升,最终实现长治久清,为平原河网区黑臭治理技术做出一些实践探索,获取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对恢复平原河网区水环境的生态系统具有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给排水规划编制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军 《山西建筑》2003,29(4):122-123
阐述了制订城市给排水规划时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的三大问题 ,指出应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等手段 ,系统而全面的统筹、协调各项水问题 ,达到合理调控水资源 ,改善水环境 ,防治水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