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5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行MRCP检查,同时对比US、CT、直接胰胆管造影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评价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对比研究.结果 52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胰胆管显示满意,其效果类似于直接胰胆管造影图像.MRCP可显示各种良恶性胆道梗阻性病变影像学特征,对梗阻程度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8.4%.结论 MRCP成像技术为重T2WI扫描,检查成功率高,胰胆管显示清晰,对各种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广泛,与常规MRI结合能提高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价值。方法对4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进行分析,并与超声和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MRCP对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对梗阻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58%。结论MRCP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胆管系统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恶性梗阻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怀疑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了MRCP检查.并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MRCP对恶性梗阻部位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93.3%。结论:MRCP在恶性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MRCP源像对胆管恶性梗阻的定性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MRCP采用FSE序列重LWI扫描,对56例拟诊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进行了MRCP检查,并与临床综合诊断或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56例均一次获得较满意的MRCP图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7.5%。结论 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常规MR扫描,对定性诊断也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胰胆管造影(Turbo SE MRCP)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胆道梗阻患者进行了MRCP检查后,又进行了ERCP检查,对其影像所见进行了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MRCP和ERCP对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7%,MRCP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5%,ERCP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4%。结论:MRCP和ERCP对梗阻性黄疸都有准确的定位诊断价值,ERCP的定性诊断价值高于MRCP,而MRCP对一些恶性梗阻的定量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graphy,MRCP)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恶性胆道梗阻性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所有病例均做MRCP检查,采用单次激发放射状自旋回波序列技术。其中胆囊癌2例,肝门转移癌7例,胆管癌49例,胰头癌16例。结果本组74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肝内外胆管显示率100%。MRCP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3.2%,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2%。结论 MRCP是一种无创性的有效检查手段,能清晰显示正常或异常的胰胆管结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能为临床提供十分有意义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0例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I+MRCP诊断结果。结果 110例MRCP能清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及梗阻程度,MRI+MRCP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0%(110/11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6%(103/110)。结论 MRI+MRCP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大多能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CT、US、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CT、US、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以评估三者的特点。方法 收集有CT、US、ERCP影像检查资料且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例75例,所有病例做了US检查和上腹部CT扫描,其中51例行ERCP造影成功。回顾性分析每1病例的影像资料,并与术前CT、US、ERCP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1)50例胆总管下端结石,CT术前诊断48例,敏感性96%;US术前诊断46例.敏感性92%;其中行ERCP的36例术前诊断31例;(2)21例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肿瘤,CT术前诊断15例,准确性70.5%。US术前诊断6例.准确性28.2%,其中行ERCP的13例术前诊断8例;(3)4例胆总管炎性狭窄,CT术前诊断2例,US术前诊断1例。其中行ERCP的2例术前诊断1例:(4)CT、US、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6.6%,70.6%,78.4%。结论 US仍是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检查方法:CT对梗阻性黄疸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高于US;ERCP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可选择性地作为US、CT检查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场强MR胰胆管水成像(MRCP)诊断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1例临床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并胆管扩张病人,使用0.2Tesla低场强MR成像仪,FSEL序列、单层,厚度40mm、60mm、80mm。结果:MRCP对恶性胆系梗阻部位的诊断准确率为96.5%,而CT为88.2%,超声为75.5%,MRCP的定性准确为96.5%。结论:低场强MRCP是安全、可靠的非侵袭性检查方法,不用造影剂,能较好评价胰、胆系统解剖和病理变化,在恶性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CP联合MRI在胰胆管疾病(主要是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价值及与ERCP的对比分析。方法:对2004-10/2008-08312例MRCP及MRI的图像进行分析,并与CT、超声及ERCP结果对照。结果:全部病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312例均行ERCP检查及治疗,与MRCP对照,两者所获图像极其相似。结论:MRCP联合MRI作为无创性检查技术,对胰胆管疾病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与ERCP接近,可作为胰胆管病变诊断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诊断胆胰系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在胆胰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患者进行了MRCP的检查,并与B超、CT比较,其中梗阻性黄疸32例,28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MRCP能够清楚地显示胆胰管的结构,对胆道梗阻的部位确诊率达100%,梗阻的病因确诊率达9643%,优于B超和CT。结论MRCP在胆胰系疾病中,特别是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上有着良好的准确性,是可作为替代创伤性检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MRI胆道造影(MR choingigraphy,MRC)与 CF,US,PTC/ERCP及手术、病理的对照研究,评价MRC显示胆道梗阻部位、确定梗阻原因的能力。材料和方法:30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在GE Signa.1.5T超导系统上进行了 MRC检查,并与PTC/ERCP、CT、US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本组资料中,MRC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准确性达100%,优于有损伤性的胆道造影PTC或ERCP。MRC确定梗阻原因的准确性70%,相似于PTC/ERCP、CT、US。结论:我们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无损伤性的MR胆道造影在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和定性上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对于梗阻性黄疸,特别是ERCP失败和不宜行PTC或ERCP的病人是最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CT对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肝内、外恶性胆道梗阻的超声、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超声、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及临床结果对照。结果本组58例患者恶性胆道梗阻超声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5%,定性诊断率为90%;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1%,定性诊断率为83%。结论超声对恶性胆道梗阻定性、定位诊断正确率优于CT,是一种有效的非侵袭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常规MRI扫描及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4月-2010年6月,对59例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行常规MRI及MRCP检查,其中18例行动态增强扫描,并与临床诊断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MRCP采用不屏气厚层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重度T2WI扫描,原始图像以最大信...  相似文献   

15.
胆道疾病的影像检查(附48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在胆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复习48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道疾病影像资料,分析各检查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结果 26例胆囊内阴性结石在传统造影中显示清楚。胆道直接造影能清楚显示胆道解剖形态及病因。B超和CT对胆道结石诊断阳性准确率为91.3%和90.3%,13例泥沙样胆石CT漏诊。超声诊断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符合率达100%和93.3%。MRCP的“胆管树”有助于肝门胆管癌的确诊。结论 传统造影法能较好显示胆囊阴性结石,胆道直接造影为定性诊断提供重要依据。B超和CT显示胆道结石优于其他方法。超声是慢性胆囊炎和息肉样病变最好检查方法。MRCP是诊断重度胆道梗阻的理想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MR显示胰、胆管扩张情况,并提出评价。材料与方法:检查52例病人,其中胆道梗阻35例,其它17例。应用呼吸门控快速自旋回波,重T2加权成像技术及图像叠加后处理。其中23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胆道梗阻病人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及扩张的胆管,非梗阻病人可显示胆总管及部分左右肝管。结论:MRCP能显示胆管的狭窄部位、程度及扩张的胆管、胰管。与MRI结合,能更准确地诊断梗阻部位及原因。与B超、CT及ERCP相比较,MRCP在诊断胆道梗阻的病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CT增强对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恶性胆道梗阻的影像表现,24例研究对象仅行MRCP+DWI检查,20例研究对象仅行CT增强检查,25例研究对象行MRCP+DWI联合CT增强检查,所有影像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MR...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梗阻性黄疸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489例可疑胆管梗阻性疾病及正常人行MRCP检查,原始图像作三维重建,然后分析其影像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MRCP能清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对胆道梗阻程度和梗阻部位判断的确诊率达100%。恶性梗阻的胆管扩张程度较良性梗阻重。结合MRCP原始图像和常规MRI能明确显示肿瘤大小及范围。MRCP鉴别良恶性梗阻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7%,准确性为95%。结论:MRCP检查的成功率高,胰胆管解剖结构显示清晰,适用于各种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可为恶性胰胆肿瘤术前可切除性提供评价,可作为该系统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外胆道梗阻的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影像特征。方法选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5例肝外胆道梗阻性病变患者,其中肝外胆道结石21例,慢性胰头炎2例,恶性胆道梗阻42例。使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47例。使用1.5T超导MRI扫描仪检查18例,SE序列常规T1WI和T2WI横断和冠状面成像,MRCP使用单次激发厚层投射技术。结果47例中MSCT显示轻度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3例,中度12例,重度32例,对肝外胆管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准确率为97.9%,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7.2%。18例MRCP胆胰管显示满意,对肝外胆管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准确率为100%,结合常规MRI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8.9%。结论MSCT与MRI检查可以对肝外胆道梗阻作出早期诊断,特别以MRCP能清楚显示扩张胆管的部位、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优于C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CT增强扫描对恶性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疑似恶性胆道梗阻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CP、DWI、CT增强扫描检查与病理学诊断; 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比所有患者MRCP形态,比较MRCP+DWI单独检查与CT增强扫描检查对胆道梗阻定位、定性诊断价值。  结果  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良性肝外胆道梗阻患者33例(41.25%),其中胆管结石27例,胆管炎性狭窄6例; 恶性肝外胆道梗阻患者47例,占比58.75%,其中胆总管癌34例、壶腹癌4例、胰头癌9例; MRCP影像学特征显示,良性梗阻患者主要表现为“枯枝状”,恶性梗阻患者主要表现为“软藤状”; 两种检测方法中,MRCP+DWI联合CT增强扫描对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高于MRCP+DWI诊断(P < 0.05);MRCP+DWI检查胆道梗阻对胆管结石、胆管炎性狭窄、胆管癌、胰头癌的诊断符合率均低于MRCP+DWI联合CT增强扫描,两种检查方法对壶腹癌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MRCP+ DWI联合CT增强扫描定性诊断总符合率高于MRCP+DWI检查(P < 0.05)。  结论  MRCP+DWI联合CT增强扫描可对恶性胆道梗阻进行准确定位,还可提高定性诊断恶性胆道梗阻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