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红  王芳云 《安徽医学》2020,41(7):850-85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数字化印模技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合肥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收治的60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瓷修复治疗,并通过数字化印模制作修复体。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情绪、诊疗不适感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取模后(干预后)与入院后(干预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差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诊疗不适感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布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8,P=0.04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数字化印模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诊疗不适感,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张凡  李伦兰  戴晴  陶晖  王文静 《安徽医学》2020,41(7):846-849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清单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自行设计的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清单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组别×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4.268,P=0.019),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8.956,P=0.006),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逐渐下降(F=652.492,P<0.001);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组别×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17.589,P<0.001),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腰椎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F=8.956,P=0.006),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得分逐渐上升(F=652.492,P<0.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护理清单可减轻胸腰椎骨折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并行PCI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和血管并发症情况,以及出院后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干预前后LVEF和ADL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7.83±2.09)天]比观察组[(9.13±3.20)天]明显缩短(P<0.05)。两组PCI术后患者舒适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MACE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8,P<0.05)。结论 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抗压性防护面膜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月26日至2月24日军队支援武汉医疗队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空白组未使用抗压性敷料,对照组使用水胶体敷料后佩戴面部防护用具,观察组使用抗压性防护面膜后佩戴面部防护用具。比较干预结束时3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面部舒适度、面部压力性损伤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结束时,空白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面部舒适度评分为6.00(6.00,7.00)分,对照组为5.00(4.00,5.00)分,观察组为1.00(0.50,2.00)分,3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面部舒适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7.392,P<0.001);根据秩均值进一步推断,空白组面部舒适度秩均值最大(96.68),观察组秩均值最小(20.88)。干预结束时,空白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中面部无损伤者3例(7.5%,3/40)、1期面部压力性损伤者28例(70.0%,28/40)、2期面部压力性损伤者9例(22.5%,9/40);对照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中无面部损伤者27例(67.5%,27/40)、1期面部压力性损伤者13例(32.5%,13/40);观察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中无面部损伤者37例(92.5%,37/40)、1期面部压力性损伤者3例(7.5%,3/40);3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63,P<0.001),观察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最低。3组均未发生皮肤过敏反应,均无人感染COVID-19。结论 使用抗压性防护面膜能有效降低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改善佩戴面部防护用具的面部舒适度,可作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用品配备。  相似文献   

5.
陈丛侠  荣向霞 《安徽医学》2017,38(9):1214-1216
目的 探讨专科特色健康教育在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专科特色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焦虑发生率、术中配合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的发生率均较高,观察组术后焦虑的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50.00%)、术中配合(93.33%)优于对照组(66.67%)、患者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科特色健康教育能降低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焦虑的发生率,提高术后配合度及满意度,术后焦虑恐惧、身心不适感很快消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春霞  丁萍  宋真 《安徽医学》2016,37(12):1568-1570
目的 分析新型体位翻身垫促进泌尿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效果。方法 选取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6月进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腹腔镜手术后的带2根以上导管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6小时自行或家属、护士协助床上翻身活动,观察组术后6小时即刻使用新型体位翻身垫协助患者早期床上翻身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管道引流不畅发生率、管道滑脱发生率、疼痛度和舒适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管道引流不畅发生率、管道滑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置体位翻身垫3 d后,轻度疼痛患者22例(51.16%),高度舒适患者18例(41.86%),对照组轻度疼痛患者7例(16.27%),高度舒适患者仅9例(20.9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术后患者使用新型体位翻身垫,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在床上翻身活动,减少管道引流不畅、管道滑脱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促进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在降低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白内障并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干预,观察两组的眼压、视力、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分数为(80.61±6.62)分,对照组为(63.22±12.8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护理后的眼压对比均有了明显的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眼压降低更加显著(P=0.03),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较对照组显著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观察组出现3例并发症(3%),对照组出现10例并发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进行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干预,可以辅助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程度。方法 冠心病患者238例,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119例(观察组),未合并糖尿病患者119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00);两组冠状动脉两支/左主干病变发生率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狭窄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映病变严重程度的Gensini积分更高(P=0.000)。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田雷  周殊  程景林 《安徽医学》2016,37(12):1522-1524
目的 研究大剂量氨溴索联合甲强龙早期应用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肺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9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成甲强龙组(对照组)及氨溴索联合甲强龙组(观察组),每组4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存活率、肺纤维化发生率和肺纤维化程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第3天的肺纤维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观察组肺纤维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第1周比第3天的肺纤维化程度增加(P<0.05),而对照组各时间点比前一时间点的肺纤维化程度增加(P<0.05),在第2周及第4周时,观察组肺纤维化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联合甲强龙早期应用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存活率不能显著提高,但使百草枯中毒导致的肺纤维化发生率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有所下降,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群组管理对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患儿主要照护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23例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下,实施为期14周(院内2周及院外12周)的群组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躯体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照护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差异。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4.338,P<0.05),术后24 h疼痛程度≤3分病例数多于对照组(χ2=8.867,P=0.003)。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例(8.33%),对照组为23例(36.51%),其中观察组尿瘘、尿道感染或裂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尿道狭窄、阴茎扭转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45、4.751,P<0.05)。结论 群组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且能有效缓解尿道下裂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绷带卷加压包扎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591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96例)用两个医用绷带卷并排放置于起搏器囊袋上方,与切口平行,3M胶布条固定绷带卷,松紧以伤口不出血、绷带卷无移位为准,术后6 h松解胶布条和绷带卷.对照组(295例)将1 000 g沙袋置于起搏器囊袋上方,术后6 h取走沙袋.比较两组患者压迫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两组在切口出血、囊袋血肿和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疼痛、尿潴留和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绷带卷加压包扎法可明显减少患者伤口疼痛、尿潴留、睡眠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囊袋内预留引流条对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预留引流条,观察两组的术后囊袋血肿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周,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切口愈合时间比较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的囊袋血肿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P〈0.05)。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在囊袋内预留引流条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囊袋血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微创旋切术术中灌注中药三七总皂苷预防术后血肿及皮肤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因乳腺肿物需进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术中给予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灌注肿物残腔,对照组术中不给予三七总皂苷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血肿及皮肤瘀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乳腺血肿及皮肤瘀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灌注三七总皂苷可以减少术后乳腺血肿及皮肤瘀斑的发生,且减少术后疼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切口皮下留置引流管外接自制简易负压引流装置应用于妇科开腹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对120例开腹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根据随机化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常规一期切口缝合术,不放置负压引流管)和观察组(切口皮下留置引流管外接自制简易负压引流),每组60例患者。比较两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关腹时间(16.25±6.13)min、切口愈合时间(5.89±1.52)d、换药次数(6.12±1.21)次、住院时间(7.92±1.64)d均低于对照组的(18.23±5.69)min、(7.92±3.39)d、(10.03±2.13)次、(9.33±3.6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6.67%)二次缝合率高于观察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简易负压引流装置应用于妇科开腹手术中,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口愈合速度加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考虑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孙政  卞上  王家文 《安徽医学》2016,37(8):957-961
目的 对比分析细孔钻颅术血肿抽吸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以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投掷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行细孔钻颅血肿抽吸术,对照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术后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残率、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5.00% vs 45.00%,20.00% vs 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术后随访期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1年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孔钻颅术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率高,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幕上自发性脑出血(S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2年9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中等量幕上SICH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接受内镜辅助下非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经颞顶入路),研究组接受内镜辅助下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经眶上锁孔长轴入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并发症、预后及经济学指标。结果 研究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 <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差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颅内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 <0.05),总...  相似文献   

17.
路世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03-103,10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使用自制桡动脉辅助压迫止血垫后的效果。方法将356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80例患者术后使用传统止血方法,观察组176例患者术后使用自制桡动脉辅助止血垫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穿刺口压痛、瘀血、手部肿胀、局部过敏情况及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穿刺处的各种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自制桡动脉辅助压迫止血垫在冠脉介入术后对桡动脉止血效果满意,穿刺周围皮肤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不适感时间缩短而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念下腹腔镜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左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左叶胆管结石患者14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开腹肝左叶切除术、损伤控制理念下腹腔镜肝左叶切除术,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血清生化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残留率、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 d与术后4 d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细胞计数的差值低于对照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骨髓原始细胞非红细胞计数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损伤控制理念下腹腔镜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左叶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能与诱发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较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制执笔式静脉穿刺拔针按压器(按压器)在肿瘤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5例需静脉输液治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34例,B组31例,C组30例。A组采用传统按压方法,拔针后用棉签按压针眼止血;B组采用保留刺点上方的输液贴,拔针后使用按压器按压针眼止血的方法;C组采用拔针后保留穿刺处输液贴用手指按压针眼止血。结果3组病人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组与B组、C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按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病人瘀斑、皮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B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结论按压器应用于肿瘤病人静脉输液拔针时按压舒适、疼痛感小,止血效果好,按压时间优于传统手指按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前后受压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0年2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前后受压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B组行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颈椎曲度D值。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 <0.05);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 <0.05),出血量少于B组(P <0.05);B组术后JOA、VAS评分均高于A组(P <0.05);B组术后1周、术后12个月颈椎曲度D值高于A组(P <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 <0.05)。结论 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前后受压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率更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