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调查某铁矿氡浓度、矿石放射性核素活度,估算矿工年有效剂量.方法 利用CR-39固体径迹探测器累积测量氡浓度:利用高纯锗γ谱仪分析矿石<'226>Ra、<'232>Th、<'40>K活度浓度.结果 矿井下氡浓度平均值约为207 Bq/m<'3>,估算所致矿工年有效剂量约为1.30 mSv;矿石中<'226>Ra、<'232>Th、<'40>K活度浓度分别为26.4、2.5和17.5 Bq/kg,估算所致矿工年有效剂量约为0.05 mSv/a.总计矿工年有效剂量为1.35 MSv/a.结论 该铁矿应考虑采取加大通风能力等措施来降低井下氡浓度,并对井下矿工按照职业照射人员的要求开展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山东省莱州市三座省属国有金矿氡浓度水平,估算矿工接受年有效剂量。方法 利用CR-39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累积氡浓度。结果 测量期间三座金矿井下氡浓度平均值分别约为72.3、106.6和115.2 Bq/m3,估算氡及其子体所致矿工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45、0.67和0.72 mSv。结论 三座金矿应采取加大通风能力等措施降低井下氡浓度;对井下矿工应按照职业照射人员的要求开展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地下煤矿222Rn、220Rn水平及γ剂量率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河北省唐山地区地下煤矿放射性水平。方法应用累积测量和瞬时测量技术对四个地下煤矿氡浓度和γ剂量率进行测量,以及用高纯锗γ谱仪对各煤矿的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测量。结果对四个煤矿累积测量表明:矿区煤矿222Rn浓度约为50.1Bq/m3,220Rn约为38.4Bq/m3,矿井下γ剂量率约为108nGy/h;瞬时取样测量表明矿区煤矿中222Rn浓度约为60.8Bq/m3,矿区地表γ剂量率约为67nGy/h;煤矿中煤和矸石238U,226Ra,232Th,40K放射性活度浓度算术平均值分别为39.6,31.3,36.3,26.0Bq/kg。结论唐山地区地下煤矿氡浓度高于环境氡浓度,该矿区煤的放射性核素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矿区归一化集体剂量4.76人mSv/万t。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铅矿石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并估算矿工接受年有效剂量。方法 现场调查采集铅矿井下工作场所矿石样品,利用γ能谱仪测量矿石样品中放射性核素比活度,从而估算矿工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在分析的13份矿石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活度浓度均值分别为41.8、20.2和44.0 Bq/kg,估算所致矿工年有效剂量约为0.09 mSv。结论 铅矿井下工作人员接受天然γ辐射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湖南某铅锌金矿井下放射性水平,评价放射性危害程度及来源。方法对井下不同位置γ剂量率以及氡浓度进行实地测量,估算井下工作人员所受年有效剂量。结果井下矿区γ剂量率范围为(0.05~0.63)μSv/h。累积测量氡浓度范围为(52~721)Bq/m~3,井下工作人员所受最大年有效剂量约为4.84 mSv。结论根据本次调查,该矿井下工作场所氡浓度较高,存在放射性危害,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芬芳  袁镛龄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3):272-274,276
目的 探索辐射水平在我国锡矿山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放射卫生防护的建议,为保护锡矿山井下工人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应用文献资料和现场调查的测量结果,得到了锡矿山井下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结果 锡矿山井下环境中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绝大部份属于正常本底辐射水平。早期,锡矿山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氡浓度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浓典型值分别为3.12 kBq/m3和5.61μJ/m3。目前,绝大多数锡矿山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氡浓度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分别低于1 000 Bq/m3和3.57μJ/m3结论 锡矿山工作人员中凡个人年有效剂量大于1mSv或物料中天然铀比活度大于1 Bq/g的锡矿山均应进行放射卫生防护的审管。锡矿山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氡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和井下环境中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管理限值分别为1 000 Bq/m3、3.57μJ/m3和1μGy/h。锡矿山井下矿工个人剂量管理目标值定为10mSv/a。工作人员总的年有效剂量超过10 mSv时,工作人员应视为放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某金矿井下作业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为进一步控制职业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用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法检测58例金矿井下作业人员(暴露组)和62例对照组人员的染色体畸变情况.用LD-P-R-T型氡射气探测器,内置固体径迹探测器CB-39测量井下累积~(222)Rn浓度和γ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 井下作业人员染色体型畸变率为0.72%,染色单体型畸变率为0.41%,总畸变率为1.16%,对照组的染色体型畸变率为0.14%,染色单体型畸变率为0.18%,总畸变率为0.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井下工作人员各工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和总畸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年工龄组染色体犁畸变率(1.20%)明显高于1~年工龄组(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畸变类型主要是以无着丝粒断片为主.金矿井下累积~(222)Rn浓度平均值为1200 Bq/m~3,井下γ空气比释动能率与地面辐射水平接近.结论 金矿井下作业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遗传学损伤效应,应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加强职业危害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云南省某铅矿井下放射性水平,分析可采取的井下辐射防护措施。方法应用瞬时测量技术对铅矿井下不同海拔高度的五个矿洞进行222Rn、220Rn浓度和γ剂量率测量。结果井下矿区222Rn浓度中位数值为1 367 Bq/m3,220Rn浓度中位数值为24 Bq/m3,222Rn子体α潜能浓度中位数值为3.04μJ/m3,γ剂量率平均值为0.08μGy/h;不同监测矿洞的222Rn浓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0Rn浓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最高的监测矿洞222Rn浓度分布与其他各个监测矿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22Rn浓度低于其他各个监测矿洞;采场与井下休息区的222Rn浓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0Rn浓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场的220Rn浓度高于井下休息区。结论铅矿井下矿区222Rn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管理目标值(1 000Bq/m3),现有井下通风系统不能有效降低222Rn浓度,222Rn浓度是220Rn浓度的50倍,222Rn子体α潜能浓度未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3.57μJ/m3),γ剂量率未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1μGy/h),均在云南省本底范围内,矿井下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9.
放射卫生     
012423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环境空气中氡浓度调查/李蓉…//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一2000,20(3).一213~214 通过固体核径迹图像分析法对解放军医学图书馆进行氡浓度的测量得出:室外氡浓度年平均值为7.2Bq·m~,室内年平均值为28.1Bq·m。;室外氡子体平衡当量浓度为4.2Bq·m_。,室内为14.1Bq·m。;人员所受氡及其子体的年有效剂量为432~Sxr,年集体有效剂量为3.02×10-。man·Sv。图1表3参6 (郭海恩)012424平凉地区居民住宅中。”Rn、’’。Rn浓度的研究/尚 兵…//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0。20(3).一18l~183 采用Rn—Tn固体径迹探测器…  相似文献   

10.
刘玉贵  曹振村 《职业与健康》2008,24(21):F0002-F0002
目的了解龙岩市矿工井下作业氡暴露水平,为保障矿工身体健康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国DOSE—man Pro氡子体检测仪对该市煤矿、铁矿、金铜矿、锰矿的主要井下作业点多次测量氡浓度。结果龙岩市部分井下作业点氡浓度值超出500Bq/m^3,个别井下作业点氡浓度值超出1000Bq/m^3。结论龙岩市部分矿工井下作业点氡暴露水平较高,必须加强防氡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某稀土化工厂周围222Rn/220Rn子体浓度及土壤析出率水平。方法用BWLM-PLUS-S氡、钍射气子体测量仪测量222Rn/220Rn子体浓度以及ERS-2氡析出率仪和RAD-7测量222Rn/220Rn析出率。结果厂区室外222Rn/220Rn子体平衡当量浓度平均值分别是1.08Bq/m3和0.06Bq/m3,室内平均值分别是8.58Bq/m3和0.09Bq/m3;车间内222Rn/220Rn子体浓度平均值是14Bq/m3和0.13Bq/m3,办公室内平均值是3.16Bq/m3和0.05Bq/m3。厂区周围6处土壤中222Rn析出率最高为63.9mBq/(m2s),最低为6.3mBq/(m2s),平均18.9mBq/(m2s);222Rn析出率最高为1.72Bq/(m2s),最低为43.4mBq/(m2s),平均0.41Bq/(m2s)。结论厂区外环境、室内中222Rn/220Rn子体浓度在世界室内外水平之下,222Rn/220Rn析出率总体处于世界土壤的平均值范围内,只在个别测点偏高。  相似文献   

12.
室内外222Rn浓度及居民所受子体照射剂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广州市室内外空气中222Rn浓度水平及其子体所致公众有效照射剂量.方法 于2003年7月~2004年6月,采用CR-39α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广州市201间建筑物室内222Rn累积浓度,计算所致居民年有效剂量当量.结果 室内222Rn浓度范围为15.7~157.9 Bq/m3,平均值为(47.3±23.4)Bq/m3,室外222Rn浓度平均值为(20.5±8.7)Bq/m3.室内外222Rn子体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322 mSv/a,所致广州市居民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1 650 man·Sv/a.结论 广州市室内222Rn浓度属正常天然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个旧市郊室内氡、钍射气浓度和地面γ辐射水平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个旧地区居室内氡(^222Rn)、钍射气(^220Rn)及其子体水平,明确钍射气的剂量贡献。方法考虑住宅类型和地理分布因素,从个旧市郊某村选取建筑结构有代表性的50户住宅的主卧室,采用氡-钍射气鉴别探测器测量氡、钍射气浓度,用沉积率装置测量钍射气子体浓度。其中14间居室采用连续性氡测量探测器和α谱氡、钍射气鉴别探测器测量氡、钍射气浓度,空气采样滤膜结合CR-39探测器测量钍射气衰变产物浓度,碘化钠闪烁计数器测量地表γ剂量率。结果50间居室的氡浓度为32~498Bq/m^3,平均136Bq/m^3;钍射气浓度为39~7908Bq/m^3,平均3297Bq/m^3;钍射气子体浓度为2.0~23.9Bq/m^3,平均10.2Bq/m^3。钍射气子体衰变产物致居民年平均有效剂量大于氡子体衰变产物的平均年有效剂量(2.9mSv vs 1.6mSv)。结论个旧市郊部分居室室内钍射气及其子体浓度高,钍射气子体的剂量贡献要高于氡子体的剂量贡献。在个旧开展氡致肺癌危险评价研究应当考虑钍射气子体的剂量贡献。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室内222Rn、220Rn浓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室内222Rn、220Rn浓度及所致居民剂量.方法于1997年11月至1998年2月期间采用CR-39 α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了广州市33间建筑物室内累积222Rn浓度16问建筑物室内累积220Rn浓度.结果 222Rn浓度范围为3.3~238.2 Bq/m3,平均值为(79.1±56.6)Bq/m36.220Pn浓度范围为46.6~531.0 Bq/m3,平均值为(190.8±163.4)Bq/m3.结论各类建筑物室内222Rn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了解皖苏两省地下煤矿环境中的放射性水平,对两省煤炭主采区的地下煤矿进行抽样调查。方法 同时采用瞬时法和短期积累(活性炭被动吸收)法测量井下氡浓度,直接和热释光法测量γ辐射剂量率,并对煤及矸石进行取样分析。结果 两省4个典型煤矿的井下氡浓度为6.6~102.3Bq/m3,γ辐射剂量率为9×10-8~24×10-8Gy/h,煤及矸石的238U为74.6~135.6Bq/kg、226Ra为55.8~98.3Bq/kg、232Th为18.4~112.8Bq/kg、40K为41.6~544.3Bq/kg。估算地下煤矿矿工接受的有效剂量为0.22~1.05mSv/a,其中氡及其子体产生的剂量为0.04~0.57mSv/a,γ外照射产生的剂量为0.18~0.48 mSv/a,两省总的集体剂量为91.7人·Sv/万t。结论 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辐射照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影响室内空间空气比释动能率测定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影响室内空间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测量因素。方法 用BH3103A.X-γ测量仪测量室内四周墙壁和中心点,将五个测量点的平均数作为室内空间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 测定了不同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活度浓度以及不同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比释动能率。结论 室内空间空气比释动能率不仅依赖建筑材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度,而且与房间面积大小有关。用低放射性材料对墙体进行表层覆盖能有效地降低室内空间空气比释动能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地铁二、八号线车站氡浓度水平及所致工作人员有效剂量。方法采用CR39氡探测杯对16座车站~(222)Rn累积浓度进行了测量分析,计算了所致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当量。结果 16座车站~(222)Rn浓度均值为40.7 Bq/m~3。~(222)Rn子体所致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为0.293 mSv/a。结论广州地铁地铁二、八号线16座车站氡及其子体未给地铁工作人员带来额外的放射性剂量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5年-2017年山东省部分矿井中氡的活度浓度,对工作人员照射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依据《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定方法》(GB/T 16147-1995)进行测量,依据《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 116-2002)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15年-2017年共检测煤矿氡样品1002件,算术平均值为21 Bq·m-3,活度浓度最大值为377 Bq·m-3;检测金矿氡样品36件,算术平均值为65 Bq·m-3,活度浓度最大值为228 Bq·m-3;检测铁矿氡样品7件,算术平均值为21 Bq·m-3,活度浓度最大值为40 Bq·m-3结论 2015年-2017年所检测的山东省261家次煤矿、36家次金矿和7家次铁矿的井下氡的活度浓度水平均低于《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 116-2002)已用地下建筑的行动水平,均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对工作人员剂量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黄军  董涛  时良辰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88-1989
目的研究和评价新疆某钒矿放射性水平。方法对钒矿区各平峒内的γ外照射、现场的氡气浓度和矿石中的核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钒矿区平峒内的γ外照射为256~1416nGy/h;氡浓度水平为257~830Bq/m3;矿石238U的放射性核素水平为0.351~0.646Bq/g,平均值为0.56Bq/g。结论根据第1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关于伴生矿认定方法(U、Th系核素含量水平的限值要求大于0.1Bq/g),认定该钒矿为伴生放射性矿;钒矿部分平峒内氡浓度达到国家标准中考虑采取补救行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不同种类煤矿作业场所空气中氡浓度和γ射线辐射水平。方法分别选取褐煤矿、有烟煤矿和无烟煤矿各一个,用ZYW-850型测氡仪和FD-71型闪烁辐射仪测量各矿井下采煤面、掘进面、回风巷、主巷道以及地面室内、外空气中的氡浓度和γ射线辐射水平。每个作业点测3个平行样,用算数平均数±标准差来计算各作业面氡浓度和γ射线辐射量,并与全国地面室内、外及矿区地面室内、外辐射水平相比较。结果检测的3个煤矿井下氡浓度均值为31.5±16.9 Bq·m~(-3)(N=261),波动范围为4.9~46.3 Bq·m~(-3),低于全国室内氡浓度平均水平(44.1 Bq·m~(-3));三煤矿井下γ射线空气吸收率均值8.8±5.7×10~(-8)Gy·h~(-1)(N=264),波动范围为2.9~12.3×10~(-8)Gy·h~(-1),低于我国天然γ射线辐射室内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为11.95±1.7×10~(-8)Gy·h~(-1),波动范围为1.4~54.2×10~(-8)Gy·h~(-1))水平。煤矿井下氡浓度略高于矿区地面室内水平(15.1±3.5 Bq·m~(-3));井下γ射线辐射水平略低于矿区地面室内水平(13.6±3.4×10~(-8)Gy·h~(-1)),但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煤矿井下氡浓度浓度和γ射线辐射水平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煤矿井下空气中氡浓度和γ射线辐射水平未见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