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铜陵市某大型化工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5 000 m~3/d,主要处理合成氨工业废水及少量生活污水(2%)。该厂主体工艺采用分段进水多级A/O+多介质过滤工艺,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各构筑物的工艺参数及关键技术,并总结了工艺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2.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规模为2×10~4m~3/d,采用传统A~2/O工艺,出水水质很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二期扩建工程设计规模为3×10~4m~3/d,在总结一期工程运行经验基础上,提出倒置A~2/O+A/O工艺,并辅以化学除磷及接触过滤等深度净化处理工艺,确保出水稳定达标排放。二期扩建工程投入运营后,出水COD、SS、氨氮、TP平均浓度分别为34. 5、7. 8、3. 8、0. 34 mg/L,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呼和浩特某污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为20×10~4m~3/d,分三期建设。已建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0×10~4m~3/d、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5×10~4m~3/d,生物处理采用A/O除磷工艺,出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本期提标扩建工程将出水水质提升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总规模为20×10~4m~3/d,包括改建、扩建两部分,改建工程规模为15×10~4m~3/d,将原A/O池改建为改良A~2/O+移动床生物膜(MBBR)构筑物,扩建工程规模为5×10~4m~3/d,采用改良A~2/O(五段)工艺,并新建20×10~4m~3/d深度处理段(采用高效沉淀池、微滤机工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4.
摘 要:针对猪场沼液含氮磷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江西某养猪场采用两级A/O+絮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猪场沼液,处理规模为1 500 m~3/d,工程总投资为1 200万元,运行费用为3.30元/m~3。运行结果表明,经过该组合工艺处理后,COD、NH_3-N、PO_4~(3-)-P去除率分别为89.3%、99.1%、99.7%,出水各项指标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改良型A2/O工艺在云南省某小型污水厂的设计及其运行情况.该厂近期工程规模为1.0×104 m3/d,原水全部为生活污水,采用两点回泥、增设预缺氧池的改良A2/O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且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6.
A/O生物膜法(SDF/SAF)在污水厂的应用与调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方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10~4m~3/d,主要处理工业废水和部分生活污水,采用美国STS公司A/O工艺的SDF(淹没生物滤池)和SAF(淹没曝气滤池)生物膜法,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井口污水处理厂采用A/A/O表曝氧化沟工艺,近期建设规模为2×104m3/d。介绍了该厂的工艺流程、进出水水质指标、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以及工艺特点。针对井口污水处理厂运行初期存在的脱氮效果较差、运行能耗较高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调控。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脱氮除磷效果较好、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8.
邢台市某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5×10~4m~3/d,原采用CASS工艺+深度处理工艺,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因为大量工业废水混入,进水负荷波动大,水质复杂,可生化性较差,现有工艺达不到设计处理效果。为保证该厂出水稳定达标排放,采用水解酸化+CASS+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详细介绍了改造方案、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工艺特点,并对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北京某方便面废水处理厂采用A/O+MBR组合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300 m~3/d。经过调试及试运行验收后,系统出水水质优于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11/307—2013)排放限值的一级B标准。该工艺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可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浙江某污水处理厂原采用MSBR工艺,为强化处理效果,拟将其改造为三级A/O-MBBR连续流工艺。改造后出水COD、BOD_5、氨氮、TN和TP的均值分别为27.8、5.4、0.41、7.16和0.04 mg/L,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TN在一级缺氧区、二级缺氧区、三级缺氧区的去除率分别为43.9%、29.2%、10.5%;在温度为25℃、填充率为25%的情况下,悬浮载体的容积负荷达到0.114 kgN/(m~3·d),生物量达到15.75 g/m~2;悬浮载体上硝化菌相对丰度23.02%,是活性污泥中硝化菌相对丰度的16倍;Hyphomicrobium属在悬浮载体生物膜和污泥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90%和6.61%,与进水中工业废水组分相关。改造工程总投资为8 497.93万元,改造后电耗为0.610kW·h/m~3、药剂费约0.9元/m~3。  相似文献   

11.
某市政污水处理厂整体搬迁项目总处理规模为25×10~4m~3/d,设计采用预处理(含初沉池)+多级A/O生物池+辐流式二沉池+高效澄清池+V型滤池+臭氧催化氧化+次氯酸钠消毒工艺流程。出水需达到地表水类Ⅳ类标准。针对进水BOD_5低、TN高的水质特点,设计采用分段进水多级A/O池型作为二级处理核心工艺,充分利用原水中BOD_5,尽量降低对外加碳源的需求。采用协同精确曝气系统和精确投加碳源系统,实现了污水厂智慧运行,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与原污水厂对比,可节省直接运行费用约0.39元/m~3。  相似文献   

12.
天津某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规模为5×10~4m~3/d,进水中含有制药企业、轮胎制造业、汽车工业等多种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COD成分复杂。该厂原采用活性污泥法HYBAS工艺,设计出水水质为一级B标准,为使出水水质提高至天津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2/599—2015)中的A标准,实施了提标改造工程,设计采用"反硝化滤池+Fenton高级氧化法"深度处理工艺。中试结果及投产后的实际运行数据均显示,Fenton高级氧化法可将进水COD为60 mg/L的污水,稳定处理至30 mg/L以下。该提标改造工程处理成本为2. 50元/m~3,经营成本为2. 03元/m~3。  相似文献   

13.
江苏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采用UASB—A/O-UF工艺,对UASB反应器、A/O池和UF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当UASB反应器有机负荷约为7.1kgCOD/(m~3·d)时,COD去除率81%,A/O池中O池在DO为2~3mg/L、pH值为7.2~7.5、温度为31~33℃、有机负荷约为1.8 kgCOD/(m~3·d)时,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0%和98%以上,UF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苏州相城某污水处理厂采用旋流沉砂/A~2O/混合絮凝/转盘过滤/紫外消毒工艺对一期工程(2×10~4m~3/d)进行提标改造,出水水质由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提升到一级A标准。详细介绍了该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内容,并对提标改造后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监测,各项出水指标均能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5.
十堰神定河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总规模为18×10~4m~3/d,其中一期工程仍沿用A/O+二沉池工艺,设计规模由原5. 5×10~4m~3/d降负荷调整为4×10~4m~3/d,出水水质需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二期工程采用AAO+MBR工艺,设计规模由原11×10~4m~3/d扩容到14×10~4m~3/d,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两期工程的混合出水水质需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投产运行后,出水水质优于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6.
温岭市牧屿污水厂原设计规模为1×10~4m~3/d,出水水质执行一级B标准,现需扩建至5×10~4m~3/d,同时出水标准提高至地表准Ⅳ类水质。综合考虑建设工期、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占地面积、运维管理等因素,主体工艺采用多级缺氧(A)好氧(O)+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一年的运行数据表明,在进水水质不超过设计条件、高效沉淀池前端投加铝盐、缺氧池投加葡萄糖、反硝化深床滤池前端投加乙酸钠时,可使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与MBR工艺相比,直接运行成本可减少约0.20元/m~3(不包括膜折旧费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100 m~3/d的A/O-MBBR-BAF一体化设备处理昆山市中乐河黑臭水体,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进水COD、NH_3-N、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6.18、5.90、0.64 mg/L,出水相应指标平均浓度分别下降到26.98、1.81、0.30 mg/L,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Ⅴ类水标准。该一体化设备采用集装箱设计,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实现了本地智能化和远程网络化运行。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利川市凉雾乡小型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 000 m3/d,采用A/O+硅藻精土工艺。在设计时对水力流程、生物池水力停留时间、混合液及污泥回流方式、硅藻精土混合方式、消毒方式等进行了优化。当调节池停留时间为6 h,生物池缺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为2. 5 h、好氧区为7 h,硅藻精土采用机械混合方式,紫外线消毒调整为二氧化氯消毒后,工艺对SS、氨氮、总磷、动植物油和粪大肠菌群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该厂试运行4个月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段多级A/O工艺对设计规模为3 500 m~3/d的禽类屠宰废水处理站进行提标改造。竣工验收监测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设施出水水质满足《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的一级排放标准,对COD、NH+4-N和动植物油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6%、94.1%和93.8%,体现了多段多级A/O工艺的高效脱氮性能。同时,多段多级A/O工艺能显著节省基建投资并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20.
采用混凝-UASB-两级A/O工艺处理白酒废水,处理水量为100 m~3/d。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COD、BOD_5、NH_3-N、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9%、99.6%、89.3%、98.2%,最终出水COD、BOD_5、NH_3-N、SS浓度分别为127.4、29.7、10.7、35.6 mg/L,达到《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7631—2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