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外阴营养不良在不同时期有多种不同命名,如外阴白色病损、外阴白斑或外阴白色病变等,其主要的特征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一种疾病。外阴营养不良这一称谓是由1975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ISSVD)命名的。外阴营养不良按照病理类型分为3种:外阴鳞状细胞增生型、硬化性苔藓型和混合型。本病以外阴奇痒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晚期常伴有外阴瘢痕萎缩、阴道口狭窄、同房疼痛等,甚至癌变,此病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  相似文献   

2.
<正>外阴营养不良,即外阴白色病损,是女性外阴部位皮肤、黏膜色素减退的一种妇科杂病。临床初见外阴局部皮肤色素脱失变为粉白色或白色,多数伴有外阴瘙痒难忍,坐立不安,病情逐渐进展,可见皮肤黏膜增生、粗糙、角化,或萎缩、菲薄、皲裂,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1]。其病理分型有增生型营养不良和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本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的"阴痒""阴燥""阴蚀"等范畴。现阶段中医、西医对本病的见解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由于患者外阴皮肤黏膜多呈白色,故亦称外阴白色病变,最早称为外阴营养不良[1].临床表观为外阴瘙痒、疼痛,局部或弥散性皮肤黏膜色素脱失、变白,或角化变硬、萎缩变薄、弹性降低或消失,严重影响外观及生活质量.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是妇科常见疑难病症之一.2009-07-2011-12,我们采用云南白药外涂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56例,结果下.  相似文献   

4.
<正>外阴营养不良指妇女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色素改变的慢性妇科疾病,又被称为外阴白色病变、外阴白斑、外阴上皮非瘤样变等,临床上以外阴瘙痒、干涩疼痛,皮肤黏膜变白、皴裂、萎缩等为主要表现。本病治疗困难,易复发,严重影响患病妇女的工作生活。祖国医学对本病无明确记载,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属"阴痒"、"阴疮"范畴。现代医学对于外阴营养不良的诊断已完善,但治疗方法仍有欠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多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局部  相似文献   

5.
女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系指一组女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由于外阴营养不良的确切病因不明,治疗困难,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运用穴位注射加波姆光治疗女阴白色病变8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樊建红 《光明中医》2012,27(5):1018-1019
外阴营养不良既往称之为外阴白斑,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病变.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疼痛,外阴局部或弥漫性皮肤及黏膜脱色、变白;组织粗糙,肥厚,增生或角化变硬,或萎缩变薄,皲裂,弹性降低或消失,甚至组织粘连溃疡,红肿溃烂.  相似文献   

7.
外阴白色病变指外阴色素减退病,是女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组织性疾病,病变皮肤、黏膜多呈白色.近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粘膜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 ,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 ,因病变区域和粘膜多是白色 ,故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分为 3种类型 :( 1 )增生型营养不良 ,( 2 )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 ,( 3)混合型营养不良。以往人们对本病视为癌前病变 ,多采用手术疗法 ,但患者痛苦 ,且术后复发率高。近年来 ,由于对本病认识的提高 ,因而在处理上多趋向于保守治疗。本病的诊断虽不甚难 ,然而在治疗方面却非易事。我们于 1 996~1 999年共收治外阴白色病变患者 30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明显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9.
正外阴白斑又称外阴营养不良、外阴营养障碍、外阴白色病变等,是因女性外阴皮肤黏膜组织变性引起局部色素减退脱失、弹性减退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体征表现为外阴皮肤黏膜变白、增厚粗糙、变硬、脱屑、皲裂、溃疡,甚至大小阴唇萎缩消失。外阴瘙痒难忍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并伴有阴道干涩、性生活困难等。根据其组织病理变化的差异,可  相似文献   

10.
张留香 《吉林中医药》2008,28(12):897-897
外阴白色病变(亦称外阴营养不良、外阴白斑)是以外阴部皮肤及黏膜不同程度的变白、变薄、萎缩以及增厚似皮革、粗糙、湿疹样改变的状态,可伴有外阴奇痒、水肿、皲裂及散在的表浅溃疡[1].  相似文献   

11.
外阴白色病变俗称外阴白斑,是一种女性外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减退性的一组慢性疾病。西医多以"外阴营养不良"等命名,没有特殊治疗方法,仅能对症治疗或用激素及手术治疗,临床效果不理想。1998年8月~2011年8月,笔者采用中药内外合治外阴白色病变3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外阴营养不良,是一种确切病因不清病情顽固而又无特效治疗方法的常见妇科疾病。此病可引起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的色素减退、变白。因表皮组织生长紊乱和真皮组织变性而引发外阴皮肤黏膜增生、角化、皲裂等改变,导致患者出现外阴奇痒、疼痛,局部皮肤变厚、增粗,严重者影响其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真可谓“难言之隐”。1975年国际外阴病研究协会将此病命名为慢性营养不良,(chronic vulvar dystrophy),但迄今未发现病变部位有明确的血管神经营养失调,  相似文献   

13.
温和灸加中药熏洗治疗女阴白色病变8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连生 《中国针灸》2004,24(1):34-34
女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系指一组女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由于外阴营养不良的确切病因不明,治疗困难,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运用中医理论采用温和灸加中药熏洗方法治疗此症患者8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部位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又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奇痒难忍,局部湿疹样变,病变区增厚或变薄,失去弹性,肤色变白,外阴多有萎缩。2000年5月-2007年5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女性外阴营养不良又称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组女性外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晚期常伴有外阴萎缩、阴道狭窄和性交痛等,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病治疗颇为棘手,以往多主张手术治疗,但复发率较高。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收到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是外阴皮肤及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综合病变,包括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外阴硬化性苔藓和两者的混合病变。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主要的体征是,外阴局部皮肤增厚,粗糙,变硬,脱屑,皲裂,溃疡,渗出,伴外阴瘙痒,夜间加重奇痒难忍。外阴硬化性苔藓的主要体征是,外阴及肛周皮肤局部色素脱失,萎缩变薄,皮肤失去弹性,萎缩,阴道干涩性交困难,甚至大小阴唇萎缩消失,尿道口萎缩排尿困难。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病程  相似文献   

17.
<正>外阴白斑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形的病变,由于硬化性苔藓以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患者的外阴皮肤黏膜多呈白色,故称为外阴白斑。笔者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00例,均符合《实用妇产科学》[1]中外阴白班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相似文献   

18.
郭敏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129-129
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妇科慢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烧灼感及性交痛。病变区域皮肤和黏膜色素减退发白,皮肤菲薄皱缩或粗糙、增厚,甚至出现皲裂,溃疡,随着病程增长出现外阴萎缩,  相似文献   

19.
中药消斑灵散剂治疗外阴白色病变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阴白色病变系指女阴皮肤和粘膜组织发生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区域皮肤和粘膜多呈白色 ,故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自 1996年至目前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省林业总医院、大庆市第六医院的门诊患者。病程最长 2 3年 ,最短 2年 ;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2 3岁。其中增生型营养不良 2 0例 ,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 2 5例 ,混和型营养不良 5例。2 治疗方法   5 0例病人均采用纯中药口服散剂 ,即消斑灵散剂治疗。作为观察病例 ,嘱病人停用其他内服外用药 ,以确保疗效观察准确。治疗用药 :制…  相似文献   

20.
外阴白色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它是指一组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过去将皮肤和粘膜变白、变粗或萎缩的外阴病变.称为“外阴白斑”。1975年国际外阴病研究会决定取消此病名,而改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即“外阴白色病变”。此病确切病因尚不明.有人曾用移植皮肤的方法推论可能是外阴深部结缔组织中神经血管营养失调而导致覆盖其上的皮肤发生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