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猪IL-12p40竞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猪IL-12p40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377 bp的部分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中,构建成含IL-12p40部分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 利用反向PCR技术构建与扩增377 bp片段共用同一对引物但扩增255 bp片段的竞争重组子. 通过重组质粒与竞争重组子竞争定量PCR方法(qc-PCR),建立了猪IL-12p40的标准竞争曲线和直线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
猪TNF-α竞争定量RT-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猪TNF-α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402 bp的部分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GEM-T载体中,构建成含TNF-α部分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利用反向PCR技术构建与扩增402 bp片断共用同一对引物,但缺失137 bp的竞争重组子.通过重组质粒与竞争重组子竞争定量PCR方法(qc-PCR),建立猪TNF-α的标准竞争曲线和直线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重组狂犬病病毒SRV9株磷酸化蛋白的P基因和基质蛋白的M基因,为构建狂犬病毒(SRV9)全长cDNA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计重组PCR引物,分别扩增SRV9的P基因和M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MD18-PM,并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测序鉴定.[结果]PCR扩增的SRV9的P基因和M基因大小分别为893 bp和608 bp,与GenBank已发表的狂犬病病毒SRV9(登录号:AF499686)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9.66;和99.67;.融合基因PM片段大小为l 501 bp,与预期大小相同,且融合完全.[结论]应用重组PCR成功融合狂犬病病毒SRV9磷酸化蛋白P基因和基质蛋白M基因,为后续构建病毒全长cDNA及感染性克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单菌落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直接筛选插有发夹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干扰片段的重组阳性克隆。以圆滑单菌落为PCR模板,采用载体通用引物直接扩增目的片段,质粒测序验证PCR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筛选的6个菌落中均扩增出324 bp的目的条带,进一步进行测序分析鉴定,证实了菌落PCR阳性克隆含有发夹RNA干扰片段。单菌落PCR是一种简便、快速、可靠、有效筛选重组阳性克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 GFP)基因与犬瘟热核蛋白N基因(CDV N)的重组质粒,为获得犬瘟热重组病毒的感染性克隆奠定研究基础。【方法】设计重组PCR引物,分别扩增e GFP,CDV N基因,并融合重组基因。【结果】成功克隆了e GFP基因和CDV N基因,大小分别为720 bp和1 572 bp,经测序鉴定与Gen Bank中已发表的e GFP(登录号:X83959)和CDV N(登录号:AY466011)序列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81%。重组基因e GFP-CDV N大小为2 292 bp,与预期大小一致。【结论】采用重组PCR技术构建的Te GFP-CDVN重组质粒,可用于e GFP-CDVN重组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通过RT-PCR扩增得到水牛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cDNA序列,将扩增产物与pMD20-T载体连接,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后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序列全长626 bp,含有1个大小为576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9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21.3×103,理论等电点为6.1...  相似文献   

7.
采用5′端引入1个限制性内切酶XcmⅠ酶切位点的1对引物,以水稻品种日本晴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扩增得到一段627bp的PCR片段,并将其连接到pGEM-TEasy载体上得到名为T-xia的重组载体。利用限制性内切酶XcmⅠ酶切T-xia载体产生的自制T载体与其他PCR片段连接,检测结果表明,有80%的重组菌能扩增出目的片段。  相似文献   

8.
孙文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95-8897
[目的]构建大豆疫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spg1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方法]利用PCR方法从大豆疫霉菌cDNA中扩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spg1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Not1分别酶切此基因和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然后用T4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克隆到pPIC9K载体中构建此载体。[结果]扩增的大豆疫霉菌pspgl基因成熟肽片段大小为1250bp。用基因特异性g}物扩增阳性重组子,可得到大小为1200bp的片段。而用载体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重组子,可得到大小为1200和1700bp两条带,多出来的400bp恰好符合载体部分的大小。将此特异性片段PCR扩增回收,序列测定发现大豆疫霉pspg1基因已经成功地插入到表达载体中。[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大豆疫霉菌pspg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和分析沈阳地区黄牛中1个新的IFN-τ基因。[方法]根据NCBI上发表的的牛IFN-τ基因序列(AY665673),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从黄牛的肾脏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回收后,与pUCm-T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通过PCR和双酶切对获得的质粒进行鉴定后,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经PCR扩增,获得1条约600 bp的特异性条带。牛IFN-τ基因成功重组到载体中,获得阳性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克隆片段大小为586 bp,其在376 bp处出现了终止密码子,导致翻译终止。该片段与AY665673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3%,氨基酸同源性为88.1%。[结论]该克隆片段可能为1个新的牛IFN-τ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猫干扰素类生物制品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NCBI上的猫IFN-β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从病死猫肝脏组织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回收后,与pUCm-T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通过PCR和双酶切对获得的质粒DNA进行鉴定后,进行序列分析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的比较。[结果]经PCR扩增,可获得一条561 bp的特异性条带。猫IFN-β基因已成功重组到载体中,获得阳性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亚洲猫IFN-β基因长561 bp,编码186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猫IFN-β基因同源性达99.82%,而氨基酸序列未改变。[结论]该研究成功克隆了猫IFN-β基因,为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重组猫IFN-β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减少该病对养鸡业造成的损失。[方法]参考GenBank收录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ILTV河南长葛株DNA为模板,PCR扩增出一条1 550 bp的特异性条带,并克隆至pGEM-T载体上。经PCR扩增、酶切鉴定,得到含gE基因重组质粒,并对重组阳性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收录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E基因和其他部分疱疹病毒gE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9.8%;与其他动物疱疹病(MDV、CHV、PRV、EHV的gE基因)毒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25.6%、23.9%、28.3%、26.1%。[结论]不同ILTV毒株之间gE基因差异甚小,gE基因比较保守,但与其他动物疱疹病(MDV、CHV、PRV、EHV的gE基因)毒核苷酸的同源性较低。该研究为gE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河南荥阳某养鸡场发病鸡喉头和气管等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采用鸡胚尿囊膜接种和琼脂扩散试验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病毒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获得了1株ILTV河南分离株。参考GenBank收录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ILTV地方分离株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1条特异性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收录序列的同源性达99.9%,说明分离病毒的这一段DNA序列相对保守。  相似文献   

13.
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 河南长葛株gD基因重组到鸡痘病毒基因组中,获得了能高效表达糖蛋白D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D) .将rFPV-gD经皮下刺种途径接种30日龄的固始鸡,用ILTV商品弱毒疫苗经滴鼻、点眼途径免疫试验鸡,同时设非免疫对照鸡群.分别于免疫后7、14、21、28、35和42 d采血分离血清,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测定ILTV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42 d用ILTV强毒攻击所有试验鸡只.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疫苗对照组与重组病毒组差异不显著(P>0.05) ,而重绀病毒组和疫苗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筹异均显著(P<0.05) .免疫42 d攻毒后鸡的发病情况表明,重组病毒组和疫苗对照组对ILTV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均为96.67%,而空白对照组为6.67%,说明该重组病毒作为弱毒疫苗能够抵抗ILTV强毒的攻击,对免疫鸡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应用PCR扩增鸡ILTV河南株(ILTV-CG)gB基因.将扩增片段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后,经蓝白斑筛选,菌液PCR和酶切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菌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克隆到ILTV-CG株gB基因,全长为2 629 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873个氨基酸的多肽,推导氨基酸序列有8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有12个与二硫键形成有关的半胱氨酸.序列分析表明,ILTV-CG株gB基因与GenBank中读取的澳大利亚SA2疫苗株、辽宁疫苗株、烟台株、美国632强毒株、英国Throne强毒株gB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以上,与ILTV-SA2株gB基因比较发现,ILTV-CG株gB基因核苷酸序列在第89位均缺失1个碱基G,而在第102位又插入1个碱基A,从而引起该毒株gB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第28~32位5个氨基酸的移码突变.  相似文献   

15.
CpG DNA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分别构建的含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王岗株gBgC和gD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及CPGDNA佐剂分组肌肉注射 SPF鸡,检测了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并观测了攻毒后的免疫保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CpGDNA佐剂和DNA疫苗联合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比单一使用DNA疫苗的要高,而佐剂组的发病率、死亡率均低于非佐剂组,保护率则高于非佐剂组。这表明 CpG DNA佐剂增强了 ILTV 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部呼吸道病。ILTV表面糖蛋白g D能刺激机体产生良好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编码该蛋白的g D基因是ILTV主要抗原性基因之一。以ILTV-LJS09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g D基因主要抗原区域(54~344 aa)及g D基因,分别亚克隆至p GEX-6P-1和p CAGGS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GEX-6P-1-g D163/1032和真核表达载体p CAGGS-g D。利用纯化ILTV、原核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蛋白r-g D和真核质粒p CAGGS-g D,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免疫与加强免疫,制备兔抗ILTV g D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确定ILTV g D多克隆抗体和ILTV感染的鸡肝癌细胞表达蛋白发生反应,表明制备的ILTV g D多克隆抗体能识别ILTV天然抗原表位,最佳稀释度为11 000;用ILTV感染的LMH细胞培养物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在40 ku左右出现一条特异性条带,与预期ILTV g D蛋白大小相符。激光共聚焦定位感染鸡肝癌细胞中ILTV g D蛋白,发现ILTV g D蛋白主要表达于感染细胞胞浆及融合细胞交界处。  相似文献   

17.
根据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烟台株为模板,用PCR法扩增出1条1.5kb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经电泳分析、酶切鉴定,将得到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MD-gE并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序结果与ILTV美国标准攻毒毒株和中国王岗株,BHV-1,EHV-1,FHV-1,HHV-2,HHV-3,HVT,MDV-1,MDV-2,PRV的gE基因比较,发现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7%~11.9%和99.4%~15%。结果表明,不同ILTV毒株之间gE基因还是比较保守的,但不同疱疹病毒之间,gE基因的同源性较低。  相似文献   

18.
根据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美国632株TK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ILTV烟台株DNA为模板扩增了TK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测定。将ILTV烟台株的TK基因和TK蛋白分别与ILTV美国632株,英国T horne株,B e ijing E 2株,BHV-1,EHV-1,EHV-2,FHV-1,HHV-1,HHV-2,HHV-3,HHV-4,HVT,M DV-1,M DV-2,PRV和SHV-2的TK基因和TK蛋白比较后发现,其TK基因的核苷酸和TK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24.6%~99.5%和15.1%~98.9%,表明不同ILTV毒株之间TK基因和TK蛋白相对保守,但与其他α-疱疹病毒的TK基因和TK蛋白同源性则较低。  相似文献   

19.
根据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TK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利用该对引物PCR扩增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河南株ILTV-CGI、LTV-XY及以色列疫苗株TK全长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3株ILTV的TK基因全长均为1 183 bp,包含一个开放性阅读框(1 092 bp),编码363个氨基酸的多肽;3株ILTV TK基因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并与GenBank收录的ILTV美国632强毒株、北京E2株TK基因完全一致,而与山东烟台株、英国Thorne强毒株和英国216株TK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5%,与其他疱疹病毒TK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19.1%~27.2%之间。分子进化分析揭示了各毒株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发表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TK基因序列(EF552578),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地从ILTV疫苗株中扩增出329 bp特异性片段,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及马立克病毒基因组均未扩增为出相应的片段。回收的PCR产物经EcoRⅠ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了该扩增片段的特异性。PCR检测ILTV DNA的最小检测量为30 pg。经临床初步应用表明,该方法的建立使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检测更为快速、简便、经济和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