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随着经济水平和社会竞争程度增加,精神压力导致抑郁症患病率不断增长~([1])。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抑郁症患病率达4.3%,我国高达7.1%,抑郁症已成为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类疾病~([2])。失眠是早中期抑郁症常见的并发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1.8%的患者首发临床症状为睡眠障碍~([3]),镇静催眠  相似文献   

2.
正截至2017年,我国老年痴呆患者人数约为780万,居世界第一位~([1])。除认知功能障碍外,44%的老年痴呆患者还存在睡眠障碍~([2-3]),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徘徊、夜间觉醒次数增多,有效睡眠减少,日间易嗜睡、梦魇,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加重其焦虑、抑郁、激越等精神行为症状,加快衰退进程~([4-5])。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前者虽见效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正卒中后睡眠障碍(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PSSD)是临床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可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生活质量下降、肢体功能障碍,增加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风险,两者之间可能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使病情进一步发展~([1-2])。国外研究报道,大约有78%的卒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3]),而国内报道脑卒中后将近95%的患者出现睡眠障碍~([4])。西医常运用镇静催眠药物来治疗患者的睡眠障碍,但西药大多有副作用同时改变了正常的睡眠结构,疗效的稳定性和长  相似文献   

4.
<正>睡眠障碍即睡眠剥夺,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1])。由于频繁觉醒和被唤醒,ICU患者具有严重的睡眠障碍问题~([2]),这种睡眠障碍甚至持续到出院3个月后~([3])。Hardin~([4])通过患者回忆的方法研究显示,有超过60%的ICU幸存患者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已被证实可引起患者情绪、认知、记忆和免疫功能的改变,导致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感染概率增加、谵  相似文献   

5.
正抗抑郁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指出,抗抑郁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临床发生率高于50%~([1])。当患者抑郁症状尚未痊愈时,性功能障碍的问题并不突出,而一旦抑郁症状明显缓解,因服用抗抑郁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不利于患者继续服用药物,可大大提升抑郁症复发几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控制性功能障碍发生,提高治疗依从性,已成为临床研究重中之重。本研究将枸橼酸坦度螺酮应用于临床治疗,以验证其在精神药理学理论中的  相似文献   

6.
正睡眠中断常见于住院患者,尤其是ICU患者,由于频繁觉醒和被唤醒,ICU患者具有严重的睡眠障碍问题~([1])。Hardin~([2])通过患者回忆的方法研究显示,有超过60%的ICU幸存患者有睡眠障碍。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包括环境因素、疾病因素、治疗因素、心理因素等,如噪音、光线、疼痛、疾病引起的不适、药物、护理活动、机械通气及焦虑情绪等~([3-9]。尤其噪音是造成ICU患者睡眠中断的一个重要因素~([10]。  相似文献   

7.
正ICU综合征是指患者进人ICU治疗后,由于ICU特有的治疗、环境以及患者疾病等因素造成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急性或波动发作的知觉降低、感觉错乱、睡眠一觉醒周期混乱、定位障碍错乱以及记忆力减退等~([1])。临床发生率较高,国内相关综述描述的发生率大都在20%-40%之间~([1,2])。ICU综合征主  相似文献   

8.
<正>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DD),是一种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AD),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损害和躯体症状~([1])。重症患者可有自杀倾向,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抑郁症病因复杂,目前尚未阐明,普遍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生  相似文献   

9.
正帕金森病是以运动迟缓、静止震颤等运动症状为主要特征的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帕金森病睡眠紊乱、认知减退、情绪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疾病整体治疗效果~([1]),上述症状的治疗在临床上也成为了一项挑战。睡眠障碍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发生率为40%~90%~([2]),主要原因包括丘脑皮层唤醒受损和脑干睡眠/觉醒维持中枢的退化,其他原因还有夜间运动症状、心理症状(如抑郁、焦虑)、痴  相似文献   

10.
<正>失眠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者频率过短,导致睡眠时间不足或者质量较差等情况,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1-2])。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原发性心肌损坏,心脏负荷过重,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心悸、水肿等症状~([3-4])。因此,寻找有效可靠的护理方式对慢性  相似文献   

11.
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主要症状有社交障碍、交流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等~([1])。最新统计结果显示,ASD患病率达1/59,相较之前的统计数据,ASD患者人数增多~([2])。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明确,相关辅助药物仅对于共患病如抑郁、睡眠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易怒等有效,对ASD的核心症状治疗效果有限,并且长期使用将产生副作用~([3])。  相似文献   

12.
谭小雪  徐敏   《护理与康复》2017,16(7):730-733
<正>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疾病杀手,而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相关文献报道脑卒中伴有睡眠障碍患者达20%~78%~([1-2])。严重的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及康复训练,还使患者原有的脑血管疾病加重,甚至可能诱发脑卒中的再次发生~([3-5])。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周佳  朱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5):2270-2272
正抑郁障碍(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我国2013年MDD的患病率为3.3%~([1]),2019年已上升至6.6%~([2])。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疾病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被诸多指南列为MDD的一线治疗用药~([3])。但抗抑郁药物治疗中有30%~40%的患者疗效不佳~([4])。临床上将经历两种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足量足程治疗仍然无效的患者归类于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5])。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TRD患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睡眠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因受身体、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睡眠障碍更明显~([1])。睡眠障碍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方法,但研究发现使用催眠药物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如导致睡眠结构紊乱、认知运动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等~([2-3])。因而非药物干预(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关于非药物干预促进养老机构老年人睡眠的研究相对局限。为进一步改善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其复发率、自杀率均较高.抑郁症的表现涉及躯体和心理两方面,前者包括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疲劳感,精神运动迟滞或激越;后者包括丧失自尊或有负罪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犹豫不决,有自杀意念或想法等[1].部分患者表现明显的焦虑、睡眠障碍或其他躯体症状[2].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是抑郁症发病早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抑郁症状群重要的组成部分[3].睡眠障碍可加重抑郁症患者焦虑情绪,会严重影响抑郁症患者康复.本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各种形式及其原因进行调查,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自行设计的睡眠障碍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形式为早醒(52.4%)和入睡困难(47.6%)。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依次为抑郁情绪、躯体因素、睡眠环境、药物因素。结论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有效的护理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积极、早期采用综合护理,以减轻患者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危险因素有200多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1])。抑郁症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而冠心病患者又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2])。严重的焦虑导致冠心病患者拒绝治疗,甚至自杀~[~([3])。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发病率可达40%以上~([4])。近年来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抑郁与冠心病的关系越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胰腺炎为一种消化系统急腹症,主要临床症状有胰腺水肿、胰腺出血、胰腺坏死及其他功能器官功能不全~([1-2])。研究~([3])统计,目前临床上约有2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而SAP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时造成患者死亡~([4])。研究~([5-7])认为体内细胞因子变化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的诊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护理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海琴  周文益 《现代护理》2006,12(16):1482-1484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特点。方法观察123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治疗和心理护理前后抑郁症改变情况。结果男女抑郁症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男性脑卒中患者HAMD抑郁总评分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焦虑躯体化、体重减轻、迟缓、睡眠障碍经治疗后评分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女性脑卒中患者HAMD抑郁总评分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减轻、睡眠障碍较重经治疗评分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脑卒中男女性抑郁症患者症状有不同特点,康复心理护理要有针对性,男性患者要注重焦虑躯体化、饮食护理、迟缓、睡眠障碍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女性患者应加强睡眠障碍、饮食护理。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重点是睡眠和饮食护理。  相似文献   

20.
<正>血管性痴呆(VD)主要为出血性或缺血性脑组织血流灌注异常,导致脑组织损伤,出现一系列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焦虑以及抑郁等精神症状,常见于高龄、有痴呆疾病家族史、脑卒中发病史的人群~([1-2])。以往临床常针对VD病患的临床表现、精神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采用降压药、抗血小板药、降糖药以及降脂药积极治疗,或使用维生素、胆碱酯酶抑制剂等改善患者认知功能~([3-5])。本研究探讨喹硫平联合血塞通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症状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