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件》2016,(9):101-104
随着信息应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容灾备份技术作为系统高可用性的首要保障从未停止过研究,适合于不同场景的容灾备份解决方案日新月异。本文针对大型信息系统多地区分散部署、硬件设施不同和软件结构复杂的特点,提出一种多点多备的容灾备份系统方案使信息系统的每一个部署节点具备一对多和多对一的灾备能力,部署节点之间互为备份,最终实现多个节点的数据同时备份,每个备份数据都有多个异地备份副本的高可靠数据容灾。本文深入研究了实现多点多备的数据远程复制技术、数据备份方式和数据同步协议,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案和具体的同步协议。  相似文献   

2.
该文首先结合不同应用背景给出了容灾备份技术的系统结构,对位于该系统结构中不同层次的容灾备份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分析了本地容灾、异地容灾、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方案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特点,最后给出对应的产品和方案并完成对不同容灾备份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3.
该文首先结合不同应用背景给出了容灾备份技术的系统结构,对位于该系统结构中不同层次的容灾备份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分析了本地容灾、异地容灾、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方案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特点,最后给出对应的产品和方案并完成对不同容灾备份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不断的更新,金融数据中心的建设得到大力的支持。然而,金融数据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灾备技术已经成为保障金融数据安全、增强金融数据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角色。本文以金融数据的灾备技术为研究对象,从数据存储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应用存储虚拟化技术进行金融数据的灾备解决方案,从而能够实现金融数据的实时备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保证在灾难发生时金融数据的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常规的医院Oracle数据库容灾备份方法数据恢复时间过长,因此设计一种全新的医院Oracle数据库容灾备份方法。先以成本和时间有效的容灾系统模型体系(Cost and Time Effective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ETDRS)为基础,结合遗传算法选取了有效的Oracle容灾备份编码例子,再根据智能合约构建了有效的数据库容灾备份平台,从而实现了Oracle数据库容灾备份。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在不同数量数据块下的数据恢复时间均较短,备份效果较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检察机关信息系统数据存在的安全隐患,各种意外事件如:电力中断、硬件故障、软件Bug、恶性病毒的破坏、人为错误等造成的关键数据丢失或不可用,系统得不到及时恢复,提出数据容灾备份策略的安全需求,综合规划数据备份安全策略的主要思路,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从总体上把握检察机关系统数据容灾备份策略,提高系统可靠性、加强数据安全性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检察信息系统更好地运行。  相似文献   

7.
云存储环境中数据安全存储的研究可以推动云计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介绍了云计算与云灾备的特征;针对灾难备份数据的一些特性,探讨了云灾备数据安全存储面临的挑战;针对云灾备环境中数据安全存储的可用性、机密性及完整性问题,对国内外利用网络存储的数据安全存储的三种关键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较低、无院内实时灾备库等问题,结合当前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特点和需求,探讨关于连云港市医疗数据灾备中心的建设与实践。通过灾备中心,实现了各医疗机构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库的异地实时容灾保护,同时满足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直采需求。  相似文献   

9.
地震波形数据的分析应用是国家地震数据灾备中心未来可做内容之一.从大数据平台的角度,介绍地震波形数据的基本情况和灾备中心业务架构,着重阐述了地震波形数据在大数据架构下的分析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10.
针对数据同步过程中接入设备不合法和终端设备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带身份验证和灾备功能的数据同步模型。该模型使用E-G方案管理密钥并进行身份验证。同步网络中的设备被定义为中心同步、灾备同步和成员同步3种角色,采用触发更新的方式交换数据。通过获得设备参数,计算优先级,从而选举灾备同步设备,实现设备角色无缝切换。应用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校园一卡通作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安全性至关重要,如何建设一个应对地震、火灾、设备损坏及人为严重误操作等情况下的异地灾备系统成为各高校积极探索和努力追求的目标,通过对数字校园数据重要性的分析,结合几种数据灾备方案,寻求一种与一卡通数据和应用重要性相对应的,适合自身需求的数据灾备系统进行简要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地震波形数据的存储与应用是国家地震数据灾备中心的重要业务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海量地震波形数据基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的存储方式所存在的数据存储离散、查询效率低下等问题,从大数据平台的角度,提出基于Hadoop的地震波形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着重阐述了业务需求、功能设计和实现原理。希望为国家地震数据灾备中心存储平台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共享式灾备中心作为容灾备份的关键因素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它也面临着多用户数据的共享存储、集中存储中数据的安全等问题。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共享式灾备中心,通过建立海量缓存和数据的加密存储,既有利于灾备中心工作效率的提升,又保障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经实验证明,灾备中心磁盘IO的写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且数据的加密基本不影响灾备中心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信息化》2009,(19):17-17
作为灾备领域的一种创新应用,共享灾备因为其更低的应用门槛、更高的投资回报,成为了灾备应用领域的一颗“新星”。与此同时,共享灾备在系统管理方面遇到的挑战也相对更为复杂。不仅整个系统设备类型多种多样,而且由于用户不同,其灾备的业务层次也可能不一样,有的是应用级灾备,有的则是数据级灾备,系统相对应提供的服务资源也会不同。而且共享灾备属于“一对多”型服务,在流程上有着审批、定制流程、维护报表等各种环节,处理起来也极为繁琐复杂。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据,因此各项数据的存储与备份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而言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想要确保企业数据的连贯性及安全性,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来完成数据灾备,建设有效的灾备系统,并最终确保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灾难恢复要在灾难恢复策略的制定,灾难恢复需求的分析,灾难恢复预案的制定、落实,以及灾难恢复策略的实现等方面进行管理。灾备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业务连续性,需要进行详细的风险分析、业务冲击分析,进而得出需求依据。规模是建设模式的重要因素灾备中心的建设一般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组织自建,第二种是合作或多方共建,第三种是外包给商业化灾备中心。不能不分等级、不计成本地进行灾备建设,选用哪种模式需视业务连续性对组织的影响和信息资产对组织的价值和组织的经济、技术实力的具体情况而定,需要市场化的选择和理性判断,而组织规模是决定…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快捷的服务决策和方便管理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丢失带来的巨大风险.分析了数据灾备的内涵意义,并剖析了3种常见数据灾备技术,设计了有效的同城灾备方案,探索提升数据安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信息资源的互访和交流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此种情况下,企业非常重视保障网络数据的安全和可访问性.此种情况下,科学合理的应用网络数据容灾备份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在计算机灾难事故发生时,对计算机系统提供相应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从而保证计算机系统良好运行.那么,如何科学合理的应用网络数据容灾备份技术呢?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数据所面临的常见灾难,进而着重探讨以上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灾备架构普遍存在业务恢复时间长的问题,不能适应金融行业的发展。双活技术为提高RTO指标指出了一个方向。通过对目前金融行业灾备架构中几种常用数据复制实现方式的比较,得到不同方式与RTO指标的关系,说明使用应用级复制方式实现双活是达到RTO最高指标的可选技术方案,着力分析了自动切换原理,指出这两点是双活技术的实现条件。经实践证明,提出的双活灾备架构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银行业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业务连续性和灾备管理成为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重点关注的对象,为了防止关键业务数据丢失或信息系统故障可能造成的银行业务的无法正常运营,损害用户利益,甚至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因此,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了各银行必须通过灾备系统审核评估及实现灾备演练,指出了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