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渤海国是唐朝时期中国的一个边疆民族政权,与日本具有一些相同的文化因素,物产丰富,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这些是其对日本交往的有利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渤海进行了长期的对日交往,是中日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渤海对日本的交往,影响了东北亚战略格局,满足了双方人民的经济需要,促进了唐文化的传播,给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内涵,对于东北亚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主编的《明清东北亚水陆丝绸之路与虾夷锦研究》一书是国家九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经多年刻苦钻研 ,终结硕果 ,该书已于 2 0 0 1年 9月 ,由辽海出版社出版 ,在东北史研究园地里又增添了一朵鲜花 ,可庆可贺。全书共十二章 ,附有珍贵的图片和交通路线示意图。另外还附有杨到日本北海道进行考察和讲学的专题论文。书中对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贸易的地点、贸易的内容以及贡貂赏乌林的盛况、虾夷锦文化现象等均有详细的论述。历史证明 ,东北亚丝绸之路 ,是中国黑龙江下游土著民族和日本北海道虾夷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共同繁荣之路 ,虾夷锦文…  相似文献   

3.
<正> 日本名古屋经济大学教授铃木正,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东大学的邀请,于1985年6月3日至12日访问了北京、青岛和济南。铃木先生在访问山东大学期间,给哲学系师生作了“战后日本唯物论哲学的发展及其动向”的学术讲演,并与部分师生举行了座谈,就日本哲学界现状、中国研究安藤昌益的情况和山东大学哲学系关于日本哲学的教学和科研情况等,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东北亚形势的新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和评论日本就21世纪外交战略展开的争论。最后。提出了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5.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日本著名女作家山崎丰子及其助手于十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在长春进行采访和参观。山崎丰子是一位热心于中日友好事业的著名作家。一九八四年山崎先生及其助手曾两次来长春访问,采访日本战争孤儿。山崎先生此次来长,就是在以前采访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素材,体验生活,以便撰写出一部反映日本战争孤儿在中国人民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古代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探索傅朗云号称“文化运河”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按传统观点,始自张骞通西域,引来罗马、大食商贾,长安、洛阳为“胡人”乐土。而《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刊载王克林《北齐库狄洛墓》一文则报道了长安以东的丝绸古道,大同出土的胡俑...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日本以"怀柔"政策借所谓"间岛"问题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开放了龙井村、局子街、头道沟、百草沟四处为商埠.延边地区开埠对东北亚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中国丧失了主权利益,在东北亚的地位一落千丈;其次,日俄在东北亚的竞争实力出现变化,日本压倒俄国开始占据上风;最后,尤为严重的是,延边地区被日本事实控制后,俄日开始互相支持"和平经营"政策,这为进一步侵略和分裂中国领土埋下更大隐患.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势必形成东北亚经济圈。中国和日本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主要成员国,加强两国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及企业合作,对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共同开发将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吉林省在东北亚经济圈中占有特殊地位。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腹地,东部与俄罗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七年十月出版的《史观》杂志第九十七册发表了长泽和俊的《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该文对日本学术界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作了初步的总结,同时也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在此文中,作者谈到了丝绸之路在日本的研究动向。日本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首先开始于塞外史研究,在这方面白鸟库吉、桑原?藏、藤田丰八、羽田亨、石田干之助是卓有成就的。在初期的研究中,多为地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元月中旬,笔者为执行由香港特区最高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赞助的“香港救助儿童会”捐资项目而访问西安和上海两座城市。因为遭遇春运,故在完成既定任务后得空拜会了几位旅外邑人。其中原籍休宁陈霞、后侨居日本、现任日本东工KOSEN株式会社上海、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所长竹越申生先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从公元4世纪至10世纪,在东北亚地区相继发生高句丽、渤海"结援"日本的历史事件.日本则趁机插手朝鲜半岛事务,武装干涉,造成东北亚的动荡,妄图改变东北亚政治格局.高句丽引狼入室,未能挽救自身灭亡.渤海初期与唐王朝发生矛盾,曾"结援"日本,但在唐玄宗的政治对话之下,很快得到化解.终渤海之世,渤海与日本一直存在"国书之争"--日本把高句丽、渤海视为朝贡国,渤海始终不接受,不承认.高句丽、渤海"结援"日本和日本趁机称霸东北亚,给予我们很多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战线》2012,(12):286-287
第三届东北亚智库论坛于2012年9月7日在长春市南湖宾馆隆重举行。吉林省副省长王化文,主办方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办公室主任王立强,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许云鹏,吉林省博览事务局局长赵强华,以及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和中国的著名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主题鲜明,针对东北亚合作的新进展,确定为"抓住东北亚合作新机遇";论坛议题确定为"东北亚区  相似文献   

13.
正荣新江先生的新著《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是在作者数十年来撰写的有关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的文章和讲演稿中精心挑选、合理分类、有机组合而成的一部专著。该著为邓小南先生主编的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未名中国史丛刊"之一,2015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包括中英文目录、前言、正文、索引和后记。前言部分对全书做了精要的概括。正文分为五编,第一编为丝绸之路,包括《丝绸之路与古代新疆》《唐代安西都护府与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4.
“我们日本中国研究所中国近代史学者访华团访问了贵国,在南京和扬州度过了很有意义的、愉块的日子”,“受到了你们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各位先生的很亲切和周到的接待,我们都很感激。”“由于你们的关怀和安排,我们能够访问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南京大学图书馆,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愿意今后更努力地进行研究,和你们更深入地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京都府立大学教授若松宽于8月21日访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并同有关学者举行了座谈。社科院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向日本朋友介绍了内蒙古的历史学和蒙古学的研究工作以及《内蒙古社会科学》杂志的编辑出版情况。若松宽先生表示,愿意和中国学者共同努力,不断地交流学术成果和学术情况,并表示要把自己新的研究文章寄给《内蒙古社会科学》杂志,希望能够给予发表。  相似文献   

16.
明清以降东北亚区域经济文化研究会在哈成立1994年1月13-14日,明清以降东北亚区域经济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冰城哈尔滨飞龙宾馆召开。省内外学者40余人未加了大会。在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刘重日先生代表中国明史学会对明清以...  相似文献   

17.
日本关西大学教授、文学部部长大庭脩先生长期从事日中关系史和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工作,著述甚多。一九七九年夏季,大庭先生以日中学术恳谈会日中关系史研究者访华团秘书长的身份来我国访问,八月十一日上午在沈阳市中华剧场作关于日清贸易问题的学术演讲,回国后又将所讲内容撰写成文,寄赠本刊。本刊现将大庭先生的大作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地处东北亚战略要冲的朝鲜半岛便成为列强扩张的焦点。为争夺对朝鲜的控制权,新兴的日本和美、俄、英等国与作为宗主国的清帝国之间及列强相互之问,进行了激烈的角逐。所谓“朝鲜问题”,其实质是强国对弱国的压迫和强国之间的势力争夺。这种争夺制约着19世纪后期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演变。通过日中和日俄战争,日本终于1910年吞并了朝鲜,使“朝鲜问题”告讫。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于今年3月21日成立了日本问题研究中心中心的成立是在院各研究所多年来对日本问题的研究、与日本学者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我院的十个研究所中,大部分研究所都有人在研究与日本有关的问题,如历史所在研究中日关系史,政治所有人在研究日本政治,经济所和东北亚所非常关心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在东北亚的影响.近年来,我院接待最多的是日本学者,已同几十所大学或学术部门有联系.因此,日本问题研究中心的成立,把全院研究日本问题的人员、资料及各种有利条件集中起来,也可以通过这一机构,与省内研究日本问题的专家、学者建立密切的联系;与日本国的各种机构和研究人员保持稳定的关系,使我院的日本问题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0月13~15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冯其庸学术馆共同举办的"北京大学丝绸之路文明高峰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冯其庸学术馆隆重召开。冯其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史学家、书画家,一生与西域结缘,为丝绸之路学术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次会议在冯其庸学术馆召开,是对冯其庸先生学术精神与业绩的纪念。中华书局柴剑虹先生的主题演讲《以真性情抒写丝路之魂——重读冯其庸先生〈瀚海劫尘·自叙〉感言》,回顾了冯先生的西域诗词、摄影、绘画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