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板辐射供冷除湿问题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奕沄  张玲  陈光明 《暖通空调》2003,33(3):47-48,51
针对地板辐射供冷的结露问题,引入了启动湿负荷的概念及利用房间初始露点、启动时间等参数计算启动湿负荷的方法,给出了除湿机组容量选用表,分析了控制方式对除湿机组容量的影响,讨论了置换通风用于地板表面除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辐射冷板夏季供冷时的结露问题是目前阻碍这一系统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结露是必须重视并应杜绝的现象。本文分析了辐射供冷空调防结露控制机理,探讨了防结露对独立新风系统的要求。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相关防结露技术,并提出了适宜我国国情的防结露技术。采用提高进水温度、匹配新风除湿系统等合理的基础设计措施是辐射供冷空调防结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加强系统运行阶段的防结露控制是保障室内环境安全性的有力措施。对于国内常用的混凝土预埋管辐射冷板,由于其冷延迟特性,通过控制新风系统控制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做为防结露的主要措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利用CFD软件对地板辐射+置换通风(RF+DV)复合空调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空调系统可以满足夏季人体热舒适要求。当新风相对湿度为58.7%~65.5%时,冷辐射地板附近露点温度可控制在13~14℃之间,低于地板表面温度19℃,可以避免结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测试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主要设备的性能。结果显示,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平均COP为5.4,高温冷水机组的平均COP为8.9,水系统EER为5.1,典型房间室内空气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室内空气露点温度低于冷水供水温度,干盘管处无凝水产生。空调系统单位面积年电耗为34.3kWh/m2,约为深圳甲级办公楼平均空调用电水平的69.3%。  相似文献   

5.
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作为1种新型的辐射空调形式,相比传统平板式顶板辐射空调在解决结露问题上具有一定优势。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影响孔板表面结露的3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分别是孔板开孔率、送风速度以及送风温度。模拟结果表明,送风风速及开孔率大小影响缓冲蓄能区的气流分布及进入空调区的风量以及结露区域;孔板表面结露临界温度与送风风速、送风温度及开孔率呈现一定的规律变化。通过孔板的空气与周围的室内空气混合,在孔板表面附近形成相对湿度较低的空气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结露的发生。由模拟结果可知,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相比传统辐射空调系统,防结露效果显著,末端露点温度更低,适用的地区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6.
地板辐射供冷-置换通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地板辐射供冷的热工性能,测试了北京地区不同室外气温下地板辐射供冷系统的运行工况,得到了该系统的制冷量,地板表面温度,室内温度场分布等参数,并且把单独地板辐射供冷系统的运行参数与地板辐射供冷-置换通风复合式系统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将地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配合用于夏季空调室内供冷除湿的新型空调方式,置换通风系统在近地面处形成干燥空气层,可有效防止夏季热湿天气在地板表面出现结露现象,并且使这种新型空调系统条件下地面与室内的换热得到强化.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指出这是一种舒适、节能的空调方式.  相似文献   

7.
选取重庆某住宅卧室进行实测分析,在供水温度为20、18、16℃,室外天气为晴天、多云、阴天(雨)工况下,研究毛细管地板供冷房间温度、地板供冷量、地板结露特征。供水温度为20、18、16℃时,室内最高温度27.6℃,最大供冷量分别为23、33、32 W/m2。开始结露时间为10:30—14:50之间,其中80%区域开始结露的时段为11:00—13:00之间,室内气流涡旋区最早出现结露。供水温度为18℃时,除湿能明显改变地板结露现象;供水温度为16℃时,除湿能改变大部分地板结露现象,室内气流涡旋区仍为结露区,但结露时间延后1h以上。地板结露区域与室内气流组织有关,毛细管铺设位置应避开房间气流漩涡区。  相似文献   

8.
某游泳馆处严寒B区,夏季无需空调除湿系统,过渡季及夏季均可利用自然条件除湿,节能环保;冬季采用地板辐射供暖、散热器供暖和热风供暖相结合的方式;因建筑占地面积广、高度大,功能复杂,采用合理的气流组织,对温湿度分层、分区控制,满足各个区的不同要求。馆内所有外窗下设暖气片、上部设热风系统防止结露现象。  相似文献   

9.
Cromer循环转轮除湿复合空调系统将转轮除湿与表冷器冷却除湿有机地结合起来,转轮除湿实现系统内部的水分转移,表冷器的冷却除湿把全部湿负荷排到外部环境。本文介绍了Cromer循环转轮除湿复合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给出了其与直接冷却除湿处理新风的比较实例。结果表明,在相同供冷水温度下,该复合空调系统能比直接冷却除湿系统实现更低的送风露点温度,提高表冷器的除湿能力;考虑低温新风可以承担室内显热冷负荷,二种新风处理方法对总的节能性没有影响,但前者送风温度接近13℃且低湿,送风品质更高。该方法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与直接冷却除湿方法相比不增加制冷能耗,且切实可行,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衡阳某办公楼毛细管吊顶辐射加新风空调系统为模拟对象,对该系统启动过程进行研究。通过TRNSYS软件建立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的系统启动模式下,辐射顶板的表面温度、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及干球温度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同时开启新风系统和辐射板系统,会发生结露,需提前除湿;辐射顶板的温度下降不是缓慢平稳的,而是快速且具有阶段性;增大供水流量时,对系统预冷时间影响不大;通过长期运行模拟,分析系统的启动特性,并得到6月1日的最佳预冷时间为50分41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