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治疗浓度的蒽林对银屑病皮损中花生四烯酸及其脂加氧酶产物的作用。8例稳定期银屑病患者(男6例),皮损累及上下肢的20~50%,年龄20~56岁(平均34岁),病期1~38年(平均11年)。一侧肢体用0.25%蒽林软膏,基质为黄凡士林(YSP)。另一侧肢体对应部位用 YSP,每日1次,连续10天。躯干同侧未治疗皮损作为 YSP 对照皮损。鳞屑、红斑和厚度分为0~3级。用小室技术在疗前及治疗的第5,10天从未治疗、YSP 及蒽林治疗的典型皮损处各取2份皮肤渗出物标本。用琼脂糖微滴中性白细胞化学促活现象检测 LTB4,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花生四烯酸和12-HETE。  相似文献   

2.
作者总结了1968年9月~1982年12月间用氮芥局部治疗皮肤 T 细胞淋巴瘤(CTCL)的长期疗效、治愈潜能和致癌性方面的经验。共应用氮芥治疗(TCL331例,其中男216例,女115例,平均年龄58.0±0.7年。治疗前,静脉注射小剂量氮芥以诱导免疫耐受和已致敏的病人脱敏。局部用药:一般将10~20mg 氮芥溶解于40~60ml 水中,外用于病人全身皮肤(除生殖器皮肤外),每日1次,至皮损全消至少2周,再每日或隔日用药1次维持完全缓解至少3年。各期病人中,244例为典型蕈样肉芽肿(MF,斑片期94例,斑块期97例,肿瘤期53例),3例为暴发型 MF,31例为红皮病型 MF,29例为 Sézary 综合征,17例为淋巴瘤样丘疹病合并 MF,7例为单纯淋巴瘤样丘疹病。结果:局部氮芥治疗的 MF 和 Sézary 综合征病人完全缓解达59%(191/324),淋巴瘤样丘疹病达57%(4/7)。尽管许多病人长期缓解,但有17%(11/65)皮损复发,一般在停止治疗后8~88月(平均52.6±9.2月)。这些病人,虽然有的缓解达7年之久,但未能治愈。另54例,在中断化疗达4~168月  相似文献   

3.
严重的斑秃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以往曾用长压定、类固醇激素等多种药物治疗,但效果仍不理想。本文作者采用蒽林霜治疗重症斑秃,取得较好效果。共66例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28.5岁,脱发程度分为:脱发区域75~100%占29人(44%),25~74%有33人(50%),0~24%有4人(6%)。使用的药物为0.5%蒽林霜剂。方法:开始治疗的2周内隔日睡前用药,2周以后每日睡前用药,8小时后用吡硫锌洗头。平均治疗期为28周。如果6个月后仍无头发生长,可将蒽林的浓度增加至0.75~1.0%,使用方法如前。治疗中应告诉患者涂药后洗手,避免阳光照射,防止衣物污染。3个月复查一次。结果,用0.5%蒽林霜  相似文献   

4.
作者收治130例银屑病患者每日一次涂用低浓度(0.01%~0.03%)蒽林软膏.治疗方案中还包括:中波紫外线照射、涂用浴油、润滑剂及口服苯海拉明.据报导,所有患者的皮损在疗后平均4周内消退.对疗效的估价,作者是通过临床,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在疗前和疗后的1、2、3个月内的动态观察而得出的.本文着重报导低浓度蒽林软膏的疗效.作者使用标准浓度(0.1~1%)蒽林软膏,曾引起局部刺激  相似文献   

5.
每天给予蒽林和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治疗银屑病,约1月以后,可获得80~90%的痊愈率,但疗程长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自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问世以来,曾与蒽林联合治疗。在皮质激素停用后易于复发。对中波紫外线和蒽林加氯倍太索外用治疗能否缩短治疗时间,延长缓解期,本文进行了研究。门诊病人50例,男27例,女23刨,平均年龄34岁,皮损累及范围中等,均为静止期斑块状损害,在研究前一月均未用过特殊的抗银屑病治疗。将病  相似文献   

6.
阿维A联合他扎罗汀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阿维A胶囊联合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阿维A和维生素E口服,外用他扎罗汀凝胶;对照组采用迪银片和维生素E口服,外用蒽林霜。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2.09%和31.40%,治疗组皮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维A与他扎罗汀联合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1965年来蒽林是银屑病主要外用药物。蒽林多制成糊剂,由于它的副作用——刺激及染色,故常限用于住院病人。60年代,有人试图用蒽林杆剂治疗银屑病,但因蒽林在动植物油中不稳定而放弃试验。蒽林在石蜡中性质稳定。1983年,作者试制了含有三种不同类型石蜡的蒽林杆剂,用于门诊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患者121例,女56例、男65例,年龄16~70岁,平均44岁。至少在治疗前一周停止以前的一切药物,先用5%水杨酸软膏每日一次,共一周以去除鳞屑。治疗开始用1.5%蒽林杆剂,每晚一次,2周后改用3%蒽林杆剂,直全皮损消失。头面,掌跖及皱折处不用。治疗时间2~15周,平均8.4周。疗效评定分为。优、好、稍好、无变化、恶化。结果表明:除9例因不合作或搬家而失访,14例因早期副作用而停药外,其余98例中,优25例,好40例,稍好25例,无变化7例,恶化1例,坚持治疗到底的86例中,斑块中等至厚的皮损治疗后变薄。原有瘙痒的74例,  相似文献   

8.
作者为了研究蒽林治疗对银屑病表皮超微结构方面的影响,对20例成年患者皮损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20例患者中,男女各占10例。均用0.1%蒽林软膏治疗,其基质为凡士林及硬石蜡。在睡前上药,不加封包,保持药物8~10小时,次晨沐浴洗去药膏,白天不再上药,不另服药,也不用紫外线照射或皮质激素治疗。5例男性及女性银屑病患者仅外用基质治疗,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例蕈样肉肿芽(MF)应用13-顺维甲酸治疗取得显著疗效。该病人为男性、56岁,患左腋和髋部瘙痒性慢性皮炎3年,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改善,但未完全消退。检查见病人左腋和髋部有两大片红斑鳞屑性斑块。左髋部皮损活检确诊为MF。局部外用氮芥治疗。两处斑块均消退,但治疗18个月后,皮肤发生严重接触性皮炎。用浓度很低的氮芥脱敏,情况未能改善而中断治疗。1年余后,左髋部斑块复发,伴左腋下淋巴结肿大。组织学检查为反应性淋巴样增生。于此后的1年内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85侧泛发性银屑病患者进行蒽林的治疗观察,其中部分患者于身体的一侧每日短时应用蒽林:采用渐增加蒽林浓度的3小时疗法或高浓度蒽林(1~2~3%)10~20分钟疗法,在身体的另一侧用标准治疗(蒽林每天使用24小时)作为对比,并进一步对其余患者无对照地单独用10~20分钟治疗作了观察.(1)15例住院银屑病患者,主要为慢性斑块型,1例点滴状、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左边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3例蕈样肉芽肿,患者均长期从事火箭固体燃料生产,在制作过程中接触致癌物质,其中2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典型病例,男,56岁,1970年发生皮肤瘙痒性红斑,外用类固醇激素软膏,紫外线及浅层X线照射均无效,1973年皮肤病理证实为蕈样肉芽肿(MF),在4年内局部外用盐酸氮芥效果良好.1978年皮损扩展,并发生结节及斑块,应用电子束全身照射,1980年双肺门浸润,经胸腔穿刺证实为MF,应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碱,氨甲喋呤及强的松治疗后,症状缓解,1981年5月皮损播散,发生多处溃疡,经胞嘧啶治疗后,皮损及肺部病变明显改善,同年6月发现虚弱、乏力、迟钝.家属回忆2年前即  相似文献   

12.
氮芥局部治疗MF的副作用包括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色素沉着、荨麻疹、多形性红斑样皮炎等。作者在10例局部应用氮芥治疗10~76个月的MF患者中观察到表皮与真皮存在着非典型性改变。 皮肤组织标本取自10例氮芥局部治疗的MF患者。23份为氮芥治疗前的MF诊断性皮损活检标本,15份为治疗后临床改善但仍有红  相似文献   

13.
报告2例蕈样肉芽肿(mycosisfungoides,MF)肿瘤期患者,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MTX)每周静脉滴注治疗。1例患者治疗31d皮损全部消退。另1例患者治疗72d后四肢、臀部仍遗留3处红斑,出院继续治疗1个月后皮损消退。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银屑病伴三种恶性肿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于1981年头部出现鳞屑性斑块,未特殊治疗,1986年因皮损蔓延至四肢而入院.住院后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给予中药口服,外用蒽林软膏治疗,2周后皮损消退出院.  相似文献   

15.
病例:3例腹部性皮损病人,1月以上未给予抗银屑病治疗,3例皮损经凡士林一蒽林和(或) 用紫外线照射2~3周后,部分或大部分治愈的病人。作者用Kiistata和Mustakallio所设计的抽吸发疱法(负压为200mmHg)使3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邻近外观正常的皮肤成疱,取其水疱顶,经过2.5%戍二醛固定处理后,用扫描电镜(电压20~30KV)观察其真皮面。结果:在治疗后部分或几乎  相似文献   

16.
指皮硬化(Sclerodactyly)常见于各种胶原性疾病,也见于博莱霉素中毒,肢端骨质溶解症和职业性创伤。作者报告了一例蕈样肉芽肿(MF)并发指皮硬化的病例。一例44岁男性患者14年前于前臂和腹部发生斑块样皮损,曾作为银屑病治疗了12年,以后活检诊断为MF,即用盐酸氮芥局部治疗,PUVA和放疗。体检显示80%皮表为弥漫性斑块性损害,颈后、腋和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头皮脱发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头部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有相对禁忌,而含有焦油的搽剂肮脏,影响美观。蒽林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有效是公认的,而未见蒽林和其他头部银屑病治疗的研究比较,作者在3周单盲研究中。比较Psoradrate霜(含有17%尿素及0.1%蒽林)和煤焦油水杨酸搽剂治疗头部银屑病的疗效。40名中度和重度的头部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外用Psoradrate霜,随后用17.5%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洗头,每日一次。B组用含有6%煤焦油液2%水杨酸,1%吐温20的乳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Psoradrate霜(含有0.1%蒽林和17%尿素)及0.25%蒽林霜治疗轻的和中等银屑病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由两位医师各观察20名门诊银屑病患者.患者(男17,女23)平均年龄36.8岁,躯干或四肢有对称分布的慢性斑块皮损.以双盲法随机将两种霜分别外搽于左右两侧皮损,每日2次,共6周.于用药后第2、4、6周检查患者,分别估计:(1)总的  相似文献   

19.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治疗108例尿道口尖锐湿疣(CA),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8例尿道口CA患者全部为我科门诊病人,其中男78例,女30例;年龄2-70岁,平均29.9岁;病程5天~3年,平均6.2个月.就诊时皮损单纯发生于尿道口78例,合并发生于阴道口14例,大小阴唇8例,龟头16例,阴茎28例,系带4例,冠状沟4例.皮损数目为1~6个,108例患者共有294个皮损,疣体大小为0.2 cm×0.2 cm~1.0 cm×1.0cm,皮损表现为丘疹样、菜花样或地毯样.  相似文献   

20.
报道4例服抗癫痫药苯妥英或卡马西平后出现蕈样肉芽肿(MF)样病理特征皮损的病人。例1及例2为42岁的女性及43岁的男性,均患癫痫,例1服苯妥英,例2服卡马西平,分别在背部及胸部出现指头大小局限性浸润性斑块数月。早期活检均支持MF,完全切除皮损,之后继续服用原药,追踪过程中(例1已5年)未发现MF体征。例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