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构建和谐山西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制约和谐山西构建的瓶颈。针对“三农”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山西。  相似文献   

2.
完善山西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高峰的临近,占人口70%的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显得日益紧迫。目前,山西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着缺乏法律保障、资金筹集不到位、覆盖面窄参保人数少等问题。应采取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拓展多元融资渠道,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监督机制等措施,解决山西农村养老保险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淑蘋 《晋阳学刊》2005,1(3):19-22
近代以来,在天灾人祸的影响下,山西农村的人力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民国初期,山西省公署根据山西的实际情况,在禁烟和天足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有力的措施,使山西农村的人力资源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同时在山西的垦荒造林、兴修水利和栽桑养蚕等事业中有效地利用了这些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西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阎锡山于1917~1927年实施的“六政三事”曾经给山西农村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客现上起到了移风易俗和促进山西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推行者的阶级局限性,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山西农村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山西的农村经济主要包括农业农村的农业经济和综合农村的土地经济和乡镇企业经济。近几年,农业农村和农业经济出现了徘徊不前的状况,为此应采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改革等措施。综合农村的土地经济出现了土地资源严重浪费,部分农户的“恋工”意识淡化,“厌土”意识明显增强。引导综合农村经济走出低谷,应采取收回耕地重新分配,使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过渡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村小城镇发展道路探析韩亚珠一、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哪里有小城镇,哪里的经济发展就相对繁荣,哪里的农民就富裕。小城镇建设是使中国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必由之路。然而目前山西的小城镇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首...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农业产业结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山西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分析,认为:促进山西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进一步采取提高产品竞争力、强化市场意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要使山西农村经济实现产业化、集团化的发展,对山西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选择和路径分析很有必要.应明确农户加公司、股份合作、农村合作社、专业农协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这些模式存在的问题,从治理的原则、制度的建构与运行机制、培训教育,以及资金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现有农村经济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现代化的特色之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十分紧迫。山西只有走山西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才是长久之计。这就必然对作为该地区城镇化建设重要支撑之一的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利实施和实现山西城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山西农村职业教育应及时做出调整,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山西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山西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出现了逐渐扩大的趋势,致使农村居民内部也发生了阶层分化。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包括:经营方式、劳动力质量、家庭人口数量、税赋支出比例以及资产差异等等。因此,在提高山西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同时,还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山西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