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感染性脑脓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军 《河北医药》2006,28(8):752-753
脑脓肿为颅内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脑脓肿的流行病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血源性及隐源性脑脓肿发病率明显升高,而耳源性脑脓肿相对下降,尤其是隐源性脑脓肿发病率的升高,其病史长、感染征象不明显、类似肿瘤的脑脓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因此重新认识脑脓肿十分必要.现就感染性脑脓肿的病因学、病理影像学联系以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脑脓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能及时确诊,大多数可完全治愈。临床资料一、病因:我院70例脑脓肿中,耳源性55例,其中65%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血源性11例,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主要为躯体其它部位感染经血液而播散到脑内,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脑脓肿2例,隐源性4例,心肺等其它器官感染而继发脑脓肿  相似文献   

3.
周雪梅 《北方药学》2016,13(9):67-67
脑脓肿的致病微生物可能为细菌、分枝杆菌,真菌或寄生虫(原生动物和蠕虫),发病率约为0.4~0.9例/10万人。在免疫虚损的患者中发病率呈增加趋势。脑脓肿感染途径:约1/2为邻近病灶的播散;约1/3为血源性播散;约1/6为隐源性脓肿[1]。神经外科术后或脑外伤后都可导致脑脓肿的形成。现就一例神经外科术后引起的脑脓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1987—1990年期间我们所收治的脑脓肿病例中,将手术切除治疗的24例脑脓肿,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在手术切除治疗的24例脑脓肿病例中,男16例,女8例;年龄最大者50岁,最小者2岁,平均29.3岁,左大脑半球脓肿8例,右大脑半球脓肿14例,小脑半球脓肿2例,其中多发性脓肿(双侧大脑半球)1例,多房性脓肿7例(最多者4个脓腔),最大者脓汁达100毫升。在24例中,耳源性脑脓肿5例,血源性脑脓肿7例,外伤性脑脓肿3例,隐源性  相似文献   

5.
张林  刘超 《哈尔滨医药》2000,20(4):34-35
我院自1985年8月至1998年11月收治10例小脑脓肿,占同期颅内脓肿的15%,本文报告小脑脓肿的治疗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8~52岁,平均35岁。病程5天~3个月占80%。感染来源:化脓性中耳炎5例、血源性1例、火器伤1伤、开放性颅脑损伤1例、隐源性2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我院从1992-1997年应用L7后68例脑脓肿的诊治。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48例,其中死亡5例、占7.4%。复习文献本文对脑脓肿的病因,发病机理、CT诊断以及治疗问题进行分析。if$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68例中,男4O例、女28例,年龄2-62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15-42岁42例(62%)。隐源性感染38例,血源性感染6例,临近病灶播散20例,外伤及手术后4例。部位以颜叶最多22例,额叶20例,顶叶12例,枕叶6例,小脑半球8例。对手术48例行细菌学检查,阳性41例,阴性7例。最常见的需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4例)、变形杆菌(8例)…  相似文献   

7.
马连官  崔业江 《江苏医药》1997,23(5):339-339
脑脓肿是神经外科较常见的疾病。我院1975~1993年收治各种类型脑脓肿23例,占同期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的1.2%,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18例,女5例;年龄5~50岁;病程最短8天,最长1年。二、病因(l)邻近器官感染直接蔓延14例,其中耳源性13例,头皮疖肿1例。(2)血源性脑脓肿4例,其中3例有肺部感染史,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3)隐源性脑脓肿2例,术前按颅内占位收治,术中方被证实。(4)外伤性脑脓肿2例,2例系开放性脑外伤。(5)1例为垂体腺瘤术后继发感染。三、致病菌本组细菌培养11例,其中4倒…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87年至1997年共手术治疗脑脓肿3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0例,女9例。年龄17个月至67岁,其中13~35岁占73%。病程11d至7个月,多为1~2个月。脓肿的病因与皮肤疖肿、拔牙、流产等血源性感染有关的10例(25.8%),与头外伤、化脓性或胆脂瘤性中耳炎等邻近病灶直接蔓延有关8例(20.5%),与颅脑手术有关的2例(5.1%);隐源性脑脓肿19例(48.6%)。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8年5月~2003年1月经CT定位 ,ASA—6025高密度脑立体定向仪置套式双腔管引流冲洗治疗脑脓肿5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 ,女1例 ,年龄13~68岁 ,额叶23例 ,顶叶深部1例 ,枕叶1例 ,右额叶及额叶脓肿1例。耳源性1例 ,血源性1例 ,外伤性1例 ,隐源性2例。术前经CT确诊 ,脑脓肿直径1 8~4 0cm ,均一次穿刺成功。1 2操作方法 :在手术室头部消毒并固定于立体定向仪的头颅固定架上 ,行CT扫描 ,确定脑脓肿位置 ,以脓肿中心为靶点 ,测出X、Y、Z轴 ,设计穿刺点避开血管及功能性区 ,切开头皮 ,钻颅 ,十字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目前多发脑脓肿的临床诊断及其疗效。方法对23例多发脑脓肿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中以出现全身症状、颅内高压、脑定位症状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通过药物与立体定向手术联合治疗,21例治愈,2例死亡,临床有效率达91%。结论目前多发脑脓肿病因类型及部位各异,治疗方法不同,只有诊断明确,联合药物与立体定向手术手术治疗才是治疗多发脑脓肿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脑脓肿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汉东  梁成 《江苏医药》1997,23(5):307-308
回顾分析了经CT和/或MRI及手术证实的46例脑脏肿。病人被分为穿刺抽吸组(21例)和手术切除组(25例)。两组的治疗结果相似。术后癫痫与脓肿部位有关,颞叶和额叶最多见;而与治疗方法和术前是否存在癫痫无关。脑脓肿的CT和MRI特征、脑脓肿术后癫痫发生机理及手术方法的选择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探讨CT诊断单发脑脓肿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34例脑脓肿患者脑部经CT增强扫描呈单发环状强化的病灶,并探讨其价值。方法对34例经手术及抗炎治疗证实的脑部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脑脓肿呈特异性的单发环状强化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34例环形强化病灶中:其内低密度18例,等密度7例,混杂密度5例、且有钙化者4例;壁呈均匀强化者24例,壁有结节状强化6例,不规则强化4例;额叶12例,颞叶7例,顶叶6例,小脑半球3例,枕叶2例,脑深部3例;桥脑1例。脑脓肿22例、转移瘤8例、星形细胞瘤2例、陈旧血肿2例。结论CT对脑部单发呈环状强化的脑脓肿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病例,对其CT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腰椎结核28例,胸椎结核16例,颈椎结核4例,骶尾椎结核3例.表现为椎体破坏,单个或多个椎体受累,多伴椎旁冷脓肿,可致椎管狭窄;部分椎间盘受累,表现为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少数可累及附件.结论:CT的高密度分辨率和MRI的多轴位成像对脊柱结核有重要的诊断价值.CT、MRI能清楚显示椎体破坏及椎旁冷脓肿,了解病变范围及椎管有无狭窄,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00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39例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以中老年患者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且多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感染途径以胆道系统为主,其次为隐源性感染。临床上多有发热等症状,但局部定位体征不明显。血液及脓液培养阳性率低,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肝脏B超、CT等检查仍是确诊肝脓肿的主要手段。治疗后38例体温正常、脓腔缩小后好转出院,1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有效控制血糖,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和脓腔的个体化治疗是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梗死早期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0例骨梗死早期的影像学表现,其中3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结果骨梗死早期MRI表现为骨髓呈弥漫性水肿信号,T1略低T2、等或略高,信号不均,边缘不清。CT可无明显改变。结论骨梗死早期影像学表现MRI较为典型而且发现较早,单纯凭影像表现诊断此病较为困难,还需要结合临床病史等相关资料,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实验性脑脓肿的CT、MRI和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春生  杨树源 《江苏医药》2001,27(5):327-329
目的 研究实验性脑脓肿不同时期的CT、MRI及病理特征。方法 建立狗脑脓肿模型,应用动态CT、MRI检查,结合多项病理学观测进行分析。结果 脑炎期MRI T1成像中心坏死区为低信号边缘不清,T2成像上为高信号,且与高信号水肿区融为一体,其范围比CT低密度区广泛。包膜期T1成像上包膜为等或略高信号,T2成像上为一光滑的、薄的、不连续的低信号“带”,其机理可能是脓肿壁上巨噬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不均匀分布所致。结论 脑脓肿MRI特征与其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较好,能更加准确、迅速区别脓肿的脑炎期和包膜形成期。  相似文献   

17.
吴秀清  蒋廷宠 《中国当代医药》2013,(23):105-106,113
目的探讨急性肾盂肾炎(APN)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证实的APN的多层CT平扫及三期增强表现。结果 12例中,单侧肾受累10例,双侧受累2例;多发病灶4例,单发病灶8例。CT平扫病灶均表现为等或略低密度影。增强CT扫描表现为边界不清,楔形低强化区9例,圆形低强化区3例;其中伴有条纹状低强化区8例;合并肾脓肿及包膜下脓肿各1例;全肾或局部增大10例;所有病例患侧肾周围脂肪内见条絮状影及肾周筋膜不同程度增厚。结论 APN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CT诊断APN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合临床资料,不难作出准确诊断;通过观察肾实质病变的程度、范围,肾周受累情况和并发症,对临床的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爽  彭亚萍 《中国医药科学》2012,(20):99-100,102
目的对比分析总结18例广义盆腔脓肿CT表现及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广义盆腔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手术或穿刺证实盆腔脓肿的CT检查资料,分析并总结归纳其形态学特征。结果盆腔脓肿CT主要表现为:(1)盆腔囊性或囊实性包块:根据脓肿壁形态可分为囊实性病灶、厚壁囊性病灶及薄壁囊性病灶,肿块间隔及实性成分于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典型病灶囊内见积气。(2)盆腔脓肿间接征象:盆腔脂膜炎,周围组织粘连,结构不清以及盆腔积液。(3)继发盆腔脓肿原发病及合并症CT表现。16层螺旋CT对18例盆腔脓肿都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广义盆腔脓肿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于广义盆腔脓肿定位、定性诊断都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德炯  王学建  钟平  谢惠琴 《贵州医药》2002,26(10):896-897
目的:评价CT脑动脉高密度征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3例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急性脑梗死CT脑动脉高密度征的影像资料。结果:27例观察到大脑中动脉MI水平段呈高密度征,右侧11例,左侧13例,双侧3例,占收集资料的53%。CT对照复查5例和MRI对照观察10例,所见均与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分布范围相符合。结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T和MRI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5例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T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单骨型5例,多骨型20例,其中15例跨越中线累及双侧颅面骨.CT表现为囊状膨胀样、磨玻璃样及硬化改变;MRI表现以膨胀样改变为主,自然孔道明显变形,组织成分不同MRI表现亦不同.结论 CT能够对病变进行定性诊断,MRI能够判断病变的病理学基础,两者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术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