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小麦品种、肥水条件与栽培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麦纹枯病的发病率日渐提高。因其为土传病害,若不能进行有效防控,不仅会对麦区造成较大危害,甚至还会影响同区其他作物。本文由此针对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危害及有效防控措施展开了相关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了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发规律及影响发病的因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是我县小麦主要病害,平常年景病田率在25%左右,环境条件较差时可达60%。发生后,一般麦田可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可减产20~30%,甚至绝收。对我县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严重。一、我县纹枯病发生原因我县属纹枯病重发区,气候条件、地理特征,土壤特点、农民种植习惯皆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与流行。1、我县主要大田作物为小麦玉米轮作,纹枯病菌逐年积累,为纹枯病逐年发生提供充足菌源。  相似文献   

4.
1995年豫北地区小麦纹枯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柴冠卿,冷铝(浚县植保植检站,浚县456250)小麦纹枯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及黄淮平原麦区为常发病害,危害亦严重,在豫北麦区发生较轻。1995年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在豫北麦区严重发生,来势之猛,危害之重在豫...  相似文献   

5.
随半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及种植密度的加大,小麦纹枯病在我区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发生面积大,危害时间长,常造成小麦严重减产。药剂拌种是当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主要手段,为明确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2002~2004年特进行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6.
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因素有小麦的抗病性、气候条件以及栽培条件,在防治上应以农业栽培防病措施为基础,结合药剂防治,能够有效地减轻和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小麦纹枯病是阜阳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20世纪90年代在阜阳发生危害逐年加重,2000年以后,上升为小麦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近年持续重发,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春季气候条件、田间菌源、小麦品种和栽培措施是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沿江麦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纹枯病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大障碍。总结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分析其危害损失与构成因子,针对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流行特点,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海英 《农技服务》2010,27(7):866-866,871
介绍了小麦纹枯病的病原及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小麦纹枯病的病原及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小麦纹枯病的消长因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纹枯病的消长因素与防治对策李林泉,刘文娟,任寿美,徐优良,刘国华,孙继明(泰兴市植保站225400)自70年代以来,小麦纹枯病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对小麦纹枯病的消长因素与防治对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消...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黄淮麦区小麦纹枯病的危害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通过对小麦纹枯病的侵染及发病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技术措施,防效显著,简单实用。小麦纹枯病俗称小麦富贵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近10年来高产超高产小麦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在高水肥地麦田危害越来越重。据调查,不同年份间侵染发病、危害程度不同。一般病田感病率为20%~50%,重病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黄淮麦区小麦纹枯病的危害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通过对小麦纹枯病的侵染及发病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技术措施,防效显著,简单实用。小麦纹枯病俗称小麦富贵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近10年来高产超高产小麦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在高水肥地麦田危害越来越重。据调查,不同年份间侵染发病、危害程度不同。一般病田感病率为20%~50%,重病  相似文献   

14.
颍泉区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颍泉区小麦纹枯病加重发生危害的原因,并针对小麦纹枯病发病规律和特点,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颖泉区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麦早期病虫害是指播种到返青前一段时间所发生的病虫草害.这一时期主要病虫草害有地下害虫、小麦纹枯病和杂草等.近几年在我县造成了较大的危害,一般减产5%,严重田块达15%.由于用药不科学,部分田出现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16.
密度与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纹枯病发病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运筹2个栽培因子对小麦纹枯病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拔节期施氮比例对小麦纹枯病及产量均有一定的调节效应。降低基本苗、提高追氮比例均能降低纹枯病发病指数,降低密度减轻纹枯病发病程度的效果优于提高追氮比例。但栽培因子对纹枯病的控制和小麦高产并不是完全同步的。生产上既要通过控制基本苗和基施氮肥比例来减轻纹枯病危害,又要使栽培因子有利于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发挥。文中还以高产和控病并重为条件,提出了控制该病发生程度的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7.
玉米纹枯病在南部县普遍发生,在雨水较多、气温较高的年份和地区发病较重,尤其在2008~2010年大面积发生,现已成为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一个主要因素。据调查,玉米纹枯病在不同的玉米品种上均有发生,发病率达13.5%~80.6%,危害高度已超过穗部,个别田块病株率已达100%,损失率达10%~30%,严重影响了我县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技术人员对发病较重的乡镇进行了田间实地调查,走访农户,与县农业局专家和技术人员、种子经营者座谈,多方面分析了我县近年来玉米纹枯病发生的规律及原因,经科学论证,提出了我县大田玉米生产中纹枯病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主要阐述了涡阳县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情况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发生与流行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减轻和控制涡阳县小麦纹枯病的危害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小麦红吸浆虫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危害花器和吸食麦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受害严重时几乎毁产九十年代末期,由于小麦机收跨区作业使得小麦红吸浆虫由河南沿京广线迅速北上,并于2001年首次传人玉田县,近几年来,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主要障碍。为了减轻危害,提高小麦产量,我们于2002年开始研究小麦红吸浆虫在我县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及相关配套的防治技术,确保小麦稳产、提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我地主要作物,近年来小麦纹枯病流行发生,特别是高产麦田,危害越来越重。据调查,一般病田病株率为20%~50%,重病田可达80%~90%。小麦受纹枯病危害,轻者穗小粒秕,重者不能抽穗,或形成白穗,一般病田减产10%左右,严重时减产3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