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水泡状胎块中p57KIP2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水泡状胎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7KIP2在39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HM)、33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HM)中的表达,同时选取10例正常绒毛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p57KIP2在CHM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PHM组,p57KIP2在CHM组和PHM组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57KIP2可以作为CHM、PHM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柯儒斌  徐潮  黄炎  王盈  徐新伟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584-3586
目的:研究Ki-67、P53和P57在正常绒毛、流产水肿绒毛及水泡状胎块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检测Ki-67、P53和P57蛋白对鉴别不同类型水泡状胎块及流产水肿绒毛组织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正常对照组)、24例流产水肿绒毛(流产组)、29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HM组)和28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HM组)中Ki-67增生指数PI、P53和P57的表达情况.结果:PHM组和CHM组的Ki-67增生指数PI和P53阳性率显著高于流产组(P<0.01),P57蛋白在CHM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PHM组和流产组,而PHM组与流产组两者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Ki-67增生指数PI和P53的表达对于鉴别水泡状胎块与流产水肿绒毛有重要价值,但对于区别完全性与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其价值有限;而P57蛋白对鉴别不同类型的水泡状胎块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先军  姜冰  粟占三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86-1888
[目的]探讨Ki-67和p53在水泡状胎块中的表达及在流产水肿绒毛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15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12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和10例流产水肿绒毛中Ki-67增生指数和p53表达的阳性率.[结果]完全性水泡状胎块Ki-67增生指数为(63.9±19.5)%,p53表达阳性率为86.7%;部分性水泡状胎块为(56.1±13.7)%和66.7%;流产水肿绒毛为(14.3±8.8)%和20.0%;统计结果表明,完全性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的Ki-67增生指数和p53阳性率显著高于流产水肿绒毛(P<0.01),完全性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两者的Ki-67增生指数和p53阳性率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Ki-67增生指数和p53的表达对于鉴别水泡状胎块与流产水肿绒毛有重要价值,但对于区别完全性与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其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p57KIP2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HM)与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HM)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水泡状胎块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p57KIP2在43例CHM及32例PHM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5例正常胎盘及5例水肿性流产胎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①p57KIP2表达呈组织异质性.在PHM、正常胎盘及水肿性流产胎盘绒毛细胞滋养细胞、绒毛间质细胞、绒毛间中间滋养细胞及蜕膜组织中p57KIP2均(+),而绒毛合体滋养细胞p57KIP2(-);②在CHM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和绒毛间质细胞中p57KIP2(-),与PHM中相应细胞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p57KIP2可作为CHM与PHM鉴别诊断的标记物,对CHM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57和P63在完全性与部分性水泡状胎块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水泡状胎块,汇总其临床资料,观察病理组织学特征,应用免疫组织组化方法检测P57及P63的表达的情况,并依据两者的表达进行分型,其中完全性水泡状胎块76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24例。结果 P57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中未见阳性表达,在部分性水泡状胎块中75%的病例出现明确的阳性表达,25%的病例出现弱的、不明确的表达,P63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中9.2%的病例出现阳性表达,而在部分性水泡状胎块中的表达率为8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水泡状胎块与部分性水泡状胎块从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学等方面鉴别较为困难,联合应用P57和P63,可以对完全性水泡状胎块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从而对该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的预测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57、P63和Ki-67在水肿性绒毛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3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artialhydatidiformmoles,PHM)、20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ompletehydatidiformmoles,CHM)及13例早期水肿性流产的活检组织进行检查。结果P57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中不表达(19/20)或仅微弱表达(1/20);相反,在所有的部分性水泡状胎块中,细胞滋养层细胞及绒毛间质细胞均表达P57(23/23),且13例呈中等至强阳性表达;在大部分水肿性流产中,P57均表达(11/13)。P57在CHM与PHM、CHM与HA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在水泡状胎块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水肿性流产(P〈0.05)。无论是阳性细胞数量还是阳性程度,P63在三种病变中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结论P57和Ki-67在水肿性绒毛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型显著相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联合检测P57和Kb67对鉴别不同类型的水肿性绒毛具有临床意义。P63在水肿性绒毛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抑癌基因p57kip2的表达及其与SDF-1/CXCR4信号的关系在MDS发病中的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7例初发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57kip2及CXCR4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百分比,并选择18例正常人骨髓作为对照。在体外实验中探讨SDF-1/CXCR4信号对p57kip2表达的影响,比较其作用在正常及MDS患者中的差异。结果表明,MDS患者p57kip2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与骨髓CD34+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458,P<0.001),染色体核型异常MDS患者p57kip2表达低于正常核型者(P=0.045);CXCR4的表达在MDS患者及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与p57kip2表达呈正相关(r=0.652,P<0.001)。正常人中,SDF-1剂量依赖性地促进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57kip2的表达,该作用能被AMD3100阻断;而在MDS患者BMMNC中,SDF-1不能诱导p57kip2表达增加。结论:抑癌基因p57kip2在初发MDS患者中低表达,可能与MDS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57kip2蛋白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0例贲门癌和20例正常贲门组织(对照组)中p57kip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贲门癌组织中p57kip2蛋白表达率为43.4%(26/60),明显低于正常贲门黏膜中的表达率90%(18/20)(P<0.01);p57kip2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分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7kip2参与贲门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判定贲门癌恶性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可能在贲门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组织中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定位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B-NHL和14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Skp2、p27kip1蛋白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的表达情况,结合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检测淋巴瘤Raji细胞株Skp2和p27kip1蛋白的定位情况.结果 Skp2蛋白在B-NHL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不含生发中心),在侵袭性B-NHL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惰性组;p27kip1蛋白在B-NHL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不含生发中心),在侵袭性B-NHL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惰性组;skp2蛋白主要在Raji细胞的胞浆中表达,p27kip1蛋白主要表达于胞核.结论 在B-NHL组织中,Skp2的高表达和p27kip1的低表达可能与其发生发展有关;skp2和p27kip1在Raji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与其生物学功能一致.  相似文献   

10.
胃癌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27kip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SP法检测p27kip1在59例胃癌及19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结果 p27kip1在正常胃黏膜组织阳性率(84.22%),显著高于胃癌组织中阳性率(47.46%)(P<0.05)。胃癌组织中高中分化腺癌p27kip1阳性率(68.42%),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37.5%)与胃黏液癌(31.25%)(P<0.05);后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p27kip1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降低提示可能与胃癌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抑制因子p27kip1蛋白和周期蛋白E(cyclinE)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p27kip1和cyclinE蛋白在37例大肠腺癌和26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45.9%,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χ2=4.590,P<0.05),并与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9.653,χ2=6.838,P<0.05);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64.9%,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χ2=4.285,P<0.05),并与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8.397,χ2=5.261,P<0.05);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组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p27kip1蛋白阴性表达组,但两者无相关(r=-0.1133,P>0.05)。结论p27kip1蛋白的低表达和/或cyclinE蛋白的高表达在大肠腺癌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有助于预测其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可能对大肠腺癌的治疗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p57kip2的表达水平,探讨它和肿瘤级别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p57kip2mRNA在47例脑胶质瘤组织和25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表达水平和肿瘤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 p57kip2在Ⅰ-Ⅱ级胶质瘤及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P〈0.01),而且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p57kip2的表达降低: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Ⅰ-Ⅱ级胶质瘤(P〈0.01)。结论 p57kip2在胶质瘤组织中低表达,而且表达水平和恶性程度有负相关。p57kip2的检测可作为胶质瘤恶性程度判断的参考,为从基因水平上探讨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预后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抑制因子p57kip2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蛋白)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p57kip2和Rb蛋白在37例大肠腺癌和26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57kip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40.5%,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χ2=5.039,P<0.05),并与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8.914,χ2=4.416,P<0.05);Rb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51.4%,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χ2=4.234,P<0.05),并与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4.596,P<0.05),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p57kip2蛋白阳性表达组Rb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p57kip2蛋白阴性表达组,但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369,P<0.05)。结论p57kip2和/或Rb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在大肠癌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预测其恶性程度及转移,对治疗有指导作用;p57kip2和Rb蛋白在大肠癌细胞周期调控中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诊断对人工流产术后水泡状胎块(HM)的漏诊和误诊。方法收集人工流产患者2 547例,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人工流产后妊娠组织送病理检查;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9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HM)、54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HM)和20例流产伴绒毛水肿组织中P57kip2、CD34、Ki-67蛋白的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人工流产术最常见原因为不全流产、稽留流产或流产后宫腔残留,其次为宫内早孕终止妊娠,胚胎停止发育和CHM,最后为PHM。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HM的阳性率为8.09%(206/2 547),对HM的分型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92,P=0.079)。流产组、宫内早孕组及胚胎停止发育组的超声诊断HM的漏诊率分别为1.84%(20/1 089)、0.99%(7/707)、7.71%(42/545),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196.966,P=0.000)。基本病理诊断HM与免疫表型总符合率95.18%(79/83),4.82%(4/83)的患者误诊HM;对于流产伴绒毛水肿、PHM和CHM的基本病理诊断与免疫表型符合率分别为100%(20/20)、86.21%(25/29)和87.04%(47/54)。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基本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检查能明确诊断HM,避免漏诊,减少误诊,使患者得到满意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p21cip1、p27kip1、p57kip2)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周期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mononuclear cell,BMNCs)细胞周期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p21cip1、p27kip1、p57ki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高危MDS组及MDS-AML组(包括10例MDS转白血病患者及8例AML患者)的p21cip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8、0.029),而低危MDS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7kip1表达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危MDS组、高危MDS组及MDS-AML组p57kip2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高危MDS组及MDS-AML组的S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27kip1和bcl-2在增生性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kip1和bcl-2在24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 复杂增生)、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5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p27kip1在(单纯增生 复杂增生)组、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bcl-2阳性表达在(单纯增生 复杂增生)组与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内膜癌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与内膜癌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p27kip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程度有关,与病理类型及淋巴转移无关;bcl-2表达高低与淋巴转移有关,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3·p27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27kip1及bcl-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起作用,bcl-2可作为子宫内膜由良性病变向恶性病变进展的早期判断指标,p27kipl表达降低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进展有关,可作为判定内膜癌预后的指标。联合检测p27和bcl-2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确定肿瘤恶性程度、预测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基于STR基因分型的分子病理诊断在水泡状胎块病理诊断和分型中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并对临床病理应用中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总结分析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病理科在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用STR基因分型方法检测的90例水泡状胎块及相关绒毛病变病例,并对STR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与常规形态学观察结合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STR基因分型检测在水泡状胎块病理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 90例行STR基因分型检测,其中88例成功鉴定分型,获得准确诊断,包括完全性水泡状胎块45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12例,水肿流产29例,16三体1例,胎盘间叶发育不良1例。结论基于STR基因分型的分子病理诊断在水泡状胎块的病理诊断和分型、以及异常(非水泡状胎块)绒毛病变的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综合应用常规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病理检测技术,能更精确地对绒毛病变进行诊断和分类,从而指导患者的治疗和随访管理,并能为临床针对患者的遗传咨询工作提供相应的遗传学信息。组织标本的取材、固定等前期处理是保证检测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p27kip1为细胞周期重要调控蛋白,其水平及功能异常参与了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生发展.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能够特异性识别第187位苏氨酸(Thr187)磷酸化的p27kip1,并介导其多聚泛素化及降解,这一过程的异常直接影响细胞内p27kip1蛋白的绝对含量,并可能与NHL的发病机制有关[1-2].我们检测了与p27kip1降解相关的Skp2及Thr187磷酸化p27kip1蛋白在NHL中的表达,以探讨二者的表达异常与NHL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很多肿瘤标志物的异常表达均能影响细胞的正常增殖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C-JUN激活区结合蛋白1(JAB1)通过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参与多种信号途径,在人多种癌症中JAB1表达增高,同时介导p27kip1出核转运及泛素化降解从而降低其在胞浆中的水平,促进肿瘤细胞增殖;Akt在细胞浆的表达增高,使p27kip1磷酸化并抑制p27kip1进入细胞核发挥其生物学功能,Akt也可能参与p27kip1的出核转运及蛋白降解,促进p27kip1降解,进而影响细胞周期的调控,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癌基因p27kip1在肿瘤中表达降低,促使肿瘤细胞增殖;在JAB1介导的p27kip1出核转运中可能有Akt的参与;在HER2介导的PI3K/Akt/p27通路中又有JAB1的参与,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共同调节信号转导,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和P57ki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特点,及二者在食管鳞癌表达中的相关性及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75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标本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QP1和P57kip2的表达水平,并与淋巴结转移数进行分析。结果鳞癌组织中AQP1阳性表达率70.7%(53/7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9.3%(22/75)(χ2=25.626,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癌组织中AQP1阳性表达率87.5%(28/32),高于无淋巴结转移58.1%(2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7kip2在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3.3%(25/75)低于正常组织77.3%(58/75)(P<0.05),且与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AQP1和P57ki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849,P<0.01)。结论 AQP1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AQP1和P57kip2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食管癌转移与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