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赵萍  吴丹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043-104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49例2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和48例2型糖尿病无脑梗死患者,对两组间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组的吸烟比率、血尿酸、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均高于无脑梗死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尿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尿酸增高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2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合并组、单纯脑梗死组及单纯糖尿病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9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大面积脑梗死、多灶性梗死、再发性梗死人数均高于单纯脑梗组(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与脑梗死显著相关(OR值分别为18.367、18.014、4.216、22.341、24.871、6.157、8.149)。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具有大面积性、多灶性和易复发的特点。吸烟、高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单纯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是吸烟、高甘油三酯、高血压、LDL-C≥3.6 mmol/L、HDL-C≤0.91 mmol/L。结论在早期干预中,要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患者的吸烟进行控制,加强饮食指导,控制血糖和血压,同时对血酯水平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董宏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5):860-86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对55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主要与高血糖、高血压长期对机体损害有关。结论严格控制高血糖、高血脂,控制血压对降低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崔军莉  代娟丽 《吉林医学》2014,(18):3986-3986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变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8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其中合并老年2型糖尿病44例,设为观察组;另外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脑梗死病变特点,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100;多灶性梗塞、再发性梗塞较为常见。结论: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100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常见的多为多灶性梗塞、腔隙性梗塞和再发性梗塞。  相似文献   

6.
包静 《四川医学》2008,29(12):1675-167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8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及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测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流变。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有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注意干预。  相似文献   

7.
郑广智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2):726-72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3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40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2组血脂及CT检查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应以预防为主,减少危险因素,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的之一,是目前糖尿病患者发生死亡的重要病因。引起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除可出现大血管病变外,还可存在微小血管病变、局部脑血流量下降及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等情况。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可为临床诊治此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法 ,将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0例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并行头部CT、MRI检测,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2型糖尿病以及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最多,且患者的血糖越高,其临床症状就越严重,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大部分患者合并其他并发症,且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生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以及肥胖密切相关,因此,在预后中应以控制血糖、血压等水平为主.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很大程度上与血糖、血脂、肥胖等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及预后过程中应有效控制、消除脑梗死的高危因素,降低发病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文华 《微创医学》2006,25(2):222-223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收治的78例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随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加重,主要表现为单瘫或偏瘫和运动性失语,以多发性梗死居多,危险因素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结论控制血糖对防治糖尿病性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卫红  冯玉兰 《现代医学》2011,39(3):329-33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测定5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和58例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浆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纤维蛋白原,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调整脂代谢紊乱,控制尿微量蛋白等危险因素,是减少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37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性质及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明显的关系,糖尿病组有32例检查出粥样硬化斑块,而对照组仅有19例,斑块导致颈动脉狭窄多为轻、中度,重度狭窄较少,而且梗死灶的部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明显的同侧性(P<0.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长而增加(P<0.005),与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有一定关系(P<0.05~P<0.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大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及脑梗死与2型糖尿病的治疗及二级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科锐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55-15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单纯2型糖尿病、单纯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阐述影响2型糖尿病发生脑梗死的因素以及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结果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血清尿酸是2型糖尿病发生脑梗死的四个独立影响因素;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低于单纯脑梗死患者。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监测和早期干预,这也是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65例与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6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患者相比在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纠正血脂紊乱、控制微量白蛋白尿是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唐妍妍 《医学综述》2012,18(16):2728-2729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将279例患者分为斑块组201例,非斑块组78例,所有患者都记录既往有或无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饮酒史,并进一步检测血糖及糖耐量、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明显增多(P<0.01);与无斑块组比较,年龄、吸烟、脑梗死、高血压、三酰甘油、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糖尿病是颈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吸烟、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是颈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影响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DL-C升高、糖尿病、阿司匹林抵抗和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差是影响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影响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大、合并糖尿病、LDL-C升高、阿司匹林抵抗以及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17.
秦清泉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073-1074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脑血管病(CVD)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76例中老年糖尿病合并CVD与同期住院的492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CVD发病率随年龄增大、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升高,糖尿病合并CVD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合并CVD以脑梗死多见,病死率高,预后差。结论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是预防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糖尿病伴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及治疗策略。方法对78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病程、血糖、血脂、血尿酸、心电图、头颅CT、脑血流图等)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伴脑梗死的发病率为33.9%,其发生与年龄、病程、血糖、血脂、血尿酸控制的高低以及同时存在的其他并发症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性别无关;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以多发性梗死,并反复发生为主(占39.3%),其次为单发性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78例中好转71例,占91%;死亡7例,占8.9%。结论控制和治疗血糖、血尿酸、血脂等代谢紊乱,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有效的降低血液粘稠度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糖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血糖水平分为三组,观察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关系,所有患者采取控制血糖,并给予吸氧、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保护脑功能、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越高,治愈率越低,预后差。结论:控制好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20.
高君丽 《当代医学》2014,(18):112-113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以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80例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检查的76例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2组年龄及性别构成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组患者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TC/HDL-C)比值、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进行比较,并对影响颈动脉粥样板块及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TC/HDL-C比值、LDL-C(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颈部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对预测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意义,多种危险因素影响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