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移植后恶性血液病的复发降低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目前Allo HSCT后复发的治疗包括停用免疫抑制剂、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二次移植、化疗、细胞因子治疗等方法,而DLI是其中疗效较为显著,毒性相对较小,作用比较肯定的方法,并且已作为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续治疗的组成部分[1],甚至在自体移植中也使用DLI[2]。本文就DLI对Allo HSCT后恶性血液病复发治疗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DLI诱发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的机制在HSCT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宿(…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免疫重建及长期生存的情况。方法: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12例,其中同胞HLA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7例;无亲缘关系HLA不全相合脐血移植(UCBT)5例。结果:11/12例受者获造血重建,UCBT患者造血重建速度较同胞PBSCT或BMT慢,1例UCBT移植后46d造血功能未重建,回输自体骨髓后恢复自体造血。11例Allo—HSCT受者免疫功能重建开始于移植后30d,死亡2例,均为移植后复发病例。结论:Allo—HSCT是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最佳方法,对于无同胞HLA相合的供者,选择较高细胞数量、HLA1~2个位点不合的UCBT仍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是当今治愈白血病最有效方法 ,但allo HSCT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尤其是难治性白血病。目前认为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DLI)是防治allo HSCT后复发较理想方法。我院从 1998年 6月以来对 15例白血病allo HSCT后进行DLI治疗。一、资料与方法1 病例 :15例均为我院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3月进行allo HSCT的患者。男 11例、女 4例 ,年龄 14~ 4 8岁 ,中位年龄 34岁。其中移植后复发 7例 :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包括 1例遗传学复发 ,2例慢性期 (CP)复发 ,1例急变期 (BP)复发 ;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相似文献   

4.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在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后复发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效果。研究表明供者T淋巴细胞可通过CD95CD95L途径杀伤白血病细胞,以诱导DLI后的GVL效用[1]。但在体内异常微环境及一系列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白血病细胞表面可高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是某些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惟一有望治愈的手段,也是某些血液系统非恶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HLA相合同胞供者是Allo HSCT首选的供者来源,但是只有部分患者可以找到相合的同胞供者。因此,寻找合适的非血缘供者就变得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移植技术方案的成熟和支持治疗的进步,移植现状已获得明显的改善,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已达到了与同胞供者移植接近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发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白血病复发率低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少、应用范围广的优点我们首先开展了混合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的自体骨髓移植,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混合异体骨髓的自体骨髓移植能部分发挥异体骨髓移植产生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减少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并且为复发患者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提供了契机。本文首次报告混合移植后DLI加IL-2免疫治疗急性白血病2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侵袭性真菌感染史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可行性。方法: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前均有真菌感染病史,2例肺部真菌感染,1例肺部及肝脾真菌感染,经抗真菌治疗病情好转后行异基因HSCT。所选供者均为HLAA、B、DR位点全相合的同胞兄弟姐妹,使用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用MTX加CsA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0d开始使用抗真菌药预防真菌感染。结果:随访1年半,3例患者无白血病复发,1例出现肺部真菌感染,抗真菌治疗后好转。余2例真菌感染病灶均稳定。结论:通过控制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再次预防,有真菌感染史的急性白血病进行HSCT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白血病的预后极差,目前惟一有望的治疗选择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使20%-30%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机会。复发是导致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两年来我们对17例急性白血病(AL)进行了allo—HSCT,其中6例为难治性或晚期白血病患者。6例中1例早期死亡为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4例先后发生髓外软组织肿瘤(EMD),1例无病生存。本研究着重描述了4例allo—HSCT后发生EMD患者的状况和治疗,并对EM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9.
自1971年Thomas等首次报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能够使白血病患者长期存活以来,HSCT已成为恶性或难治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方法.据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IBMTR)统计34个国家105个移植中心的移植结果,1年无病生存率达61%~70%,移植相关病死率30%~35%[1].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移植物被排斥、疾病复发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为了明确疗效,把握治疗时机,检测残余宿主细胞与供者细胞嵌合状态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这方面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0.
赵洪国  郭振清 《山东医药》2008,48(25):108-110
近年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取得重要进展,应用马力兰、羟基脲、联合化疗、干扰素以及中药靛玉红、异靛甲等常规治疗,使患者平均生存期维持在3~5a的年代已经过去,伊马替尼的应用开辟了治疗CML的新时代,也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作为治愈该病的惟一手段提出了挑战.当然仍有部分CML患者伊马替尼原发耐药或治疗有效后失效或HSCT后复发.本文就近年来CML(特别是难治及复发)患者的治疗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恶性肿瘤有效乃至唯一根治方法。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CIBMTR)的资料显示,复发主要发生在移植后4~18个月,在非血缘和同胞相合移植后的死因中占33%和47%,位列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1]
近年来,随着单倍型移植的进展,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进入“人人都能移植”的时代,供者已不再是移植的主要问题。移植后白血病复发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移植后复发防治的研究,构建移植后复发防治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syn—H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对1例慢性髓性白血病一慢性期及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M2型的患者进行了syn—HSCT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分别采用改良的马利兰/环磷酰胺及环磷酰胺/全身放疗方案作为预处理,未采用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措施。结果2例患者移植后造血恢复顺利,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0.5×10^9/L时间分别为移植后8天和13天,血小板〉20×10^9/L时间分别为移植后8天和14天。移植后均未发生急性和慢性GVHD。分别随访至移植后12月和60月,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在骨髓细胞学及染色体水平完全缓解,在低BCL/ABL融合基因水平带病生存,急性髓性白血病M2型患者病情处于持续完全缓解状态,仍在继续随访中。结论Syn—HSCT相关并发症少,移植相关病死率低,复发率并不高,可能存在同基因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白血病Allo-HSCT后出现髓外复发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髓外复发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2~57)个月。复发部位以软组织为主,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和锁骨上淋巴结。8例患者中7例存在高危因素,包括发病时白细胞数高者3例,染色体异常者6例,4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CD56+,2例为难治性白血病。除1例放弃治疗外,其余7例均接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化疗、局部放疗和手术等治疗。8例患者均已死亡,死亡中位时间为髓外复发后3个月。结论:急性白血病Allo-HSCT后髓外复发与移植时疾病状态有关。目前对髓外复发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整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半相合骨髓移植术后供者源白血病复发的特点。方法:通过HLA基因型和血型鉴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判定半相合骨髓移植术后供者源白血病复发,并分析移植前疾病特点、复发后治疗和预后。结果:4例患者半相合骨髓移植术后7-15个月供者源复发,复发白血病均为高危急性。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程度较轻,3例复发患者1-3个月内死亡。结论:复发与移植前的高危状态有关,且多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后治疗难度大,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280例行allo-HSCT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原发病、移植前疾病状态、染色体、预处理方案、供者类型、移植前髓外浸润、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指标。应用log-rank检验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80例患者中髓外复发20例,复发率为7.14%(20/280),中位时间为移植后7.5(1~123)个月。髓外复发患者16例死亡,病死率80%(16/20)。单因素分析中,疾病类别、第2次完全缓解(CR2)/进展期、移植前髓外浸润、预处理不含全身放疗、染色体异常与髓外复发显著相关(P<0.05)。Cox回归显示,CR2/进展期(RR=3.468,95%CI 2.189~7.786)、染色体异常(RR=1.494,95%CI 1.020~2.189)、移植前髓外浸润(RR=8.627,95%CI 3.921~18.452)为髓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髓系白血病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预后较差,联合治疗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早期评估预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HLA配型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8例,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AHL)2例;移植前处于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11例,均为Ph染色体阳性,第二次及以上CR期23例,未缓解/复发3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或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一转化型17例。预处理方案采用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CY/TBI)方案11例,白消安加环磷酰胺方案79例。干细胞来源包括骨髓移植(BMT)27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30例,BMT+PBSCT33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经典环孢素A加短程甲氨蝶呤(MTX)。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结果 至随访终点,62.2%(56/90)存活,55.5%(50/90)无病存活,31.1%(28/90)复发。HSCT后预计4年累积总体生存率(OS)为45.5%,无病生存率(DFS)为34.9%。移植前处于CR、未缓解/复发和MDS患者HSCT后4年的累积0s分别为54.0%、28.2%和70.1%(P=0.027)。发生0~Ⅰ和Ⅱ~Ⅳ度GVHD的患者HSCT后的4年OS分别为57.6%和26.7%(P=0.015),而患者性别、年龄、移植前有无脑膜白血病、预处理方案、干细胞来源均不是OS,DFS及复发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移植前处于CR期者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而ALL长期生存率明显低于AML/MDS。结论 对有高危因素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选择allo—HSCT可使部分患者延长无病生存乃至根治。移植前处于CR期者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ALL复发率明显高于AML/MDS。对于急性白血病挽救性治疗争取在取得CR后移植;对于MDS患者一经诊断,无需化疗,可尽早移植。  相似文献   

17.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血液病临床研究(附117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难治性血液病的效果。方法117例患者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6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23例,急性白血病(AL)35例,多发性骨髓瘤(MM)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例,恶性淋巴瘤48例。接受自体骨髓/外周血HSCT58例,同基因骨髓/外周血HSCT2例,异基因骨髓/外周血HSCT53例,脐带血HSCT4例。结果随访(62±57)个月,至今仍存活84例(71.8%),死亡33例(28.2%);死因为未成功植入2例(1.7%),宿主排斥移植物反应(HVG)1例(0.9%),感染6例(5.1%),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2例(1.7%),复发22例(18.8%)。结论HSCT能治愈常规方法难以治疗的血液病;AL、MM、MDS及有骨髓浸润的恶性淋巴瘤患者自体HSCT的复发率较异体HSCT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调节性细胞及细胞因子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某些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及实体瘤的治疗,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率及预后,为上述疾病提供了治愈的可能性。但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特别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作为HSCT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疗效,也是影响移植后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近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9.
王欢  王昭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6):523-524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惟一治愈方法。随着HSCT的进展,移植相关病死率明显降低,但移植后复发仍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且复发相关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0.
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部感染是骨髓移植 (BMT)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也是BMT受者的主要死因。我院 1998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1月收治并发肺部感染的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患者 2 9例 ,17例 (5 9% )治疗有效 ,死亡 8例 ,自动出院 4例。对象与方法  2 9例Allo BMT患者 ,男 2 1例 ,女 8例 ,年龄 16~ 5 2岁 (中位年龄 32岁 ) ,2 4例行非血缘Allo BMT ,5例行血缘Allo BMT ,基础疾病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6例 ,急性白血病 10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例 ,多发性骨髓瘤 1例。同期行Allo BMT患者共 94例。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 2 9例 ,咳痰 2 5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